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霜」還是「埋汰秋」 又到東北玉米最後衝刺期

前情提要:

在我國華北部分玉米主產區收購價格突破1元/斤大關之際,東北地區新季玉米已普遍進入定漿階段,個別地區進入零星收割期。回顧去年此時,遼寧黑山、海城地區已有少量玉米上市,雙鴨山早熟玉米開始收穫。今年由於播種初期不少玉米產區遭遇乾旱,二茬苗、三茬苗比比皆是,東北玉米上市“氣氛”尚不濃,但黑山等地玉米已悄然收穫,且如期“高開”。當然,多數業內人士關注的還是收穫季氣象條件對最後階段玉米單產和品質的影響。

“早霜”還是“埋汰秋” 又到東北玉米最後衝刺期

1東北第一批玉米零星上市,黑山地區如期“高開”

去年9月初,遼寧黑山、海城地區新玉米少量上市,兩地玉米品質普遍好於去年同期,容重可達到730g/L,30%水分潮糧收購0.63-0.64元/斤;據JCI最新獲悉,目前上述兩地新玉米也零星上市,且如期高開。其中,黑山地區30%水分潮糧收購0.68元/斤,較去年同期高開0.03-0.04元/斤。

2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東北“早霜”來不來?

相比去年,我國最北端的黑龍江漠河首場降雪上年提前37天(2017年8月28日凌晨),今年北方降雪並未“明顯提前”;誠然,一旦東北出現“早霜”對玉米單產會造成進一步影響,但近50年來東北地區初霜凍出現日期總體呈偏晚推後趨勢,最近一次早霜已是2006年9月上旬的事。

據機構前方調研,今年黑龍江西北部播種期乾旱,苗晚出1—2周,產量明顯不如前幾年,如果今年來早霜,玉米單產要下降20%—30%。

3怕早霜,也怕埋汰秋,9月東北降雨降溫同步進行

根據氣象預報,未來10天(9月3日-12日),未來10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北方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西北地區中東部、東北、西南地區大部、江南南部、華南等地累計降雨量有30~60毫米,其中華南及四川盆地、雲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80~180毫米;上述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4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下圖可見,8日開始東北最北端將出現0℃以下氣溫。

即便不出現早霜,若9月下旬東北玉米收穫期低溫多雨,一則不利於容重最後的形成,也不利於收穫,進而導致玉米品質下降。早在2018年年初,黑龍江省氣象預報曾稱,今年秋季降水集中,對秋收略有影響。

“早霜”還是“埋汰秋” 又到東北玉米最後衝刺期

4高開後能否高走?

眼下時值東北玉米單產形成的最後衝刺階段,總體來看,今年內蒙古和黑龍江玉米單產形勢較好,因吉林、遼寧前期乾旱及伏旱,吉林、遼寧部分區域籽粒較少、玉米棒短小及瞎尖比例較高,最後一個月天氣對於玉米品質的影響依舊重要,值得密切關注。至於價格方面,高開已得到零星印證,但高開後能否高走,一本正經地持懷疑態度。文章來源:一本正經說玉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