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網解讀|電子商務法對跨境電商有何影響

好東西網解讀|電子商務法對跨境電商有何影響

前言

8月3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電商法立法從2013年底啟動,歷經五年,四次審稿。


這是中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其出臺也被評價為“關乎互聯網電商行業格局”。其中,《電子商務法》在 二十六條、 七十一到七十三條都提到了跨境電商。許多跨境電商從業者都想知道,電商法對跨境電商究竟有哪些影響,下文將從這三條進行分析。

第二十六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電子商務法第二十六條對跨境進口電商有較大的影響。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計,近年來,涉及跨境進口電商的投訴舉報呈直線上升態勢。投訴舉報涉及的商品類別,總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奶粉(含牛奶)、食品(除奶粉外)、尿不溼、保健品和化妝品。

在四審草案期間,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銀興曾說道,此條增加規定為消費者權益提供了法律保護,也將為跨境電商進一步增長提供保障。

第七十一條 國家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建立健全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特點的海關、稅收、進出境檢驗檢疫、支付結算等管理制度,提高跨境電子商務各環節便利化水平,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等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倉儲物流、報關、報檢等服務。

國家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從事跨境電子商務。

2018年上半年,國際貿易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我國政府出臺了多項刺激出口的政策,鼓勵對外出口業務,尤其是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注;另一方面,國內消費需求持續升級,我國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保持旺盛狀態,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增速明顯回升。

電商法第七十一條更加印證了國家對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持,並將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倉儲物流、報關、報檢等服務。雖然現在跨境電商市場競爭與風險並存,跨境電商賣家依然要對市場充滿信心。

第七十二條 國家進出口管理部門應當推進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申報、納稅、檢驗檢疫等環節的綜合服務和監管體系建設,優化監管流程,推動實現信息共享、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高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和監管效率。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者可以憑電子單證向國家進出口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的調整,可追溯到2016年4月8日起實施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被業內稱作“48新政”),核心為調整關稅、正面清單、通關單三項內容:即在稅收層面,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在通關層面,參照進口商品正面清單,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並對化妝品、嬰幼兒配方奶粉等商品提出了首次進口許可批件等要求。

此次電商法有著較大的改動,政策思路更加適應跨境電商進出口發展的現實情況和行業特點。例如,推進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申報、納稅、檢驗檢疫等環節的綜合服務和監管體系建設,優化監管流程,推動實現信息共享、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高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和監管效率。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者可以憑電子單證向國家進出口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第七十三條 國家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流合作,參與電子商務國際規則的制定,促進電子簽名、電子身份等國際互認。

國家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爭議解決機制。

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和跨境物流的不斷完善,全球跨境網購消費者對中國優質商品的需求高速增長,跨境電商行業迅速發展。

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不再滿足於美國、加拿大等市場,而是紛紛開始拓展東南亞市場、非洲市場以及消費水平高,利潤率高且增長潛力巨大的歐洲市場。但對於中國的跨境賣家來說,進入不同國家市場,在獲得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種種挑戰。

國家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流合作,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爭議解決機制。機遇和挑戰總是相伴同行的,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加之國家利好政策的加持,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定會更加繁榮。

這些條款的規定,提高了跨境電商的監管效率,促進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進入有法可依的階段。對海關等進出口管理部門而言,建立健全與跨境電商特點相適應的監管制度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