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盤觀點:A股已經通貨緊縮!

週末討論比較激烈的是個稅下調起徵點每月5000元和社保繳存比例上調的消息,有個表傳的很離譜,說是降稅收入反而低了,其實收入降低的只是一部分人,大部分企業原來就是在按規定交納社保。另外就算是實發工資降低了,其實你的收入是提高了,企業給你交的錢更多了,退休以後拿的多了,不知道這個有什麼好討論的。好多人說我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65,現在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中國人均壽命去年為74.83歲,我覺得如果不發生大規模戰爭或者自然災害,80、90後的人均壽命要到80歲,多鍛鍊身體重視體檢,活過100的會越來越多,現在多交點社保,比存錢靠譜的多。弄這麼個政策有幾個好處。

一,殺富濟貧,現在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是習的核心思想,這些年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這個展開的,這幾年很多不守規矩的企業和大佬都給辦了,還有供給側改革查環保都是,太敏感不方便文章展開來說,大家自己想想。

二,增加社保收入,減輕國家負擔,現在很多地方社保已經入不敷出了。

三,降稅增加了大部分人的收入,個稅納稅人佔比將從44%降至15%,養老育兒教育還要抵扣,提高消費積極性。

不好處就是不利於企業的發展,很多原來不按規定交納社保的中小企業將雪上加霜,不過這些企業已經發了好多年不規範經營的財了,該還賬了,憑什麼他們住大別墅開豪車,給他們幹活的員工只有最低水平的社保?少交保險真是為了員工好?對股市來言,後面還是多注意市場上規範的國企央企的機會,說股市。

上週五大盤低開振盪出小陰十字,四連陰了。成交量略有放大到1100億,板塊方面大部分下跌,大板塊裡銀行、券商、地產小漲,煤炭跌幅較小,石油、有色跌幅較大,大白馬領跌,補跌在繼續。個股方面19只漲停,13只跌停。

從月線上看,雖然沒破上月低點,但是月線的下降趨勢還沒止住。周線上看,本週的5、10周線得而復失,非常遺憾,不過沒有直接否定上週的多頭切入線已經不錯了,這根小陰線要到下週再確認趨勢。日線上看現在要麼在2700位置做右肩底部,要是繼續向下走,那就是大的下跌浪還沒完,下週要先看在2700附近能不能穩住。

以這兩年的經驗來說,這裡大概率是底了,沒有主力資金守不住的點位,前兩年的量能是現在的倍量,也都守住了,現在這種成交量控制個點位太簡單了。擔心再大跌是多餘的,什麼時候漲那就不清楚了,底部快則幾個月,慢則一年,現在兩個月的時間還不到,慢慢熬吧。持股的煩燥你就不要看走勢,多瞭解持股公司的基本面信息,等過一個月再來看,持幣的就繼續等著,什麼時候做完大底起的時候再買,不要著急。

從日線上看,如果說上週五的低點就是右肩低點的話那比左肩低點高了18個點。不知道還會不會再次下探,不重要,耐心拿好自己選好的股票就可以了。很多比大盤提前調整,底部已經做好的板塊和個股很可能會在大盤做底期間就提前啟動,做差價的話容易做飛,還是持股比較好。

上週大白馬板塊還在跌,下跌波段的最後階段就是強勢股的補跌,不管是用什麼理由或者藉口,每一次都是,沒有例外。我覺得應該是一種大資金自然調倉的表現,因為覺得底部已經來了,所以會減倉防守型股票或者說在高位空間小的股票,而去換入底部形態已經形成的低位股票,這是市場資金的自然選擇,所以導致每一次大底部都是這樣的表現。這一波最強勢的就是大白馬,什麼時候大白馬補跌結束,這波下跌就真的結束了。

另外週末還在發新股,A股現在的問題就是供求關係失衡,供大於求,全是股票,沒人買,股票多錢少,市場通貨緊縮了,這幾年一直在緊縮。要讓大A漲就一個方法,減少股票供給或者引入新資金,現在做的是一邊增加股票供給,一邊引入新資金,但是新資金的引入慢,還有老資金在不停的退出,而股票增加的快,結果就是繼續通貨緊縮。美股是通貨膨脹,錢增加的比股票增加的快,所以是牛市,通貨緊縮和膨脹的概念在股市同樣適用。

明日操作策略:

明天如果大盤向上放量中陽線繼續持股,頭肩底就做成了,倉位輕的可以加倉跟進,如果大盤繼續在10日線附近振盪以個股為主操作,如果大盤繼續向下到2700附近探底回升,繼續持股,只要不在向下破位頭肩底做好就可以加倉。不能守住2700就是繼續走大下跌浪了,短線可以適當減倉。

明日大盤觀點:

上週五的下探沒有碰2700,主力資金沒有出手,指數也沒有守住5周線,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頭肩底的右肩構建成功了,我覺得主力資金的思路也是想在這裡做頭肩底。2700就是很多融資戶和股權質押的臨界點,破2638殺一波真有可能爆出大量強平盤來,所以2700必須守。明天大盤再試2700探底回升的概率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