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卖身只是开始,共享单车们到了该抱团取暖的时候了

前言:ofo传出即将卖身滴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最新的消息是ofo作价12亿美金,这个价格可以说真的是贱卖。

据知情人士透露,ofo近期很有可能卖身滴滴,而价格可能仅仅只有12亿美金,这和ofo创始团队的理想价格相去甚远。所以正在不断地进行沟通谈判,而没进行一次谈判都表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ofo资金流已经非常的不乐观,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不进行卖身那很有可能陷入破产倒闭,毕竟现在融资是不可能了,资本市场已经无心恋战,而创始团队想必也是这个想法。那么我们不禁好奇共享单车这场游戏为什么进入到今年后变得如此不堪一击,资本纷纷撤离,当初的美好愿景为何变成了如今这幅景象?

ofo卖身只是开始,共享单车们到了该抱团取暖的时候了

ofo小黄车

ofo—百团大战中的胜利者

摩拜单车、ofo都是2015年创立的,彼时两家都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曾就职于腾讯、极客公园、上汽以及新京报,而ofo的戴威的履历则比较简单,创立ofo之前是一名数学老师。从履历上来看显然摩拜是比较有优势的,而从现在来看,恰恰是摩拜最早卖身于美团,此时ofo仍然保持独立运营,虽然是苟延残喘。我们之所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是因为二者都在15年的10月1号完成了首轮融资,并且摩拜背后是腾讯,而ofo则站在了阿里这边。从那一年开始共享单车就像星火燎原一样,短短数月全国出现了数家共享单车,诸如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悟空单车等等,名字多的数不过来,这里除了消费者开心之外,因为可以免费骑行嘛,最开心的当属自行车制造企业了,短时间内大量的订单涌入了本不活跃的车间,迅速拉动了企业的活力。当然这里最苦的便是投资人以及共享单车企业了,因为现阶段是不盈利的,投资人的钱投进去就是无底洞,而单车团队们也深知,目前就是个烧钱的游戏,筹码只能不断的增大才有可能吓退竞争者,从而争取到投资人源源不断的支持,否则就是破产倒闭。事实上大家就是这么做的,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这里就不做冗长的叙述了,ofo目前虽然保持了独立运营,但是经过此战后现金流也捉襟见肘,并且投资人也看明白了,共享单纯的前景可能没有刚开始想象的那么美好,所以对于ofo融资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ofo卖身只是开始,共享单车们到了该抱团取暖的时候了

ofo创始人戴威

用户忠诚度其实并不高

用户忠诚度是考验各家产品运营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拿目前的共享单车情况来看,有多少用户还可以继续坚守ofo是个问题。考虑到目前摩拜、哈罗单车都相继在全国各地推出免押金骑行服务,而ofo仍然采取押金骑行,虽然进行了打折促销,但是我们不禁要问,ofo这样做的勇气在哪里?是骑行的舒适度超越其他单车?车辆更便于寻找?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ofo正在节节败退,目前更是相继退出了不少国外市场,而此时的摩拜正在大力进军国外市场,像伦敦、韩国、日本等,目前ofo已经撤出当地市场。我们不难发现,ofo在此时仍然坚持押金骑行模式一定是因为现金流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所以寄希望用押金来填补,让财务报表好看一些,从而卖个好价钱。毕竟目前是单车骑行的淡季,大夏天很少会有人去骑行单车逛街的,而ofo仍然在坚守押金骑行模式,能有多少用户坚持用ofo呢?

ofo卖身只是开始,共享单车们到了该抱团取暖的时候了

众多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企业是要盈利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一开始共享单车这个模式是不少人认可的,朱啸虎也说过,按照每次骑行一块钱来算,每天每辆单车骑行5次来算,这个模式还是可以盈利的,毕竟单车的数量放在那边。但是巨大的运营成本还是不断地让大家去思考如何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于是小黄车相继推出了车身广告、app上植入广告等等,但是仍然举步维艰。就拿车身广告来说,在一线城市是根本不可能的,涉及到很多政策因素,只有在三四线城市进行投放,但是广告主也是非常的少。反而倒是app上的广告业务为ofo提供了一些帮助,这一点也让ofo看到了希望,但随着资本寒冬来临,能有多少广告主选择投放ofo线上广告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黄车的出路在哪里?

美团为什么收购了摩拜,这里其实有个推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当用户在美团上搜索好吃好玩的,那么就会产生出行需求,这个时候美团会接入美团打车以及摩拜单车服务,从而形成一个闭环。而ofo目前的处境是不容乐观的,缺少投资人的支持,并且自身造血能力不强的情况下ofo要想继续保持独立运营恐怕得寻找新的出路。在这里我们觉得小黄车可以在保持一线、二线城市运营的情况下,

放手去拓展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毕竟目前来看一二线城市的单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且当地政府对于单车的新增投放也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将多余的车辆运往三四线城市进行拓展市场不妨是个办法。要知道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哈罗单车就是这么发家的,虽说背后有阿里的投资,但是基于目前ofo的现状,也只有放手一搏或许还有希望。

写在最后:

哈罗单车的背后是阿里,被美团收购的摩拜单车或多或少和腾讯能搭上点关系,而如果ofo卖身,我们可以预见的是,ofo这个品牌或许就此消失。当然一切都是我们的猜测而已,不过打心底还是希望ofo可以继续独立运营下去,保持那颗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