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克扎克伯格到王兴 他们在高层论坛上透露了哪些关键讯息?

1979年出生的王兴是70后最后一代创业者。在他前面,有64年的马云、68年的李彦宏和71年的马化腾;在他后面,是83年的程维和张一鸣。BAT和TMD这两大盘踞中国互联网的阵营中,美团为新旧之交。

就在王兴出生的前一年,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轨,堪称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剧变发生的一年。

“我常跟朋友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和改革开放同龄。”这是王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的发言。中国讲究“过九不过十”。39岁的王兴站上这个论坛,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他已经在创业这条路上“明辨不惑”,而这一年,他也在新的经济大潮下为美团标记好了坐标。

最具分量的高层论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两会后中国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此前对于很多互联网从业者来讲,“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稍显陌生。论坛的参与者主要是世界500强企业首脑、国际组织高层官员及知名学者。

回顾这个大会过去五年的主题,无一不与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密切相关:2013年“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2015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2016年“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201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几乎每一届主题,都是当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2018年会的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与此次两会写入党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遥相呼应。而会议列表中的重量级参会者,也证明了会议的门槛。

中方嘉宾中,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的38位政府官员,与包含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等28位知名学者。

外方嘉宾中,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IBM公司董事长等头衔的出现也是令人精神一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作为“嘉宾”出席的蒂姆·库克,今年作为“外方主席”出现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的名单中。让人不禁想起,2017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嘉宾们的座位上,都统一摆放着一台微软公司的Surface Pro 4——包括蒂姆·库克的座位。

低调出场的科技大佬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科技、互联网的“出场频次”并不高,但每次出现都是圈内的“大新闻”。

2016年,马云和扎克伯格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进行东西方互联网巨头间的巅峰对话,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而就在这一年,人们还在信仰“围棋是人类智力的最后堡垒”,AlphaGo横空出世,战胜李世石,给人们当头一棒。

转眼两个半月,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宣布互联网“下一幕”的到来,阿里、腾讯随后跟上,开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与布局。再后来,2016年也便成了人们口中的“人工智能元年”。

2017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微软向主办方提供了300台Surface 2合1平板电脑,不知道库克看到“桌面”上Windows10的操作界面有没有一点“早该想到”的遗憾?

库克站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演讲台上,预言AR技术的跨越还需要5年的时间,而AI的应用时代已经到来。2017年9月13日,号称首款为AR而生的iPhone问世。同一年,谷歌发布AR Core,与苹果的ARKit形成掎角之势。

2018年库克来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时间很不“凑巧”,恰恰赶在中美贸易战的临界线。在这一环境下,他的发言成为一大焦点。

当然,库克也表示“对抗会让双方都难以受益,希望两国领导人能够理性地采取行动,苹果正在努力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这一发言背后,苹果公司不仅将中国客户的iCloud 数据移至中国的服务器,还将捐赠2500万元,并通过支持和培训帮助30多万名贫困地区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学生找到脱贫的路径。

可以看出,这家美国科技巨头正在通过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向中国这片1/5的巨大市场示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还多了一副中国企业家的面孔。便是“39而不惑”的王兴。

王兴的身影出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主题论坛。而这个主题对他来说极为贴合,他说,“八年前创建美团,美就是美好生活的意思,团就是大家一起的意思。”

在王兴的演讲中,新时代的经济形态已经被勾勒出轮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升级和人工智能下的就业潜力。

稳操经济抓手的王兴

与改革开放同龄的王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再次与中国的经济走势合轨。在这个时代中,王兴为美团找到了三个最有力的抓手点:产业、消费、就业。

首先说产业。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对第二产业依赖度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在增强。而美团聚焦的生活服务赛道,也正是所谓的第三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提速发展离不开美团提供的“互联网+”这一核心引擎。而在美团的多元化发展中,服务品类也已覆盖酒店、旅游、电影、零售等多个行业,可以说是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的完美范本。

有人说,有一种宿命叫“王兴式宿命”。近十几年,除了还未迎来大规模商业化的人工智能,中国互联网也就只有三个“超级大风口”:社交、电商、O2O。

王兴先办校内、饭否,后做美团,相当于抓住了两个风口。而2010年的美团长跑八年,经历千团大战、抗住BAT的O2O压制,顺利坐稳生活服务领域头把交椅,终于又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大风口站对产业赛道。不得不说,与改革开放进程一同“成长”的王兴,对于经济脉搏的把握总是异常精准。

然后,再说消费升级。这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增长动力,同样也是互联网垂直领域的热词之一。美团曾经联合《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青年Lifestyle洞察报告》。《报告》对消费升级的现象进行描述:消费升级在生活服务领域呈现出消费结构多元、品质化导向两大趋势。其中,贡献了87%的生活服务订单的80、90后,是消费升级的引领者。

消费升级过程中,用户“需求”的衍变是服务升级的方向,而效率便是关键词之一。王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介绍,美团无人配送团队在无人车和无人机领域已经完成多轮研发迭代,申请了超过60项技术专利。而美团外卖的无人车也已经在朝阳大悦城进行试点运行。24小时配送服务中,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需求将是无人配送车的绝佳应用场景。可以说,人工智能应用这一局,王兴也跑进了第一集团军。

最后,说说人工智能。在王兴看来,人工智能的价值并非取代人类工作,而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工作。

比如,几乎所有以人工智能为战略的公司都会做的语音交互,王兴没有用在做智能音箱上,而是用在了24万外卖骑手身上。他介绍,通过语音接单,80%的订单可以在20秒内完成;借助语音直接拨打电话,骑手在用户侧交付时间平均缩短20%左右。美团的人工智能帮骑手拿掉“用手机”的多余步骤,不仅加快了成单效率,也提升了安全性。

“人工智能,在最初仅服务于少数人。”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演讲的最后,王兴强调,“但是在美团,我们相信科技是普惠的,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服务于大众。”

作为互联网巨头中“承上启下”的一代,王兴并未在疯狂的技术浪潮中迷惑。他一直明白,无论经济如何变、风口怎么吹,“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这句老口号,将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刚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