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降到正常值可减药吗?

小陈


对高血压病人现在高水平的合理用药,要对号入座,先要评估病人,评估病人就是低危的对高危的这要对号入座,如果高危人群你正常只要不低别动,它降压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保护你的心、脑、肾,你减了可能保护的效果就不好了这是对那个高危人群。但是对低危人群,什么叫“低危”?就是我什么病也没有,我就是个高血压,这样的危险不高低危,低危就可以减的,血压偏低就会不舒服心、脑、肾要供血不好,关键是怎么把握这个正常值,正常值每个人不一样,如70~80岁老年人血压正常值往高放140mmHg就可以别过低,甚至有的人150mmHg也可以这是正常值,当然低压就不好控制了90mmHg,有的人低压本身就低,但是对于年轻力壮三四十岁的正当年还有这个人有一大堆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又得过脑梗、蛋白尿这些这样的病人应该尽量降到合适一点,高压120/130mmHg,低压70/80mmHg,大家就看这个范围,大概范围如果高压低于100mmHg了或者(低压低于)60mmHg了那就过低容易出现头晕,但是有时候没症状,高血压大家切记千万别看有症状就认为危险,大部分高血压病人压根儿没症状,有症状已经损害了,所以大家一定小心,一定要识辨这些,应早期知道早期发现早期科学治疗还有要稳定不要自己自作主张你要减你要不减一定要找医生平衡,高血压的正常值是因人而异,若血压控制在理想状态下且没有并发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药量,但如果有并发症药量不能减。


大家医联医生集团


有的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短时间内血压再次升高,需要再次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 引起心 、脑 、肾严重的并发症。

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服药后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私自停药。

高血压的并发症可分为急进型和缓进型两类。急进型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缓进型并发症主要是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此外,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罹患颈椎病、胆石症和白内障的几率增高,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缓进型并发症要比急进型并发症多见,且危害较大。因此,一旦被确诊患有高血压,不仅要加强生活锻炼与饮食调理,还必须坚持不中断地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以使血压长期稳定在理想范围内,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药盾公益


一、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吗?

高血压,大多数患者都是需要长期服药的,这是因为绝大多数高血压是一个不能根治的疾病,需要我们使用药物,才能把血压控制达标。但药物的半衰期都很短,会在24小时以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便消失殆尽,所以,才需要我们每天口服药物来持续正常的血压。

二、没有症状的高血压也需要服药吗?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其实高血压之所以需要服药,是因为高血压的危害并不在于其现在的症状,而是因为高血压的相关损害,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不会因为血压高没有症状而停止,也就是说,我们降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控制症状,还在于为了减少以后的靶器官损害,所以,这个道理就很简单了,即便是没有症状,我们也需要使用降压药,因为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不会因为有没有症状而停止。

三、血压降到正常就可以减药吗?

血压降到正常,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现在你口服的降压药还是很适合你,正好把血压控制到正常,不需要加药和减药,此时如果减药,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血压反弹,更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所以,血压降到正常一定更要按时服药,此时减药,是为大忌。


四、那什么时候减药呢?

减压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够耐受,而且血压控制正常,就不需要减药,减药的标准是如果血压持续控制到正常标准的低限,甚至持续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或者是心率及其他情况不能耐受的情况,才需要考虑减药或者停药。


心健康


不知道很多人是从哪听到的经验,说是血压一旦降到正常值,吃的降压药就可以减半了,这是真的吗?其实这个是可以有的,只不过是要因人而异而已。如果减药之后,血压还能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那就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人在减药之后,血压忽高忽低,就像在跳舞一样,这样对健康是很不利的。

降压药减量要遵医嘱

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有些患者对降压药很敏感,一吃药血压很快就会降下来,但是一不吃药,血压就会反弹,升得更厉害。这些患者原来可能吃一片药就可以解决问题,停药一段时间后血压重新升高,这时再吃一片药,就解决不了问题了,也就不止血压高的问题了,还有可能造成脑中风,最终导致半身不遂,这就得不偿失了。降压药是否减药或停药,医生也是需要根据对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的监测来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可能轻易下结论的。


药疗君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如果你的血到正常,那么恭喜你,说明你用的药物对路有效,并且我们用药的目的就是把血压降到正常。这时千万不要减药。

高血压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一般继发性高血压不到10%。需要去处原发病,一般高血压不吃药也会缓解。

目前大部分高血压都是原发性的,一旦得上,一般就会伴随一辈子,原因很多和遗传,饮食,肥胖,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就是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小消除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的降压药物到体内起作用都会有一定的时间段,多数一天一片的降压药的持续时间就是在24小时左右,血压降到正常,如果减药或者停药,血压都会迅速反弹,血压忽高忽低,对身体的危害最大,很容易出现急性并发症,比如高血压危象,脑出血等,绝对不是吓唬人。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能减量呢,就是在吃降压药的时候,血压持续低于正常值,可以考虑减量或者换药,但一定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所以,血压降到正常,你要坚持吃药,同时注意饮食低盐,减轻体重,生活规律,心态平和,做到这些,一般血压会一直正常的。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随着我国人群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高血压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治疗率也不断提高。不少人开始接触并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降压与发烧、感冒、急性肠胃炎等疾病是否一样,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减药甚至停药呢?真相是这样的:不可轻易擅自减停用药!

在之前的问答中,咱们反复述及过,高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脏器病变导致的血压增高,例如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等疾病,当这些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后,往往高血压状态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但仍需要药物对上述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或需要应用针对性种类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例如肾动脉狭窄患者,完成肾动脉支架手术,肾脏血液供应恢复,但仍需应用抗凝药物防止支架内再狭窄,而既往病变导致的肾素等激素分泌水平异常,仍会导致血压升高,需要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血压。

而我们最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属于我国十大慢性病(在医学上,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长期存在的一种疾病状态,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之一。既然是慢性病,其治疗就一定不可能一蹴而就,快刀斩乱麻似的药到病除。同时,控制高血压并非单纯的把血压控制下来这么简单,更要预防其引起的相关脏器损伤(如心、脑、肾损伤)。发现自己罹患高血压后,一定需要意识到,我们要与病魔进行“持久战”了,即使一时血压将至正常范围,也不要擅自改变用药方案,因为: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基因遗传,在目前没有办法改变患者的致病基因情况下,其血压是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控制的,因此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血压的变化会随时间推移,呈波动改变,你不可能实时监测或感知自己的血压变化,得到的血压“控制好”的数据,也许只是临时数据,因此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降压药物种类繁多,用药种类、剂量和相互配伍使用是需要专业人员经过多年培训,才能进行科学调整的,换句话说,患者不具备自行调药的能力,因此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药物的代谢有周期,药物停用后,其作用仍有可能在体内发挥一定的作用,例如激素分泌会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而血压也就逐步的、不知不觉的上升了,因此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人在江湖”,大多数人不可避免的有饮酒、吸烟、高脂肪饮食、熬夜、运动缺乏等不良习惯,刺激血压“节节攀升”,却只能双手摊开,一句“没办法啊,身不由己”,聊以自慰,因此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血管壁是承受着血液的压力,血压如果控制不稳定,就像锤砸墙壁,使血管壁加速损伤,导致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恶性事件,因此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总而言之,慢病需要耐心、细心、恒心的监测、治疗,坚持每天规律用药,记录血压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清淡饮食确实不容易,但还好,“回报”的是健康身心和优质生活质量,送给自己、送给家人、送给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补充一句:那些几副药包治高血压并且绝无副作用、绝不反弹的所谓“专家”,请不要再昧着良心跳出来骗人了!高血压的有效、持续、平稳控制仍是世界难题。我也许是“井底之蛙”,但如果您的“祖传秘方”能经得起多中心随机对照循证医学的科学研究并证实功效(如果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就安静吧),退一步讲,请阐述您能证实你的医疗方案确实能惠及大众的依据,那么敬请接受“国家科学进步奖”或“诺贝尔奖”的荣誉加持!否则以骗人钱财为目的的虚假医疗,等您的早晚是“牢狱之灾”!


心血管守护者贡鸣说


悟空问:王医生,我血压正常了,现在120/70mmHg。

王医生:特别理想啊!

悟空:那我把降压药停了?

王医生问:血压为什么正常现在?

悟空:因为吃降压药。

王医生:那停了降压药呢?

悟空:血压还会升高。

对呀,你又不是八戒,这个道理还不懂。

第一、绝大部分高血压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的科学是无法根治的,只能做到用降压药维持。

第二、目前的降压药即使是长效降压药,也只能维持24小时左右,过了24小时,药量会越来越低,血压会逐渐反弹到高血压,所以必须每天补充降压药维持血压。

那么,降压药一辈子都不能停吗?

当然也不是,以下情况,就可以停用降压药:

1、发生症状性低血压

任何原因导致的低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期间出现头晕、黑蒙、晕厥等因为血压过低造成,及时就医,必要时停用降压药物。停药后还要密切监测血压,寻找造成血压严重降低的原因很重要。

2、随着你生活方式的改善,血压得到了控制

如果继续锻炼身体,减肥,规律作息,戒烟戒酒,血压有可能改善,可以密切监测血压下尝试着停药。如果停药后血压再次升高,则需要重新服药并长期坚持治疗;如果血压长期正常,那么继续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3、发生了其他疾病,血压低了

如发生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生急性肺栓塞,都有可能血压偏低,需要停用降压药;发生急性脑卒中,需要保证一定的血压,才能保证有效的脑供血,这时候也需要停药。

4、部分继发性高血压

如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等。这些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手术等方式去除了诱发因素,同时血压也恢复了正常,降压药物就可以考虑停止应用。

5、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朋友,如果服用降压药期间,血压正常,那么就建议继续坚持每天服用降压药!

降压药,不能随便停药,但不是不能停药!


心血管王医生


高血压在我国可是非常“流行”的疾病,血压不高点都感觉人生还不成功。而该病并非可治愈之疾病,只能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故而这无疑增加个人及社会的负担。


降压治疗我们分为治疗性生活方式调节及药物控制血压,很多人在积极的运动及控制饮食的治疗后,有的人血压可逐渐降至目标值甚至目标值一下。那么,很多人就会问,这个时候,可不可以减量甚至停药呢?

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首先要分两个板块分析哈,因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

  1.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也是人民口中常说的高血压,治疗就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及药物降压。因为高血压可以引起各种问题,包括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包括脑出血/心梗/心衰等。其实降压药的作用不仅仅只是降低血压,而且可以保护心脏血管等,又因该病并非可治愈疾病,所以说当血压降至目标值甚至目标值一下时,并非治愈了疾病,所以不能停药。那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降量或者降低用药频次是可以接受的,但需要是血压情况而调节。




  2. 继发性高血压 该类高血压是可以明确病因的,在明确病因之后,可以对因治疗。一般来说,可以手术解决问题的,一般后期不再需要用药。但大多也需要对因长期服药,这种一般来说长期剂量都是恒定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人可能合并了原发性高血压,此时则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


总的来说,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治疗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治疗过程中,根据血压具体情况,结合危险因素及器官功能并发症,调整合适降压方案,个体化治疗,找到适合自己最有效的方案,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及减少或阻止高血压相关危险事件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