走进印度,感受印度文明

世界那么大,今天小编为你讲述的是印度文明,

走进印度,感受印度文明

印度一直备受外界的关注,众说纷纭,今天为你揭开神秘的面纱因为工作的原因,前两天突然被告知要去一趟印度,心里面暗爽了几日。

出发前两天在朋友圈儿装了一圈儿的逼。

“哥们儿我要出国了!”

去哪儿?

“去印度!”

“哦,来!临行前,干了这碗恒河水!”

“我擦,你要去当阿三了吗?”

“回来带神油,在来一串儿小叶紫檀佛珠”

“你别激动,即使是个文青,你也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吧”

“印度那么危险,你还年轻,才刚结婚,当心被人强奸!”

······

强你妹!身高1.76体重85kg的新疆汉子,那都不叫个事儿。

这次的狗带之旅,情况是这样的~6月17日从广州坐飞机出发到德里。所有的行程从德里开始,返程也从德里返回,同行是一个妹子,英文很好,行程的安排主要她在帮忙张罗订机票、定酒店等等。

可能是因为我是新疆人,所以签证没有过,需要安排领馆的面试,听说像新疆和云南这些“敏感地区”的出境签都有点麻烦,也可能是签证用的证件照太霸气侧漏震精了签证官,总而言之一大早扛着行李箱去了领馆面试,面试官很严肃地瘫在沙发上,双眉之间用力挤出三条“事业线”用一口流利的印度口音的英文请我坐下。

问了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然后得知我还有7个小时就要起飞的时候“葛优瘫”的身体一下弹了起来问我为什么拖这么晚才来面试,万一耽误行程怎么办,于是叮嘱翻译给我加急,出门儿以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叫我不要带单反入境、不要逗留超过时限、我很礼貌地用西北风味英语向他Say了一句Thank you. Goodbye.

除了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同事以外,这次行程还特意带了一些防蚊水、榨菜、老干妈、是例假、啥的以防水土不服,听说印度一些偏远地区上厕所基本靠手,我还特地带了不少卫生纸~本来还有人建议我带上泻立停和藿香正气水,我厚着脸说我们北方人铁打的胃,要那玩意儿没啥用,其实主要是怕藿香正气水的味儿让歪果仁们闻到了以后受不了,抱着不给西北人丢脸,不给祖国摸黑的态度,断然拒绝了这项提议。

六七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时候,中印时差有两个半小时,到达德里的时间大约为印度时间当晚一点多钟的样子,一出机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而且空气干燥。

推着两箱行李走到门口的时候就有个中年男人过来要抢着帮忙推行李,传承了祖先优良节俭的传统,接连“NONONONO···”如果不拒绝,那就意味着需要支付他们一定的小费,这个貌似是英殖民统治期间遗留下来的习惯,中国从来没有支付小费的习惯,所以有些不习惯。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印度当地的导游,在印度读的中文,神奇的是他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但是操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卷舌翘舌音有板有眼,甚至比广东人的普通话还要标准,中文名字叫善明,见到我们就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欢迎我们,给我们戴上花环,橘黄色的鲜花串成的花环散发的清香让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德里机场还是不错的,建筑装饰也比较有民族特色,在服务上面秒杀我在国内见过的所有机场,在一楼还有一个矗立着一座水晶奖杯,貌似是一个机场服务的什么国际奖杯。

善明在车上向我们介绍,6月底基本上快到了印度的雨季,指着窗外乌漆墨黑的夜晚向我们讲解:德里实际上分成三个部分组成,贫民德里、旧德里、新德里······

三个区域的划分把整个城市的阶级划分罗列的清清楚楚,印度的种姓制度把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每个不同的社会阶级担任着不同的职责和工作,听在印度开旅馆的一个中国朋友说,其实在四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阶级叫做“贱民”他们的身份极度卑微,贱民也就是“DALIT”,又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者甘地也称他们为“神之子”,意指他们也是神的子民,但是显然多数人不这么认为。贱民不能从事任何职业,貌似杀猪宰牛是在他们可从事职业当中。(猪对于穆斯林的意义和牛对于印度教的意义非比寻常,在印度杀猪宰牛的职业应该不是个好职业···)听这个朋友说贱民在走路的时候是蹲下的,一边走一边要转过身把自己的脚印擦掉,这个说法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她也从没有亲眼见到过,现在印度成了一碗香饽饽,GDP增速强劲,在这样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之下,这么悲催的事情应该不会在现代社会真的存在吧。

车上晃了一个来小时,终于抵达了住处附近,欣怡告诉我,我们住在一个富人区的别墅里面,一路的坑坑洼洼的道路让我产生了不好的预感~确定晚上是住在独栋的别墅豪宅?我心里正嘀咕着,欣怡向我解释:印度贫富差距大,政府在城市基建方面的投入不足,所以印度的基建是比较差的,但是印度的有钱人的确是非常有钱,全世界富豪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全世界穷人和失学儿童最多的国家还是印度。

车停下以后一幢别墅矗立在眼前,位于新德里的富人区,和夜色中路边的残旧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有点穿越感。

当一回土豪也无妨,别墅配置了厨师、保安、佣人、保洁,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厨师是个尼泊尔人,晚上稍微有点兴奋,抓着善明问个不停。很想了解在印度人眼里,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走进印度,感受印度文明

善明告诉我说,他认为中国很好,中国和印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两年印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了很多中国的经验,中国人很聪明。这让我的名族自豪感瞬间上升~

接下来的一席话不知道是他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让我产生了冲上去拥抱他的冲动,他说“我计划明年2月去中国台湾旅行!”

这句话从一个外国人口中说出来,触动还是很大的,我兴奋地吹起了牛逼:对的,要了解中国台湾是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善明告诉我,其实在印度人人眼中,中国是个很向往的地方,但是也有一部分印度人实际上对中国是不友好的。

善明是一位导游,他的种姓是刹帝利阶级,仅次于婆罗门,他告诉我,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废止了,但是千年传下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实际上让这种种姓的禁锢依然存在于印度人的骨子里,种姓制度虽然废止,但是社会阶层分化依然深深影响着印度。

但是在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印度让印度的这种阶层种姓制度悄然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婆罗门种姓,这个种姓在阶级里面排第一的,在古代他们是侍奉神的阶层,一些宗教、政治、文化的传承只有这个阶层独享,有一些古来的文字只有婆罗门才能学习,甚至一些重要的东西都是婆罗门阶层依靠口耳相传而传承,按理说应该是社会阶层当中最受尊敬的阶层。

但是作为经商的刹帝利阶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随着印度经济的腾飞而迅速崛起,于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印度的很多婆罗门阶级已经悄然失去了往日的荣耀,甚至会有一些婆罗门也转而从商或者从事其他技术类工作。

但是侍奉神灵的婆罗门阶层依然存在,并且在印度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印度是全民宗教,

走进印度,感受印度文明

但他的宗教非常非常的多样化,并不是只有一个印度教,当然它是个很大的宗教。


关于印度文明,写了这么多,大家觉得有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