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剋一

五行,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一個名詞,我們從小就玩過一種叫“金木水火土”的遊戲(棋類),再說金木水火土五行還是我們的老祖宗發明的。五行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尚書、洪範》,不過,當時五行的排列順序與今天的不一樣,不是把金排在第一位,而是將水排在首位: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這與人們當時所處的環境和人類認識世界的水平有關。古人認為,世界上一切物質都由水、火、木、金、土這五種元素構成的,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

現在,五行的名字雖然廣被認識,但真正懂得它的內涵的人卻不多,懂得它們運行規律的人就更少了。

要真正認識五行,首先要認識五行的性質。按古人的說法,這五行的性質分別是:水曰潤下,有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的性質;火曰炎上,有溫熱、向上的性質;木曰曲直,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的功能;金曰從革,有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土曰稼穡,有生化、承載、受納等性質。

五行所代表的方方面面是很多的,這裡簡單例舉一些:

五行

五色

五方

西

五季

長夏

五音

五臟

五腑

小腸

大腸

膀胱

五志

五味

五獸

青龍

朱雀

螣蛇 勾陳

白虎

玄武

五常

五惡

五行生剋一

五行之間有相生、相剋的關係。一般來說,它們的生克關係是: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也不盡然,還有還生化克的情況,那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下,在相剋的時候會產生相生的現象,一定的條件下,相生的時候在又會產生相剋的現象。所以說相生不見得好,相剋不見得壞,就看在什麼狀態下相生,什麼狀態下相剋。下面是五種物質的生克狀況:

五行生剋一

金的生克關係: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木的生克關係:

木旺得金,方成棟樑。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水的生克關係: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洩其勢。水能克火,火多水乾;火弱遇水,必不熄滅。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

五行生剋一

多金沉。

火的生克關係:

火旺得水,方成相濟。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五行生剋一

土的生克關係:

土旺得水,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以上所述己再清楚不過了:五行之間既有相生相剋的關係,也有生而不生、克而不克的現象,更有喜生、忌生,喜克、忌克的現象,這些都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生搬硬套。

五行的生克如果加上陰陽,那就更復雜了。比如相生,我生他要同性為好(為食神),異性稍差(為傷官),而他生我卻是異性相生(為印綬)強於同性相生(為梟神)。我生他即是同性也是洩氣,除非我喜洩(這種情況基本沒有),不然也要儘量避免。再說相剋,我克他為財,正財(異性相剋)、偏財(同性相剋)都不錯;他克我卻有分別,異性為官,同性為殺。如果甲克己,庚克乙,丙克辛,壬克丁,戊克癸,這種克和合同時存在的情況下,以叫合官了,反而是一種好事。書雲:“合官不忌多”,就是這個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