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企业结合体,展望IoT

我国互联网经济在早期PC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一众影响力巨大的互联网巨头,其中“BAT”(百度、阿里、腾讯)自从PC时代起便掌握着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以及社交联络的三大流量核心入口,成为众多互联网公司的追逐对象。而2010年“3G网络”的开始普及后拉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幕,阿里与腾讯在各自核心领域的拓展与布局逐渐拉开与其他对手间的差距。而如何避开甚至跨越这两座大山或是合作依附腾马,成为众多新兴互联网公司面临的选择。

小米生态链:企业结合体,展望IoT

不同于其他新兴公司选择借助阿里与腾讯的资源与渠道优势,将其平台流量引流至自身产品与服务,小米更像是一个另类:通过精心打磨核心产品小米手机来积累客户流量数据和打通上游供应链资源,从零出发仅仅用时四年便登顶国内第一智能手机品牌。而2013年雷军敏锐地捕捉到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这个小米能够实现对腾马弯道超车的赛道,效仿著名零售巨头Costco、ALDI以及快消巨头无印良品高性价比的精品战略大力布局生态链,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迅速积累起来一众科技企业,拉起了一条遍布智能硬件与生活耗材的生态链。与此同时,小米近期更是开始转向新零售,积极投身线下,“小米之家”在全国迅速铺开。在经历了2015年手机业务销售低潮后,小米2017 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手机、生态链以及小米之家三条战线全面开花,成为唯一一个“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的互联网品牌。

根据小米官方数据显示,截止3Q17,小米的MIUI系统累计用户超3亿、手机累计出货量超2.6亿部、月活用户1.3亿,另有8500万IoT联网设备服务广大“米粉”,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研究小米的生态链的建设与门店线下布局,不仅是了解这家科技企业不仅局限于手机核心业务的成长,更是对新零售背景下,小米产品用户所代表的年轻一代消费趋势的洞悉与把握。

而基于小米在IoT硬件、新零售渠道以及互联网服务三大领域的布局以及自身市场战略与定位,小米未来作为一家生态链公司,其产品与服务的内涵将进一步拓展,用户量也存有发展潜力。不同于阿里腾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新零售布局与线下零售实体的拉帮结派,小米通过其生态链的“竹林效应”与“制造型零售”的独特方式,辅以小米之家集销售统计于一体的线下网点成为了新零售中的一股清流,而小米的生态链建设同时也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的聚焦所在。

本文便是希望从小米生态链的搭建与一众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比较当中,从小米之家的运营布局当中,帮助读者了解其背后的战略意图以及其潜在可能撬动的新零售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