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薦讀|被「僞斜槓」毀掉的年輕人

這個年代,跨界是風潮,甚至催生了一個詞:斜槓青年,說的是那些職場八抓魚,八小時之外,全情投入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職業。

就像朋友圈流行一句話:只有你想不到的職業,沒有賺不到錢的行當

於是,很多人心心念念地一頭扎進,月入N萬的斜槓大軍。

可是,我和很多身邊正在跨界或者想要跨界的朋友聊完後,卻發現大部分人其實都把斜槓當作玩票來對待。

如果你只是想給自己的生活點綴一點色彩,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是把跨界當作精進自己的方式,那玩票心理便大錯特錯。

有一次,去朋友的畫室參觀。

她是個插畫師,自己帶徒弟,因為小有名氣,所以學費特別貴。

我一直以為去跟她學畫的都是一心從事這個行業的,沒想到,她跟我說,一百個人裡能挑出兩個就差不多。

大部分人,花了這份錢,卻沒帶著這份心,最後也不知道這輩子要賠多少錢給自己這種“玩票心態”。

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幾個喜歡打卡的人。

看起來特別努力,可你就是覺得他什麼都不會。

今天跑步,明天背單詞,後來練起了演講,連微商的課程文案都經常見他轉。可到現在既沒見他瘦,也沒見他出口成章。

一個朋友總結得很到位:

所謂玩票式學習,就是你報了一百個課,還是什麼都不會。

和朋友聊起業餘時間的進修,很多人覺得,多學總不會錯,就算學不好,長長見識總沒有錯。

可他們不明白,這個世上最浪費時間的,就是玩票心態

我一個同學,高中的時候想學藝術,為了她學繪畫參加藝考,家裡燒了不少錢。

高考上了一個本地一所二本院校的繪畫系。

畢業出來,走了不少彎路,最後找到了一個繪畫類的工作。

工作一年,她突然說要換行業,出國學商科,家裡為她賣了一套房子,送到國外去學酒店管理。

出國兩年,酒店管理學不下去了又轉了專業,想改做遊戲。

今年年初同學聚會,一個和她熟悉的朋友說起她,在國外幾年了,還沒畢業。

從她大學到現在,總能見到她在自己的社交賬號裡炫不同的技能。

最近她的朋友圈曬了她的攝影照,她自己評論照片,說打算把自己的愛好以後培養成副業。

但曬了一段時間,照片又銷聲匿跡了。

有同學羨慕她說:有錢人就是好,想試錯就試錯。

但我更覺得,她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表面上看,她經歷過很多不同類型的訓練,既有繪畫的藝術積累,又有管理方面的學習;平時愛學不同的東西,標籤自己為多面向的斜槓青年。

但是,真要把哪一個面單單拎出來看,水平都上不了檯面。

她不斷開始新的技能積累,又一路半途而廢;本可以利用資源變成一個優秀的斜槓青年,最後卻成了一塌糊塗的“偽斜槓”。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前提是每一個“技”本身都要硬。

否則,玩票式的嘗試,不過是圖個新鮮的浪費。

我打心眼裡佩服那些真正的斜槓青年。

本科時認識的一位學長,學的是物理,成績很好,每年都拿國獎。

畢業之後去了一家五百強做管培,因為情商高,在同期進入的同學裡,他是最快當上小領導的。

最近一次聽到他,聽說辭職了,改行去了一家知名的出版社做了編輯。

很多人對他的身份轉換非常詫異。

但我並不驚訝。

因為從本科開始,我就知道他對純文學寫作很感興趣。

大學的時候他一直在博客裡寫書評,而且陸續給文學刊物投稿。

畢業幾年了,在微信群裡見到他,他居然還在堅持寫博客更新書評。

這種本職工作優秀,還能堅持把一個興趣愛好做到極致的人真的挺可怕的。

你會以為他和你擠著一樣的地鐵,上著一樣的班。

他的朋友圈也不過是一個月發幾條讀書感想或者財經新聞,然而在你下班回家躺床上刷劇的時候,他在自己的另一個領域積累下了你難以想象的厚度。

這種人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能夠把對一個領域的熱戀型的“喜歡”,變成細水長流的堅持和認真。

大部分人,在一個領域上積累速度,是遵循S型的學習曲線的,最開始的入門階段進步會很快,隨著逐步深入,每上升一步都很難。

光有最初的“喜歡”,雞血打完,後面就沒有動力再往上升了,一個曲線沒有繼續往上,後面這個技能可能慢慢就退化了。

玩票心態,會讓學習曲線一直處於無法上升到高點就掉下來的狀態,最後什麼都沒學會。

有長久的堅持和認真態度的人,能讓學習曲線一直保持往上爬的趨勢,最終他們才有可能達到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聽過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

一袋花生,往一個漏斗裡放,如果一次只放一顆,那麼最後能把花生全都從漏斗裡流出來,但如果一次把花生全倒進去,那麼花生很可能全都擠滿在漏斗裡,一顆也流不出來。

每個人都有幾百種潛能,成千上萬個創意,但是真正能實現的,恐怕不超過10個。

這些年,有個詞特別火,叫“遊戲思維”。

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兒要想長久地堅持下去,你得把這件事包裝得特別有意思。

彷彿學習新技能就像闖關遊戲一樣,玩兒著就把成功收入囊中。

但說實話,我覺得從來沒這種好事兒,就算有,你十有八九也遇不到。

要想成事,光努力沒用,你還得時時刻刻逼著自己再往前進步一點,不斷地挑戰自我,不斷地給自己增減難度。

如果誰跟你說這個過程既舒服又愜意,那純屬胡扯。

身邊經常有人問,專業和業餘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我覺得,很簡單——專業的人看效果,業餘的人看過程。

所以,前者的生活有些枯燥無趣,後者的日子看似充滿樂趣。

可是,後者讓你在瑣碎的小歡樂裡不斷沉淪,最後忘記了那個大的目標。

就像籃球場上,專業人士永遠在默默地獨自投籃,業餘選手永遠一窩蜂地嚷著趕緊打比賽。

真正能讓一個人成長的事,永遠不會太好玩。

真正想建立副業,做多重職業者的,並不是100分的精力分成兩半或分成三份就能實現的,而是要把原來只有100分的精力變成200分甚至更多,才能做到各個領域都能兼顧和保持精進。

成為真正的斜槓,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比別的非斜槓多太多太多

這些努力,都不是一句簡單的“我隨便試試”能做到的。

今天這個時代,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壓力很大,我們總想用一種輕鬆好玩的方式,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

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有時候,真的不能對“有趣”這兩個字有太多執念,因為沒有一種優秀會來得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