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被争抢百年的“座上宾” 如今遗弃在乡村街头


说起石磨,想起小时候老家村西头那个石磨,那时候,大人们常出一些谜语给我们猜:石公公,石婆婆,咬着牙齿唱着歌,千走万走不出窝,吃的拉的一样多。我们争着回答“石磨”,今天甲乙侃图带你去看看一个百年磨盘。

在河南省安阳市一农村街头,一硕大的石磨盘静静的竖立在墙根,像一位老人一样回忆年轻时候的那些辉煌。

“村里的这个大石磨盘,直径有一米多长,从我记事起就有,我们韩家几辈人都用过,至少一百年了。”画面上这位韩大叔,今年69岁,小时候经常跟家里人一起推磨的场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据了解,我国石磨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候的磨齿以洼坑为主,形状不规则。东汉以后,磨齿的形状产生了变化,出现了斜线辐射的纹理,磨盘也有了分区,分别有四区、六区、八区型,可以研磨不同粗细的粮食。

在以前的农村,石磨可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哪一家都离不开它,因为需要用它来加工粮食。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可是要靠它来吃饭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和机械化的出现,磨米磨面都用上了机械,石磨也逐渐被取代,后来有了面粉厂,麦收完就把粮食存进面粉厂,什么时间吃什么时间取面粉,一家一折,存取自由,村头起再也看不到那推磨人。


随着时间的流转,石磨这个过去争抢的“座上宾”,不再那么受重视,村民把完成了历史使命的石磨盘掀下来,放在庭院里的角落里,也许后人再也不会想起。但现在也有好多人喜欢收藏这种老物件,让人们永远记住那份乡愁。不知道大家见过这么大的石磨没?说出你的故事吧。关注甲乙侃图,了解更多百姓故事。(甲乙作品 盗图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