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不孝,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loveyourselfforever



“爱”是一个美好的词,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往往是无私的、令人感到温暖和美好的。但为什么有时候,这种爱,偏偏就成了导致孩子不孝的罪魁祸首呢?

我想问题中的“爱”应该特指的是“溺爱”,那什么样的爱叫溺爱呢?溺爱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第一,不分原则的爱。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么完全没有原则,要么定了规矩,却轻易妥协。比如,当孩子说了不尊重长辈的话或者因为脾气急,父母却默默忍耐,不批评和制止。比如制定了一个月只能买两个玩具的规则,但面对孩子的哭闹,只能打破规则,满足孩子。


在家里,父母没有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和礼仪。孩子就无法从父母的态度中判断行为的对错,父母如果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适应社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会遇到种种困难。


第二,过度担心和保护。

父母想照顾孩子的一切,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比如孩子在家只用学习,其他家务都由父母做。还有之前的综艺节目中,有的妈妈担心家具在客厅放着不安全,于是客厅就不放家具;由于自己怕沙子,所以孩子踩沙子就会极力阻止,并用恐怖的表情说沙子上的危险。最后宁愿背着孩子从沙上过,也不让孩子光着脚踩沙滩。


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用手和眼睛去探索世界。他们爱用小手触摸沙子和泥巴,去感受沙子在手里的流动,去感受自己的小手能把它变成不同形状的神奇和快乐。孩子也要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去体会长大的快乐与自豪。但是父母的担心,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这些快乐,还剥夺了孩子很多成长的机会。就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较弱,独立性较差。有句老话说:“温室里长不出耐寒红梅,花盆里养不出参天大树。”我们应适时地放手,给孩子自己探索和成长的空间。做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


第三,对孩子总是特殊照顾。

孩子喜欢吃什么,我们做什么。好吃的菜,都要端到孩子面前,让着孩子吃。孩子在家就像小皇帝一样,有求必应。孩子想要什么,即使超出了父母能给予的水平,父母也尽力去满足。


这样的特殊照顾,会让孩子陷入他们这么做都是应该的感受中。培养出“自我中心”的孩子。他们缺乏同理心(很难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受挫。家长的一味付出,并不会教给孩子同样无私的付出,而导致孩子只知道索取。


所以,父母以为全身心的爱,既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成年后的幸福,也没有办法获得孩子的心疼和爱护。我一直强调孩子应该做到五有:对自己有想法,对世界有认识,对人生有态度,对社会有贡献,对家庭有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容易获得内心的满足,才能更好的爱自己,爱家人。父母当然要爱孩子,不过请勿溺爱。


超级育儿师兰海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不孝,这说明一个问题: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对。这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因为父母总是把自己的爱强加给孩子,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想不想要。父母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两三岁就给孩子报早教班,再大一些了就开始安排孩子上各种辅导班。


等上小学了,孩子不仅要在学校学习,课后还要去上辅导班,学外语,学舞蹈,学钢琴。慢慢地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了,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孩子告诉父母自己不喜欢学物理,化学,一点兴趣都没有,以后想学文科。


父母就非常生气,不学好物理怎么行,现在学理科将来才好找工作。等孩子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孩子想要学外语,父母就说小语种不好找工作,学金融吧,到时候好找工作。


等到孩子工作的时候,孩子说我想留在学校的城市工作,父母非常严厉地斥责了孩子:我都已经托人帮你找好工作了,你毕业就回来。甚至到孩子以后谈恋爱,结婚,父母都在干涉。从小到大,孩子都在父母的安排下活着。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想,父母却从来没听过。于是有一天,孩子终于受不了了,开始和父母争执,父母的话也不听,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也很少和父母联系。


于是父母开始抱怨自己有多爱孩子,从小都为他操碎了心,可他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孝顺。甚至有些孩子在结婚之后都不愿意回家,也不常和父母联系,这都是因为父母的爱太过于沉重,沉重到让他们只想逃避。


另一种情况是因为父母太过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打了同学,父母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孩子逃学去网吧玩,父母说孩子现在叛逆,以后就好了。孩子要钱,父母给钱,孩子想要什么父母给什么。孩子犯错父母都不忍心批评。


这样的爱,让孩子渐渐迷失自我。他们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自我,他甚至觉得只要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等孩子越来越大,他们就会越来越叛逆。当父母想要好好管教他时,发现孩子根本就已经管不住了。他不好好上学,不好好工作。


终日只会吃喝玩乐,父母年纪大了,生病了,也不知道关心。天天和朋友们出去吃喝玩乐,没有钱了,就像父母要。更不用谈孝顺父母了,因为他的世界里已经只有他自己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父母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不孝顺。

追根究底,还是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对。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认清这个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爱让孩子负担不起,也不要让自己的爱孩子迷失了自己。

——END——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情况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对于这个话题 ,我想天底下的父母,没有哪个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自己的父母的。

但是,爱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你付出的时候可能就无意伤害到了对方,在你以为对他好的时候,恰恰不是对方所想要的。爱也会产生错位,也会因为人性总的弱点和黑暗面,我们所谓的爱,却是伤害我们最深的东西。

我有一个亲戚,常年住在农村,因为贫穷,他总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工作,两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也算听话,经常能拿回奖状安慰父母。但对于这对农村父母而言,虽然人穷但志不短,

除了期盼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外,更是期盼小儿子能留在自己身边养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偏爱小儿子多一点。做错任何事情,都没有及时让他意识到错误和纠正,而是一味袒护他,两个姐姐虽然觉得不平等,但在农村,这种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也就坦然默认。

但人性总是公平的,命运在给予你的礼物中,都暗中标示了价格。

慢慢的,小儿子成绩跟不上了,那时候还是90年代初,他身边很多同学都去广东工厂流水线工作,比起遥不可及的成绩,实打实的现金拿到手中,那种感觉更让他觉得有存在感。

认真工作,无论如何还是一条正道,但从小被父母宠惯的小儿子,根本没办法在流水线工作岗位坐定10个小时,做了几个月就撒手不干了。父母怎么劝都没用,虽然他都20岁了,但最悲哀的是父母会觉得是自己没用,没钱没家产留给孩子,但又心疼孩子吃苦,于是又放任自由他。

夫妻两人为孩子付出了大半生的爱,却换不回来一个过普通人生活的儿子。 其实,正是父母这朴素的爱,害了他。宠爱他,给他任性的自由,以为这就是爱;舍不得他吃苦,以为一辈子能保护他,却发现,当他出来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此凶险,让他根本无法把持住自己,没多久就走上游手好闲,没钱花就抢劫的日子。

最是期待孝顺自己的儿子,成了落空最大的那一个。

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包揽孩子的一切,代替孩子去体验这个世界的酸甜苦辣,他怎么能独立成长;养育一个儿子,千宠万爱对他好,期待他将来在自己年老时候能为自己养老,却忘记教给他在这个世界独立立足的本领和遇到问题时候该如何处理。

这个例子只不过是千万父母和孩子中的一个缩影和写照。

我想一位博士曾经说的: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爱,不是送他参加什么学习,训练什么技能。对妈妈来说,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好好爱他的爸爸,对爸爸来说,是好好爱他的妈妈。

没有一种功课比爱更重要,没有一种能力比爱的能力更重要。这种能力很难在课堂上学习,是在家里学到,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看你怎么做,不是听你怎么说。  

无论什么样的出身,上天在我们出生的时候,都给予我们感受这个绚丽多彩同时也充满无比凶险的世界的能力,身为父母,爱是给予,不是索要,更不是代替。

每一颗生命都有权利去体验他所体验的人生,只有经历这些,他才能成长,身为父母,在他成长的过程给予正确的引导,才是我们的本分。

我要给孩子爱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我们的爱,甚至自以为是的让他窒息的爱。


超级爸爸


为人父母,自知比谁都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不同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时,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别人无法复制的育儿理念。


只要他们觉得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科学的,在没有触犯法律的前提下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而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却过于偏执,他们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爱他就应该给他最好的,爱它就应该是有求必应,尽力去满足。

往往这样一心一意在为孩子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父母,他们教育出的孩子反而学不会像他们那样的“博爱”。


因为他们一味的在单方面付出,在单方面的不断给予。


孩子起初是在被动的接受这份爱,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样的被动接受变得习以为常了。


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在他们的认知里:爱就是无条件的接受。


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接受爱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给予,把自己的爱表达出来给予父母,感恩父母对自己的辛苦付出。

只有孩子和父母在向对方互相付出爱,爱的世界才会“不失衡”。


将来有一天父母需要孩子的爱时(尽孝)时,他才不会觉得措手无策,心不甘情不愿,也不至于觉得父母是在索取。


幸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绝大多数的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我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其他家长也非常爱他的孩子,我不认为,这种爱能够对比谁多谁少。只不过每个家长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可能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比较严厉。而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比较放纵。就算是如此,也没有办法对比出严厉的家长更爱孩子,还是放纵的家长更爱孩子。因为爱在每个人的内心,根本无法衡量。

但如果仅仅评价方式,严厉好还是放纵好呢?都不好。真正育儿,提倡“温和且坚定”。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有一种爱,叫溺爱。

如果父母非常爱孩子,十分放纵孩子,确实有可能会造成孩子不孝,因为,父母养育孩子的整个过程中,可能总是父母为孩子去着想,从来没有发动孩子为父母去着想。

如果孩子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当然没有办法真正的走进其他人的内心,也没有办法换位思考,对于家长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有需求了就找父母,没有需求的时候想不起来给父母打一个电话,确实不孝。

这是因为放纵的溺爱,父母以为尊重了孩子、满足了孩子,实际上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爱人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溺爱不好,但是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家长确实是溺爱孩子的。比如家长总是担心这担心那,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担心,觉得孩子做不好,于是干脆都帮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依赖感,自我不够独立,也没有爱人的能力。

有一种爱,叫爱之深责之切。

还有一类家长,对于孩子非常严格,从小就培养孩子坚韧刻苦、努力认真的品格。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本来是好事,但如果太严格,就会过犹不及。因为这会让孩子活在父母的期待中,而不是过他自己的人生。

孩子的一切努力,如果只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不是出于自我的兴趣和动力,他的快乐感、成就感会非常低。

很多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非常优秀,实则内心非常脆弱,自卑,充满了心理压力。在这种压抑的状态下,孩子到了青春期,逆反心理加重,也有可能对父母反抗。甚至为了标榜自己,彰显自我,不受家长的管束,做一些极端出格的事情。

温和且坚定。

温和,是指家长对待孩子的时候要用温和的态度。温和不代表容易妥协,也不代表没有力量,只不过要求家长不要用情绪控制孩子。

坚定,是指家长要有原则。对于一些确定好的规则,不可妥协。

其实,这就是走了严厉和放纵的中庸之道。大家都知道,极端是有失偏颇的。如果特别爱孩子,导致失去了中正的爱孩子的方法,走上了极端,那么家长需要自省,觉察自己的做法。


作者:舒心(Annie妈妈育儿),情绪教练、正面管教讲师、高级儿童情商指导师、儿童财商讲师。欢迎关注我,并与我交流。


Annie妈妈育儿


这种状态,世间常见。

归根到底,是父母没有教育好。父母以为的爱,其实在孩子眼中看来,都是差评。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这与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当中,根本没有“爱”这种理念,只有“孝”的观念。但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之下,难免不合时宜。

首先,现代意义上的“父母爱孩子”,是不需要回报的。他们对孩子好,是因为对孩子有爱,希望让他过得好,希望孩子能站在自己这一代人的肩膀上,享受到自己带来的资源。在这种意义上,一代一代的基因、资源、财富,得以保存。

这样的父母爱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回馈给父母的爱,都是意外惊喜。

实际上,只要孩子过得好,是不存在“不孝”这样的问题的。为什么?因为父母有自己的财产,有自己的保险,社会保障体系,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两人世界,他们不需要孩子绕缠在身边。只有孩子在有必要的时候关心一下他们,带给他们一点快乐,就很满意了。

但问就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中,养儿,就是为了防老的。这是父母单方面施加给孩子的一种交易:我养大你,就是为了让你以后孝顺我的。但孩子不可能预知这样的“交易”,他们一出生就没有选择了。

而且,持有这种观念的父母,他们不可能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不是过于溺爱,就是过于苛刻,或者冷漠。很难在一个对等的层面上谈“爱”,只能谈“顺不顺从”“听不听话”。很多父母以为自己对孩子够好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一个无法沟通的、充满各种冷热暴力的、不知道孩子的真实需求的爹妈,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这种不自知当中。

你猜,这样的子女有没有可能在爸妈老了以后,也毁掉他们一出生就订立的盟约“我养大你,你给我养老”?

说起来,父母那一代人,也确实很无奈,他们从小就是按这一套观念来走的,从小就不被父母尊重,中年以后给父母养老;他们生小孩养小孩,也是为了以后有人养老,没有少受苦。到了老了,忽然这个社会谈起了“现代性”了,不兴“孝顺”那一套了,

他们没有国家保障,没有社会保障,又不能工作了,不靠孩子怎么办?

真是时代的尴尬啊。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论。是不是“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未必,但是,与其要求孩子孝顺,还不如多买保验靠得住呢。


侯虹斌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伟大的,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打理好,孩子的生活起居都照顾周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应有个尺度,过分的爱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爱与溺爱起相反作用。所以会出现有些父母越爱孩子,但孩子越不孝顺的现象。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会让孩子养成索取的习惯,不懂得回报与感恩。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关爱,因为过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溺爱,会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会让孩子变得很自私。


父母强烈的占有欲与控制力,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父母因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个人欲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无形中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父母过分的控制与关爱孩子,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空间,孩子产生不良心理。


父母要改变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的性格受到父母极大的影响,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在生活中提供孩子应有的成长空间,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父母给予孩子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时,也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不应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他人。


父母的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长大后不懂得感恩父母,也不会为让人着想。所以家长要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学会感恩,孝顺父母。


决胜网


父母越是厉害,孩子,孩子也是不孝,这到底为什么呢?其实是缺乏了一种感恩的心理。对于孩子过于厉害,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父母本来就应该的事情。

首先我们觉得这种溺爱是错误的行为。


因为在农村来说很多人的教育思想跟不上。总以为孩子要什么就能给什么。这样你就是对孩子的爱,其实他不知道,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害。

很多人以为这是爱但其实不是,因为你没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体会的。没体会到父母的爱其实,只是希望孩子向好的地方发展。

因为没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的时候,他们都只知道,饭来张口。总是认为种种但是父母应该做的自己,出生本来就是享受的。

所以基于,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了自己的想法思维,导致自己获取的东西从来没经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总是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是父母必须给予我们的,所以再加上叛逆期的心里的时候,在社会的负面影响之下,导致自己走上了不正确的道路。

所以我们提倡,教育孩子的用正确的方法。

因为教育的不当所以导致了孩子,没有办法进行孝顺。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孝顺是什么,为什么要孝顺。

这一切一切的原因都源于刚开始,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溺爱

这里是农村新视觉。请关注我们,我们和你一起关注农村,关注农村的未来!


懂农帝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这种现象都成了一种常态了,孩子们都感觉不到老人老了需要关爱了。


我隔壁邻居家啊姨,儿子媳妇赚到钱了在深圳定了家,本来是件开心的事,自己老了儿子本事了,可以来享享清福了。可我好几次在商场里买菜时,看到她在偷偷的掉眼泪,前几次没敢上前去问,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上前去问:“啊姨你为什么哭呀?”她回答我说“选菜难”。我快言快语的说“这有什么难的?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啦”然后她对我笑笑,没说话。后来我才知道,啊姨儿子每个月只给生活费500元,还包括买米、买油、买菜。我一听蒙圈啦,My-God, 在深圳这个大城市500元能买到啥呀?我才知道她说的为什么选菜难。然后听说她说,她儿子好几次抱怨她买的米不好吃。我听了叹叹气直摇头。


啊姨孙子跟我小孩同一所学校读书,好多时候早上都会碰到。曾经多次,她家的儿媳妇带着她的孙子在早餐店吃早餐,她就在一旁孤零零的站着。有一天也是这种情况,她送孙子去上学时一起去的,自己随口问了一句啊姨吃早餐了吗?她说没吃。我说你儿媳不是带着你孙子在吃早餐吗?你没吃吗?她说,她们家的儿子媳妇没请过她在外面吃过一顿早餐和饭。我说那早餐你怎么解决的?她说每天晚上都会多煲点饭,然后剩饭就是我的早餐。我说每天都这样吗?她说是的。我听了叹叹气直摇头。


她孙子的学校离她家比较远,每天走路接送来都回要40分钟,每天来回4趟,那就160分钟,每天这样走路确实够呛,看她每天回到家都疲惫不堪看着都心疼,知道她还有老伴,我说你可以叫叔叔一起来帮你呀,这样就不会这么累啦。她说不行呀,她的老伴来过,她说她老伴身体不是很好,看到儿子媳妇买了有红枣,他每天喝了点红枣水,把他们家的红枣吃完了,说她老伴“贪吃”,然后气的就回去啦。她们家有什么好吃的避开老人,然后会把好吃的锁进自己的房间里。我听了又叹叹气摇摇头。

这个老人家有两个小孩,一儿一女,一个好字,多完美的搭配,为什么到老了,孩子却不孝顺?什么原因?两个小孩不是很多,老人家两个当宝贝疙瘩一样宠着,都怕亏了孩子,因为怕他们影响学习,什么农活、家务活不让他们干。有好吃的让孩子先吃,自己宁愿不吃,也要让孩子吃。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这样的悲剧,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供完大学出来,赚钱了自己的孩子心里没父母。

呼吁那些对老人不孝的年轻人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什么都可以等,只有孝不等人呀,哪天想要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时,而亲不在,那就后悔莫及啦!趁着自己的父母还健在,好好的尽尽自己的孝道和陪伴自己的父母,会有福报的!


宝妈Maggie谈育儿


我们都知道爱有很多形式,而父母爱孩子,更多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关心、呵护、陪伴、玩耍、物质给予等。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的父母,把对孩子爱的手段与方式变的越来单一,甚至更狭隘了。而题主所提及的问题,恰是狭隘之下的爱孩子,导致孩子不孝。不孝子女非一日养成,而是多年“溺爱”和“纵容”所致。

过度满足孩子需求,易导致孩子不知珍惜。我们都知道一些纨绔子弟养成之路,往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吃喝玩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再看看现在有多少家长是在“努力”地培养纨绔子弟啊,而他们却全然不知,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结果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当孩子不知道珍惜父母辛辛苦苦所挣来的一切时,一个败家仔就见雏形了。

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认知与分辨错位。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吃亏,从幼儿园开始就怕孩子被小朋友欺负,就不断给孩子灌输怎样做强势无理之人。到了小学和中学以后仍然如此,完全不教孩子分辨是非,学会合理保护自己。只要孩子与老师、同学、玩伴有矛盾和冲突,就会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指责是别人的不对,甚至是大打出手。有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出孝顺的儿女才怪哩。

过早承诺给孩子继承权,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很多家长辛苦拼搏了多年,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他们不是教育孩子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而是过早承诺家里所有的一切将来都属于儿女。恰是这承诺让很多孩子不思进取,因为他们认为我即便不学不上进,将来也会过的很好,比很多人都好。就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孩子认为父母给自己这一切是应该的,瞧,一句话为不孝子开了绿灯。

不孝,是不教的结果,或者说是错误言传身教的结果。如果为父母者都忽略教育孩子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报恩,那么你的晚年将会非常凄凉。不信走着瞧,到那时可别后悔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