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工藝成型五要素之「時間」與「溫度」

01—

注塑時間設定

注射時間:

要領:射出時間剛好滿足產品95%的狀態時;設定原則以越小越好,縮短成型週期

保壓時間:

保壓時間的確定以澆口冷凝為依據通過產品稱重來確定。

保壓時間太長: 重量超重,容易出現頂白,拉傷,飛邊,脫模困難,尺寸偏大保壓時間太短:重量不足,產品內部空洞,縮水,尺寸偏小

冷卻時間:

降低冷卻時間,直到下列條件滿足為止;

成品被頂出時不會出現頂白,拉傷,頂裂.

成品尺寸不會隨冷卻時間的降低而變小

模具的實際溫度不會隨冷卻時間的降低而升高

注塑工藝成型五要素之“時間”與“溫度”

注塑成型週期:

填充時間

保壓時間

冷卻時間(包含計量時間)

開合模 脫模 中子動作 安裝嵌件 取件時間

計量時間就是:儲料時間,冷卻時間必須要大於儲料時間(小於沒有意義);冷卻時間一般為總週期的1/2左右;

注塑工藝成型五要素之“時間”與“溫度”

品質統計界面

產品是否穩定,成型週期是否穩定:轉保壓的位置+保壓的終點位置是否穩定來體現;

02

注塑機溫度設定

油溫:

  • 對於液壓機而言是由於機器的不停運作液壓油運動摩擦而產生的熱能,它是由冷水來控制,在開機時要確認油溫在45℃左右,若油溫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壓力的傳遞
  • 熔體溫度:(通過料筒穩定設定來調節:實際炮筒溫度為料筒設定溫度的±5℃)
  • 怎麼確定熔體溫度通常熔體溫度的確定取決於不同材料的性能,由材料供應商提供。(所用材料的熔體溫度及模具溫度見材料物性表)
  • 料筒溫度的設定熔體溫度太高:材料分解(從而造成產品氣泡,色差,焦斑,斷裂等)熔體溫度太低:材料塑化不均,熔體內含冷料(從而造成充模不足,冷料,產品斷裂等)

模具溫度:

  • 為什麼需要模溫無論模具溫度高低,它的作用始終是為了在穩定生產過程中使模具維持一定的溫度,起冷卻作用的。真正重要的模溫是指模具型腔的溫度,而不是模溫機上顯示的溫度。通常,在穩定生產過程中型腔溫度會達到一個穩定的動態平衡.(對於大模具在生產之前必須使模具充分加熱,尤其是薄壁,且流長比很大的產品模具)
  • 模具溫度會影響熔體的流動性和冷卻速度因為影響流動性,從而影響產品外觀(表面質量,毛刺)和注塑壓力;因為影響冷卻速度,從而影響產品結晶度,進而影響產品收縮率和機械強度性能.
  • 模溫高:流動性好;結晶度高;收縮率大(從而造成尺寸偏小);變形;需要更長的冷卻時間
  • 模溫低:流動性差(從而造成流動紋,熔接痕);結晶度低;收縮率小(從而造成尺寸偏大)
注塑工藝成型五要素之“時間”與“溫度”

保溫設定:比如POM,PC ABS等材料,炮筒內長時間停留會導致材料分解,設定保溫溫度後可以使炮筒的溫度暫時保持在保溫設定值,防止材料的分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