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帶走》:你最恨的人,可能是最關心你的人

​80、90這一代,因為碰上計劃生育,所以大致被分成了兩撥人,一撥有兄弟姐妹的,一撥獨生子女的,兩方在漫長的青春裡,總是相互豔羨著,而這也構成了《快把我哥帶走》電影版的核心。

看過《快把我哥帶走》漫畫和動畫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泡麵番,簡單的來說就是短,搞笑又溫馨的畫風,讓人慾罷不能。

網劇版的《快把我哥帶走》因為要達到電視劇的標準,所以額外增加了許多劇情,對於原著黨來說,可能不是那麼友好,畢竟劇版的妹妹顯得太作了。

《快把我哥帶走》:你最恨的人,可能是最關心你的人

而影版的《快把我哥帶走》,改編的幅度更大,大概也是為了適應電影這一標準,畢竟影版要把100多話的日常進行提煉,只改到2個小時。

電影版只保留了一些基本人物和人設,題材也變得奇幻起來,主要講述妹妹在生日許願把哥哥帶走,哥哥忽然就變成閨蜜的哥哥的故事,從而明白原來哥哥之前的那些無理取鬧是出於對妹妹的愛。

以哥哥變成別人家的為分割線,電影大體可以分成兩部分來敘述。

1、哥哥對妹妹的壓榨

電影剛開始,就是兄妹倆之間的日常爭吵,妹妹恨不得掐死哥哥,隨著劇情慢慢發展,父母到了離婚之際,哥哥都是一副全然不在意的心情,自顧自地拼著自己的拼圖,這也成為了妹妹生日時許願的導火索,被哥哥無止境的欺負,讓妹妹一怒之下許下了把哥哥帶走的願望。

《快把我哥帶走》:你最恨的人,可能是最關心你的人

2、壓榨背後的愛

當許願成真,哥哥不再是自己的哥哥時,視角忽然轉變了,一模一樣的劇情開始上演在自己閨蜜身上,包括父母離異,兄妹分離,而站在旁觀者清的角度,妹妹這個時候才明白為什麼以前哥哥總是拉著自己玩捉迷藏,是因為爸媽在家裡吵架。

之前對哥哥的不解,現在全都明白了。

《快把我哥帶走》:你最恨的人,可能是最關心你的人

第一部分,是電影在設迷,也在製造戲劇衝突,第二部分則是解謎,昇華主題。

但釋放出親情這一催淚彈的,不是解謎這一過程,而是明白真相後,開始湧現的小細節,哥哥離開前,怕妹妹走夜路裝的聲控燈,妹妹怕黑不敢關燈裝的床頭開關,妹妹房間貼的便利貼,叮囑繼父妹妹的視線停留一樣東西超過5秒以上,雖然嘴上說著不要,但心裡其實是喜歡的......

這類的小細節,才是真正能體現出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放在生命裡。

還有那句,“哥,你把我落下了。”

《快把我哥帶走》:你最恨的人,可能是最關心你的人

青春片裡,說愛情的很多,說疼痛的也很多,但說親情的,實在是有些少。親情是個難以開口的詞,太重,也太輕。

太重是因為,它永遠佔據著心裡一塊,太輕是因為,它總要給其他讓步。

有些道理我們一直在聽,要對家人好,要多看望家人,跟家人保持聯繫,但我們不一定真的做到。

我們一週工作至少五天,卻抽不出多少時間陪家人,我們維繫社交,卻不肯抽出半個小時給家裡打打電話,我們對陌生人釋放善意,卻用言語的子彈,在家人心上開槍。

等到我們碰上狂風暴雨時,才會想到原來家是彼岸。

雖然有時候家不一定像家,就像《快把我哥帶走》影版那樣,總有父母離異,家庭支離破碎的時候,但因為哥哥的存在,所以世上永遠會有一個人記掛著你。

只要有關心,願意把你放入生命裡的人,那他在的地方,就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