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那麼多家公司,不賺錢才怪,看資本大佬的投資眼光!

26日,拼多多將在美股正式上市,按19美元發行價加上期權估算,拼多多市值約為240億美元。2017年至今,騰訊參與投資的公司上市數量增加到6家。

無怪乎投資市場現在流傳一句話:兩個對立同行企業同時找風投,騰訊的選擇是風向標,騰訊投給誰誰就能佔上風,因為這意味著更多流量支持和更強的背書。

從數據上看,被騰訊"扶了一把"的企業不少已經走上了上市的"快車道"。其中、閱文、易鑫、眾安在線、搜狗、新東方在線等5家公司已成功上市;美團點評、同程藝龍、騰訊音樂集團等3家公司正籌備上市;快手、鬥魚也有上市預期。一句話概括,騰訊的投資戰略進入豐收期。

投了那麼多家公司,不賺錢才怪,看資本大佬的投資眼光!

做一家獨角獸企業萬分不易,為什麼創辦者都樂見騰訊入股?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話很有代表性:"騰訊的平臺是比較公平的,現在我們體量越來越大,對微信支付也好、商業化也好,兩個公司合作會越來越多,互相依賴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通俗點說,騰訊更願意扮演伯樂的角色,而非以錢開路、登堂入室的"入侵者"。騰訊在投資上沒有侵略性,除了頭部公司外,在大多數情況下的公司,只是佔有很小部分股權,也不會干涉公司業務——騰訊不做投資企業的"太上皇"。相比之下,阿里收購優酷、UC,滴滴收購OFO,都傳出大量的負面聲音。

投了那麼多家公司,不賺錢才怪,看資本大佬的投資眼光!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騰訊會致力營造行業生態多樣性,如與投資公司進行戰略協作,為其提供組織架構培訓,提供信息安全業務等。通過流量、資本和技術扶持促進投資公司快速成長。

美團、同程藝龍、唯品會就獲得過微信推薦流量;微醫(微信掛號)、富途證券(互聯網交易軟件)也得到技術反哺,對心懷上市夢想的創業者而言,騰訊這種利人利己的行事風格無疑最受歡迎。

投了那麼多家公司,不賺錢才怪,看資本大佬的投資眼光!

再舉個例子,騰訊投資京東就被業界普遍認為是一次很好的生態體系營造。上市後,京東獲得騰訊持續戰略支持,包括二選一和智慧零售佈局,雙方整合資源,在智慧零售領域佔領了半壁江山(唯品會、美麗聯合集團、拼多多、永輝、海瀾之家、步步高)。

在商言商的當今,騰訊甚至會為了人類的夢想投資一些跟業務完全沒關係也不賺錢的項目,比如全民互助急救平臺"第一反應"、"輕鬆籌"、"水滴互助"等,這些項目無關賺錢,只關乎人類福祉。此外,騰訊的投資項目甚至包括外太空探索、量子物理這樣的前沿領域,比如去年就投資了飛行電動巴士Lilium。

可以預見,在騰訊的扶持下,未來將有更多獨角獸企業上市,騰訊更關注與戰略合作伙伴的持續業務協同而非股權收益,這注定了騰訊會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