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抄襲名爵?多麼無恥的汽車媒體能出此言!

近日,“馬自達抄襲名爵”、“馬自達咬住名爵不放”的多篇文章出現在網上,本是兩個並沒有什麼關係的品牌,卻硬是被冠以設計抄襲的緣由拉到一起,這是何緣故?

網上一篇名為《馬自達抄襲名爵品牌 惡劣行徑註定走不長遠》的奇文。作為集“堅守”與“情懷”於一身的最具工匠精神的"閉門造車"的著名品牌馬自達,在世界各處都有不少為之傾迷的粉絲,突然被公開指出“抄襲註定走不遠”的頭銜,不光的馬自達自己看了也受不了,全世界馬自達的粉絲也不會答應!

馬自達抄襲名爵?多麼無恥的汽車媒體能出此言!

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網上相類似的文章還真不少,論壇上還有發帖配合的“水軍”,僅僅幾天時間,許多矛頭一致指向馬自達抄襲名爵的外觀設計。還表述的有鼻子有眼,甚至上述文中還特意強調“馬自達抄襲名爵品牌必須深究,才能給廣大車友一個交代”。這篇文章還寫道,“馬自達藉此次名爵荷爾蒙SUV設計之風,又出抄襲之作”,並附上一張第二代馬自達CX-5的車尾圖。

而且這樣的文章並不是一篇,而是一大批,如果說背後沒有推手的話難道這些媒體都不審稿的嘛?難道這麼不分是非嗎?就算收了錢也要講點原則嘛……從這些文章中我們看到的就是完全沒有原則的汽車媒體,宛如一群文痞一樣在為名爵搖旗吶喊。想當初,十代思域在網上突然成為火爆話題,名爵6在各種場合下公開挑戰思域,懟完思域再懟寶馬,從營銷手段來說確實有效果了。不過,這次名爵與馬自達的話題被炒起來後,有種自打嘴巴的意思。

本來誕生於1924年的名爵品牌在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確實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英倫車的典範。但是到了1968年的時候名爵被英國利蘭併購,再到了2000年名爵和羅孚合併被稱為MG羅孚。

馬自達抄襲名爵?多麼無恥的汽車媒體能出此言!

直到2005年,中國南京汽車收購了英國MG羅孚汽車公司及其發動機生產分部,並取得了MG品牌的使用權,從那天開始MG成為了一箇中國品牌。(南汽收購MG和吉利收購沃爾沃有本質區別這裡不做過多解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汽之前上汽和MG羅孚也有過溝通,不過後來兩家談崩了,上汽只買到一些技術和生產線,因此誕生了榮威品牌。

到了2007年上汽全面收購南汽,而MG終於來到了上汽的旗下。從這裡可以看出榮威是國人自行創立的品牌,但是MG從2005年開始就應該脫離了英國汽車範疇而歸於國產,尤其是2016年MG英國工廠關閉,MG與英國徹底了斷,因此今天的MG或者叫上汽名爵是個不折不扣的國產品牌。

馬自達抄襲名爵?多麼無恥的汽車媒體能出此言!

因此上汽名爵所謂“英國百年汽車品牌MG名爵”完全就是自欺欺人,想用所謂的英國品牌來拔高自己的品牌力,從而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但是消費者真的不是傻子,稍微對汽車有點了解的消費者都知道上汽名爵到底是個什麼調性,因此上汽在收購名爵的幾年時間裡銷量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即使是請來卷福做代言的名爵GS月均銷量也就在3000臺左右,是在有點愧對英國百年汽車品牌的名號。

名爵之所以銷量不高關鍵還是沒有認清自己的地位,明明是個自主品牌非要把自己弄得特別的不接地氣。

馬自達抄襲名爵?多麼無恥的汽車媒體能出此言!

反觀馬自達早在2002年就有了Zoom-Zoom的品牌形象,8年後發佈了全新設計主題“魂動KODO”,並在隨後首次運用於量產車—CX-5,多年來已被廣大消費者認可。在上汽07年收購榮威之前,馬自達早已經有了魂動設計,抄襲總不能跨世紀吧?不能是21世紀你推出的車,在20世紀馬自達就抄襲了?難道真的有時空隧道嗎?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當全新名爵6上市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名爵有一點認清的形式。雖然名爵6一直帶DISS馬自達昂克賽拉和本田思域,但畢竟名爵6是定位於轎跑的,從這方面來看對標以上兩款車還在情理之中。不過好景不長,名爵6混動出現的時候名爵似乎又犯了不接地氣的老毛病,這次將競爭對手鎖定在了寶馬3身上。難道名爵認為它能從寶馬身上搶客戶嗎?這就好像是一隻老鼠挑戰一直老虎,老虎看你一眼就算輸的感覺,所以不管名爵6混動的百公里加速多快,和寶馬3系PK的它真的像是一個挑梁小丑。

馬自達抄襲名爵?多麼無恥的汽車媒體能出此言!

其實在回過頭看,昂克賽拉沒有理會名爵6的挑釁,那些所謂拳打昂克賽拉腳踢思域的文章在業內人士看起來如同名爵6的自娛自樂,反正你開心就好,但是這次所謂的馬自達抄襲名爵的文章曝光就真的讓人不能忍了。

正所謂你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但是不能侮辱我的智商。昂克賽拉自從2013年上市以來,天使眼就深入人心,而名爵6則是2017年11月上市,天使眼也是主打,相信有點邏輯思維的人都會知道誰抄襲了誰。在網絡熱議的馬自達抄襲名爵的文章中,沒有事實論據的指出馬自達抄襲了名爵哪款車,更沒有相關的對比有的只是無妄之詞,甚至還有類似於“惡劣行徑”這樣的誅心之詞同時還讓一些知名媒體人背鍋,這樣行徑實在是令人不齒。

“老檀在汽車行業這麼些年還沒見過這麼沒底線的豬八戒倒打一耙式的營銷方式。該品牌最近一段時間的宣傳策略就是美且性能好,正好跟馬自達類似,所以你們明白了吧?咱們覺得噁心,炒作的人覺得贏定了。這種噁心的營銷之所以存在,真的是太無恥。一些汽車媒體為了錢不能夠堅持公正專業的車評,甚至只是參加了一個活動,汽車媒體就可以昧著良心說假話。複製粘帖廠家的媒體通稿(就是廣告)。作為汽車人你已經沒有任何顏面了,也失去了自己節操。汽車媒體按照這種方式去做,怎麼會有受眾?誰會天天看吹牛看廣告,能有影響力嗎?當你沒有影響力的時候,誰還會在乎你?你最終失去的是自己。還有一些自己起名的汽車網站,閱讀量只有幾十的公眾微信號,這個些所謂的汽車媒體,哪裡有影響力,只是鑽了廠家和主辦方不負責任的空子。就是騙吃騙喝的,當然更是沒有底,這我們還需要去關注它的胡言亂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