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吃手指,为什么?

jingjing2013


宝宝爱吃手指,根据月龄、年龄的不同,大多是两种情况。

第一种,宝宝通过吃手,来提升认知和感知能力。

对于小宝宝们来说,最开始的吃手,是他们的一种本能,是他们在努力成长的一种证明。

小宝宝们出生以后,对于颜色、形状、冷热、大小、远近、软硬都没有概念。加上宝宝的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能力都还在发育,这个时候,即便给他们一些玩具,宝宝们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玩耍。

但,他们的两只小手,却是他们天生的玩具。通过吃手,宝宝们可以锻炼手脑眼的协调,还可以感知软硬,还可以感知疼痛。他们还可以进行抓握等动作,对于宝宝的大脑和感官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个时候,爸妈没必要去阻止宝宝,只要保证宝宝手脚清洁就可以了。孩子之后还有一个口欲期,随手拿起的玩具都会塞进嘴里。这也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爸妈注意卫生就可以了。

第二种,习惯、心理因素、牙齿不舒服都会让宝宝更喜欢吃手指。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们可能因为家庭环境、心理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性格发育有了一定的变化。爸妈对他们的需求也不能及时的回应,宝宝会逐渐的失去安全感。这样,他们就会通过吃手指来隐藏和表达自己的内心变化。

再加上宝宝上牙可能会持续半年多,总是不舒服的牙齿,会让他们不由得去用手抚摸、抠压,也会形成吃手指的习惯。

如果是因为上牙而出现的吃手指,爸妈可以给宝宝准备点磨牙饼干或者一些干膜片。让他们提前锻炼一下,又可以缓解上牙的不舒服,还可以让牙齿更健康。

如果是因为孩子性格怯懦,爸妈要及时开导,积极沟通,多陪孩子出去走走,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触玩耍。多给孩子鼓励,少些责骂,相信孩子吃手的习惯会很快调整过来的。

孩子爱吃手指,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爸妈总是顺其自然,或者置若罔顾,那可能性格的扭曲会比吃手指给孩子牙齿造成的损害会更大!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带娃的那些事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受邀回答你的问题。

基本上“10个宝宝9个爱吃手指,还有1个在睡觉”。

原因有下面几个:

1、 口欲期。宝宝出生第一年是口欲期,吃手指是其中最普遍的现象。

2、 6个月前,吃手指是一种先天性的无条件反射,尤其是饿了。

3、 6个月后,吃手指更多是情感需求,比如害怕了,紧张了,无聊了,没安全感了,焦虑了等等,可以帮助释放压力。

4、 出牙期间口腔里不舒服,也会用吃手指的方式来舒缓。

5、 相对来说,吃配方奶的宝宝吃手指频率要高于母乳喂养的宝宝。

6、 吃手指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爸妈不必一看到就阻止,只要注意让他们手指保持干净卫生、想办法转移注意力等等。

7、 3岁后还频繁吃手指,就需要爸妈进行一定的干预。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如果在2岁以下的孩子爱吃手指,问题不大;如果年龄大了还一直吃,并且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父母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孩子吮吸手指,只要不是太过频繁,都是一种正常现象。

这是因为孩子的牙齿处于发育期,他们需要一些东西磨牙,当身边没有合适的物品来补充时,自然就会吃手指。同时,2岁以下的孩子感到饥饿或是心情烦躁的时候,通常需要用其他的替代品来填补,这时,如果父母没有正确地感知孩子的想法,孩子便会不自觉吮吸手指。

但如果2岁以上的孩子还经常吃手指,就说明孩子在心理上对吮吸手指产生了依赖,家长需要及时进行纠正了。

身边这样的孩子其实挺多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父母尤其是母亲爱的缺失。孩子对于母亲的依赖是天然的,当孩子还很小母亲就不在身边时,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紧张和失落感。而通过吮吸手指往往可以暂时缓解这种感觉,但时间长了,慢慢就成了一种习惯。我记得曾经有一位朋友的儿子,15岁了依然喜欢在没事时把手指放在嘴里。父母很生气,一看到他放在嘴里,就敲他的手,但这种方式已经很难改变孩子吃手指的习惯。他们就是小时候为了做生意早早离开了孩子,老人也看管不上,留下了这样的问题。不过,等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这一习惯后,已经慢慢克制自己,现在基本不会出现吃手指的现象了。

二是环境改变,孩子紧张时的一种不自觉表现。其实我们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在一种新环境中,经常感到手足无措。不过,我们最多也就是抖一下腿,或是摸一下头,但表现在孩子身上,往往就成了吃手指。开始时,可能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孩子也通过吃手指缓解了这种紧张。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三是好奇吃着玩,结果日久天长,成了习惯。有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看到别人的孩子吃东西,自己便把手指放在了嘴里。当时家长不以为然,结果时间长了之后,变成了一种习惯。

看到孩子出现吃手指的现象,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打骂,而应该先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可以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且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让孩子多参加,在此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忘记并改变吃手指的习惯。


亲子沟通如何说


本文引自三联中读作者 薄三郎 文章来源:《舌尖上的手指》

吮吸手指这件事,宝宝在妈妈腹中里就已学会。最常被吮吸的手指,当属大拇指。我猜想,这可能与指头大小与活动灵敏度不无关系。有些宝宝喜欢将两根,甚至三根手指塞入小嘴,真是贪得无厌的很。当然啦,在宝宝五六个月大以后,他还会高难度动作,将脚趾也含在嘴里。

吮吸手指,犹如上天赐予孩子的一件礼物。在妈妈那温暖的子宫内,胎儿在第八周时手指、脚趾便开始发育。在第十五周时,有时可以通过B超发现胎儿正吮吸着手指。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没搞清楚胎儿这么早就会吮手指,到底是主动自愿的行为,还是凑巧放在了嘴里。

婴儿一出生就懂得吮吸妈妈的乳汁,这叫做吮吸反射,可以视作婴儿本能求生的先天反射。吮吸反射一般延续至出生后四个月,但吮吸手指这个动作的消失,则可能慢得多。吮吸手指,可谓是婴儿的第一个上瘾习惯。你拿开,他放入,完全对你不加理会。你横加干涉,他反而有了脾气。

吃手指是个坏习惯吗?这是个值得细说的问题。一般的,孩子在两岁前后就不再吮吸手指。原来,任期自由探索的世界太丰富了,何况他开始对家里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又咬又啃了。有的孩子,可能要到五岁,才不会吃手指。有的孩子则戒不掉这个习惯,则可能导致牙齿发育不良,导致牙颌畸形。

有部电影,叫做《吮手指的人》。内容是说,一位叫做贾斯汀的年轻人,有吮拇指习惯。他一直想要克服这个难缠的习惯,伴随着主人公“青春期都或多或少的迷茫、躁动、愤怒和困惑”。在心理学家看来,长大了还吃手指,很可能是刻板运动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表现。

手指有那么好吃吗?对芦柑而言,答案是肯定的。手指方便易得,能够自己掌控,只要抬起胳膊,就能吃到手。更何况,它还不会掉在地上。吮吸手指具有安抚作用,能促进宝宝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的神奇之处是,既让宝宝安静下来,还能舒坦快乐。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宝宝有滋有味地吮吸手指,犹如你终于吃了一顿盼望已久的大餐。

眼下,我倒不会对芦柑吃手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理由倒也科学,能完成吮吸手指这件大事,是需要很多智慧的。他要将手指举起,用眼镜观察并定位,大脑随即指挥胳膊与嘴巴协调配合,以便保证最快最好的吮到手指。换言之,能自主地吮吸手指,至少说明芦柑发育正常!当我故意将他的手指拿出来时,他竟然对你哭闹——这可不是不乖巧,而是拥有了情绪反应。更何况,等他把吃手指这项本领练好了,才能更准确地抓握玩具,手指的精细动作也会慢慢躲起来。

手指不吃,何以御天下?现在,你所需要做的,是将他(她)的小手洗洗干净,保持口唇周围清洁就好了。


三联中读


孩子不光爱吃手指,只要是能够塞进嘴巴里的东西,孩子总是习惯性的去啃咬和吮吸。吃手的行为非常常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孩子身上,甚至持续到成年。那么,为什么孩子对吃手这件事儿,这么情有独钟呢?

吮吸反射

先说一下4个月内出现的吮吸反射。吮吸反射是哺乳动物及人类婴儿具有的一种先天的反射,当你用手指触碰孩子的嘴唇,会出现自动化的、有规律性的吮吸,这是一种具有生存价值的动作,当孩子靠近母亲乳头时能够自动吮吸。4个月后就会消失,但是当孩子因为饥饿而没有及时提供食物时,孩子就自然地会吮吸手指。

口欲期

弗洛伊德认为,1岁前的孩子处于口欲期,他们获得快感的方式主要通过嘴唇和舌头的吮吸,如果孩子在口欲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比如过早断奶或遭受饥饿,孩子的发展就可能固着在这个阶段,到幼儿期还会出现咬手指等行为。

习惯性应激反应

在孩子面临较大压力或受到家长严厉斥责和虐待的时候,孩子也容易形成吃手的刻板行为,因为吃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通过吮吸手指获得如同吮吸妈妈乳房一样的满足体验,来以此回避目前让孩子感到焦虑的情境。

作为家长,首先要及时关注和满足孩子的进食需求,满足孩子的吮吸欲望,在出牙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磨牙棒。在对待孩子时,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温暖和爱,经常陪伴孩子,跟孩子做游戏。如果孩子总是咬手指,应敏感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强制制止或对孩子生气。


积木育儿


需要看孩子的年龄。孩子处在敏感期时这个行为是很正常的,我们看到很多婴儿照片都会发现他们的手几乎都在嘴里。


一般的孩子在出生后3-5个月都会出现口腔敏感期现象,他们在这个时期特别爱吃手,不仅是爱吃手,凡是手能够拿到的东西也会喜欢往嘴里放。


再配上孩子在3个月后第四个月口腔会开始分泌唾液淀粉酵素(这种酵素可以将淀粉转化为醣,表示婴儿此时已经准备好可以消化奶以外的食物了,转自《丹玛医生说》)此时特别爱流口水,不了解这个现象的老人和新手妈妈会阻止孩子吃手或拿东西放嘴里。

首先我们来说说3-5个月出现口腔敏感期在孩子成长中建立的重要能力有哪些:

1.物质属性的探索

在3-5个月时期,宝宝手部或其他皮肤的触觉敏感度都不如口腔敏感度高,所以,孩子用口腔来探索外界各种物质属性,尝尝金属、木质、纸类、塑料等都有哪些不同的感觉。这个动作除了会帮助细胞记忆误差属性外,还能造成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链接。

2.连接口腔与大脑的感觉通路。

这个时期的孩子,经过大量的口腔触觉刺激后,大脑中的功能区会形成一片可以控制口腔肌肉,关节舌头,嘴唇等网络就会帮助孩子在一岁以后的语言发展,因为大脑能够良好控制发音器官而发音清晰。

3.帮助收住口水。

由于口腔触觉刺激充足,与大脑连接成网络,致使大脑可以很好地控制口腔的动作,孩子的唇舌就能很快学会收住口水,在一岁左右就能不再出现大量流口水现象。

如果孩子两岁还大量流口水,那他的语言发展一定是滞后的。

4.不容易挑食,偏食,

因为口腔触觉刺激充足,口腔触觉就不会有敏感现象,对未尝过的食物就能够勇于尝试,而且乐于尝试,如此,就不会在三四岁出现挑食或偏食,这样在幼儿园还不偏食让他的饮食营养就会比较充足。俺还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口腔敏感期有充分发展,但是在辅食添加上太迟或太过单一或者吃泥状的食物太久,口腔肌肉后期的训练也没有到位,也会出现偏食和挑食的现象。

5.3到5个月的口腔敏感期,为后来第六个月左右发生了抓握敏感期做铺垫。

孩子出于生命的本能会把手往嘴里放,甚至自己动手抓握物品往嘴里放,其实开始宝宝的手不能准确地放不到嘴里,经过多次自我练习之后,他才能够把自己的手和东西准确的放到嘴里,这为他后期抓握敏感期做准备。

而抓握敏感期发展好之后,对未来孩子拿笔写字和精细动作的动手能力影响特别大。小时候,我们制止他把东西往嘴里放,或者用手去拿东西往嘴里放,那就缺少了这部分的练习,让未来进入小学之后,他写作业的时间一长,他就会手臂酸痛,而且作业的时间会长,作业时间拉长,他的专注力就不足,因为手指无力或不会用力用力不当会使他的写字速度慢,没写几个字就特别累。影响情绪,影响睡眠。

6.帮助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

婴儿用手取物时需要视觉帮助的,而三个月左右的孩子刚开始手和眼是无法协调的,肌肉控制能力也是不足的,所以他们常常会看着一样玩具,伸手去拿时,却把玩具推得更远,通过口腔敏感期的拿东西放嘴里的动作,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臂肌肉控制能力才能够逐渐得以发展。这个为未来他自己扣扣子,拉拉链,做手工等活动做好前期的技巧准备。

所以我们要是平时多观察婴儿的话,你会发现婴儿在用自己的手拿着蛋糕往嘴里放,是最初都是放不准的,然后在脸上涂一大片一大片的果酱啊面包屑,最后经过多次才放到嘴里,所以在3到5个月的时候,孩子吃手,是探知这个世界和自己身体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小的时候在三到五个月以及一岁之前阻止了孩子吃手的活动。那么他在六岁之前都会弥补现象,也就是还会继续去吃手(有些中学生也会有啃指甲,咬笔杆子等现象发生呢)。

如果你发现孩子两岁半还吃手的话,那可能就是因为敏感期没有被满足,另外一个就是无聊。我们怎么做呢?

1.家长提供安全丰富的环境,让孩子在可允许范围内进行探索。手是洗干净的,手边的玩具环境也是干净的。还可以尽情的探索,自己的身体和自己周围的一些物品和环境。

2.如果超过两岁半以后还吃手,两种原因:一个弥补小时候没有完成的敏感期,另一个是无聊。

同样也是保证孩子手部卫生,可以让他吃,另外那我们可能要提供丰富的爱与尊重的环境,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让他感受到更多比吃手更有意思的活动,感受到妈妈的爱与陪伴。禁忌,打孩子的手,把东西抢走,大声训斥“不可以把手放嘴巴,不可以吃手,这样狠羞羞等”。

生命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每一个孩子都自带便当。

吃手对于婴儿来说探索世界认知自己和世界的一个桥梁,我们要保护好这个桥梁。


HELEN郑英惠SIPD


对于孩子吃手这件大事,我认为应该持正常的态度。吃手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相反,这件事证明了孩子的此刻内心状态。


我的大宝从会把手指送到嘴里开始,到迷恋吃手的时候是十个多月,那时真的是时刻都看见她把手放嘴里,奶奶总是直接把她手从嘴里拽出来,被我说了几次之后,奶奶才宽容她了。可是小孩子的手不可能总是干干净净的,没过多久,大宝的嘴里就长了好多白点,问了医生才知道是鹅口疮,就是由于口腔不洁造成的,我知道肯定就是她把手放嘴里的结果。吃手是我纵容的,所以得了鹅口疮也没有怪大宝,只是每次给她涂药的时候,告诉她,嘴里这些疼的东西是脏手放嘴里造成的,如果想吃手,要先让妈妈把小手洗干净。之后几个月一直到一岁半左右陆续患鹅口疮将近5次吧,我也是不烦不燥,也不批评她,都是每次涂药时告诉她,为什要涂药,涂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些鹅口疮。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宝不再把手放嘴巴里了,也没有在得过鹅口疮。

最近一次大宝迷恋吃手是在两岁半,送她上幼儿园时发现的,之前一直没有,上幼儿园第一天就开始吃手,而且很疯狂,上课都把手放嘴里。我知道她是缺乏安全感,第一次离开妈妈的身边那么长时间,所以才吃手的,老师没有跟我提这事,我觉得很好,果不其然,上学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她对学校熟悉了,对老师熟悉了,对小朋友熟悉了以后,就再没有发现她吃手。


(右边第三位小朋友,真的时刻不停地吃手)

所以,我一直认为,吃手不是坏事,是不需要解决的,也不需要提醒孩子“你在吃手”什么的。需要的是帮助她(比如手脏要洗干净再吃)或给她时间,让她自己去解决,相信孩子,他比你优秀!


蒋小妈


孩子口腔的敏感期,在半岁左右来临,婴儿和这世界的连接,需要通过口来完成。具体表现就是,什么都往嘴里放,这是他探知这个世界的方法,通过嘴来唤醒身体的其它部分,并且来认识外在的世界。

孩子吃手指,首先是为了发展和独立口的功能,其次是用口来认识自身,通过这样的吮吸,把手解放出来。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能够使用的器官是口、眼睛和体感,但是刚出生的时候视觉并没有发展完善,所以需要通过口的帮助来探索世界,这是一个最自然的通道,不只是手,孩子拿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手被唤醒之后,就到了手的敏感期,手又会加快口的敏感期,这个时候,他什么都要拿到手里摸一摸玩一玩,慢慢地,口的敏感期就会过去,一般来说,2岁左右的孩子,就会度过口的敏感期了,如果能够顺畅度过,给他带来愉悦和持续性的满足,也就顺利走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让宝宝吃手,口欲期得不到满足,会使宝宝将来的心理发育出现偏离,所以这个时期应该让宝宝“好好吃手”。

如果到了4岁宝宝还有吃手的习惯,就有可能存在身体或心里上的问题了,如体内缺少锌、铁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种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如压抑、焦虑、强迫。如果这时还放任宝宝吃手可能会引起了下颌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异常,上下牙对合不齐等问题,父母要及时纠正。


壹父母


孩子吃手指一般只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孩子年龄过大吃手指就是一种病态

宝宝吃手指,似乎每个小孩子都会有这样的一段经历,而且大多数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吃手指,第一时间就是担心手上的细菌会危害孩子的健康,而想尽办法阻止孩子再次吃手指。而宝宝们大多会“屡教不改”,并且当父母阻止时,宝宝们甚至会哭、会闹来“反抗”。

要正确认识孩子吃手指的行为

孩子吃手指的行为,在医学上被称为吮手指,是指孩子反复或不自主地吸吮手指的行为。正常来讲的话,0~4月龄婴儿会吸吮嘴巴能够触碰到的任何物体,当然也包括手指,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这种行为。而吸吮手指一般开始于3~4月的婴儿,7~8月龄达高峰,2岁后逐渐消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4岁以后孩子依然保有吮手指的行为习惯,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了,一般都在孤独、疲倦、沮丧、思睡、饥饿时发生;分离焦虑、疾病时,吮手指的行为次数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要带孩子去进行检查和治疗。

回到主题,宝宝为什么会吃手指呢?

1、满足宝宝自己的吮吸欲。

小宝宝天生就会吮吸,对吮吸也存在一种天生的需要,如果吮吸欲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通过吮吸自己的手指来获得满足,这是一种生理行为,宝宝通过吮吸自己的手指来满足自己的吮吸欲。

2、宝宝自己感到“寂寞”,或是缺乏安全感。

宝宝对父母有一种天生的依恋,特别是妈妈,如果妈妈不能陪伴在宝宝身边,宝宝内心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内心比较孤单,便通过吮吸手指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寂寞和不安。

3、宝宝内心感到紧张焦虑。

如果宝宝的妈妈长期不在身边,看护人也更换得比较频繁,宝宝内心可能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和焦虑感,宝宝可能通过吮吸手指的方式来让自己放松下来,释放紧张和沮丧情绪。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习惯。

4、宝宝有逆反心理了。

有些父母看到宝宝吃手指,担心孩子手上的细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心里就很着急,会马上批评教育,甚至动手打骂。这样做可能会使宝宝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或者说是对抗情绪,偏要吃手指,慢慢地,也容易养成习惯。

总结

如果年龄还很小的孩子,吮吸手指,家长们也不要过多干预,如果担心孩子手上的细菌,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微量的细菌也会促进孩子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必过于惊慌。如果已经3、4岁的孩子,仍然没有改掉吮吸手指的行为和习惯,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存在缺乏某种微量元素的情况或者是其他的情况,积极地治疗,帮助孩子改正吮吸手指的习惯。希望此答案能够对题主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推荐一下虫虫智能交互教学平台,会有很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内容分享,有兴趣的可以搜索虫虫之家,自行了解。


虫虫之家潜能幼教


孩子爱吃手指是许多家长都不陌生、可能也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吃手指是生命最初的本能

下面这个信息可能会让有些家长觉得吃惊:吃手指并不是孩子在出生以后才学会的行为,许多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吃手指了。也就是说,吃手指是孩子的一种本能,是他生命最初的反应机制。

吃手指是一种自我安慰

在孩子的婴儿阶段,吃手指是他回应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不管是饿了、渴了,还是玩具被拿走了、父母从身边走开了,只要发生了使孩子焦虑不安的事情,这种行为就有可能会出现——但它并不是一件坏事。

一项针对早产儿的研究表明,有吃手指习惯的孩子接受特殊医疗看护的平均时间短于没有这个习惯的孩子;而另一项针对正常婴儿的研究则发现,有吃手指习惯的孩子在离开妈妈独自玩玩具的时候情绪更稳定。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

吃手指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和不安,使他们感到更加平和。

什么时候应该制止孩子吃手指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度过最初的依靠本能的阶段之后,会自动停止吃手指,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会保留这个习惯,因为他们依然可以持续从这个熟悉的行为中获得安全感。但是如果这个习惯持续到了孩子开始换牙的时期,就可能会导致新牙受损。因此,建议如果孩子到了四岁还没有主动停止吃手指,家长可以开始着手进行纠正。

如何让孩子停止吃手指

首先是解决问题的源头。由于吃手指是缓解焦虑和不安的手段,因此如果孩子到了四岁以后还保持这个习惯,家长就应该反思他的生活中是否有持续给他造成压力的刺激源,并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但如果家长检查之后发现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并不存在这种压力源,或者解决压力源问题后,孩子还是习惯性吃手指,那么就可以考虑尝试以下

三种行为纠正的方法

1. 通过给孩子讲一些威胁性不强(不会吓到他或造成心理阴影)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吃手指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2. 设置奖励机制以提高孩子改掉坏习惯的动力 ,这里注意奖励要公正且及时;

3. 改变习惯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因此家长要有耐心,坚持监督。

以上。

你的孩子也会吃手指吗?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育儿经验!

欢迎关注头条号"家有宝宝学心理”——全网超过400万用户信赖,专业的亲子育儿心理社区,陪伴你和宝宝幸福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