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子爲證貞節剖腹洗心

婦女貞節觀,宋代以前的統治者都倡導過,但不是十分重視。中學課本上著名的《孔雀東南飛》,說的是西漢焦仲卿妻被休回孃家後,也無人嫌棄,反而是太守、縣令一再遣媒議婚。東漢才女蔡文姬,先嫁文人衛仲道,再嫁匈奴左賢王,最後被曹操從匈奴處贖回,演出了一曲歷史上膾炙人口的“文姬歸漢”。蔡文姬歸漢後,在曹操的撮合下又有了第三次婚姻,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這說明漢代對貞節觀是較為淡薄的。

貞節觀的發展史|有女子為證貞節剖腹洗心

唐代也不甚注重貞節觀念,從皇宮公主后妃到民間,婦女改嫁和再嫁較為普遍。眾所周知的武則天本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卻嫁給了太子李治。其女太平公主在薛紹(駙馬)死後,又被武則天嫁給了堂侄武攸暨。唐玄宗李隆基硬將自己的兒媳楊玉環據為自己的貴妃娘娘。

宋代開國初期,對於貞節觀念還是很寬泛的。如范仲淹在《義莊田約》中,准許給予寡婦再嫁的費用,而男子再娶反而不給,他也從無指責婦女再嫁。范仲淹的母親就曾再嫁,範不以母親再嫁為恥。王安石的兒子小時候是個神童,長大後頗有政治野心,受挫折後犯了精神病,看到自己兒子長得不像自己,就疑忌起來,千方百計欲殺之,結果小孩“竟以悸死”。王安石同情兒媳龐氏的處境,決定讓他們離婚,還為兒媳選定了合適的對象,像嫁女兒一樣把她嫁了出去。到了理學先驅周敦頤時,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倫理觀,其中的“夫夫婦婦”,就是夫為妻綱,以夫御婦。從周敦頤傳到二程(程顥和程頤),再到朱子(朱熹),對於婦女的貞節觀念開始嚴格起來,成就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貞節名言。他們認為,丈夫死後妻子守節是天經地義的事,是婦女應盡的義務。貞操是女子第一生命,如貞操與性命不能兩全時,唯捨命而保住貞操。並且,這種觀念還深為婦女所崇尚,成為下意識的一種俗規。

貞節觀的發展史|有女子為證貞節剖腹洗心

貞節牌坊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詔: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試想,寡婦守節,不但本身可以記其事蹟,賜於祠祀、樹坊表,表彰為節婦烈婦,而且還可以免除本家差役,哪個女子能不守節,哪個本家能不勸導寡婦守節?於是明代守節之風盛行,簡直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一部《二十四史》,節烈婦女最多的莫過於《明史》。並且,守節要守得苦,盡節要盡得烈,婦女貞節之慘烈,令人瞠目結舌。

舉例說明,漢朝秦友妻王氏,因丈夫應役修築膠東康王城(故城遺址在今平度古峴鎮境內),年久不返,遂與小姑萬里來尋。夫疑道途或不貞潔,王氏忿激不勝,即向城下河水剖腹洗心,其小姑亦死。兩位貞女都用河水來洗自己的清白之心,於是河水也變成了紅色。現平度市古峴鎮“二貞臺”“洗心河”地名的由來即源於此。而洗心河即“尤河”,俗稱小姑河,今演變為小沽河。當地舊有二貞祠,亦曰“貧女祠”,在小沽河岸。

又如清代庠生盧華妻李氏,年十九歲,丈夫亡後,水漿不入口,乘家人不備,於柩側自縊盡節。州守張公表其門:“一片冰心完伉儷,千秋正氣鼓鬚眉。”

還有清王漢妻李氏,年二十七歲夫亡。時翁姑衰老,家計蕭條。李氏孝養惟謹,靠紡織維持生計,教子成立。公婆死後,殯葬時盡哀盡禮,里黨皆以為賢。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守節已成為婦女的迷信與教條,“婦道唯節是尚,值變之窮,有溺與刃耳”已被中國女性視為信條,置信不疑。

貞節觀的發展史|有女子為證貞節剖腹洗心

貞節牌坊

清代,地方紳耆,族長、保甲長每年都要向官府公舉節婦烈女,各級官府都要給予表彰。京師、省府、州縣各自修建“節孝祠”,矗立大牌坊。被旌表的婦女題名坊上,死後設位祠中,春秋致祭。道光初年,平度節婦烈女之後裔痛其先人苦節孤貞卻不獲春秋致祭,遂出資500緡重建“節孝總坊”。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州許槤移建“節孝總坊”於州城南門,祀歷代列女1526人。其中節烈事蹟顯聞者,由官府奏請贈送匾額,旌表其門,上書:“瘦竹長青”“瑤池冰雪”“竹節松齡”“修竹清霜”“西峰瑞雪”等。節婦烈女的名字列入正史和地方誌。如此一來,把對節婦烈女的崇尚推至極點,成千上萬的婦女以身殉夫,或自願、或被迫,愈演愈烈。

貞節觀的發展史|有女子為證貞節剖腹洗心

詩人白居易曾作《婦人苦》,為婦女守節鳴不平,他說:

人言夫婦親,義合如一身。

及至生死際,何曾苦樂均。

婦人一喪夫,終身守孤孑。

有如林中竹,忽被風吹折。

一折不重生,枯死猶抱節。

男兒若喪婦,能不暫傷情。

應似門前柳,逢春易發榮。

風吹一枝折,還有一枝生。

為君委曲言,願君再三聽。

須知婦人苦,從此莫相輕。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再回頭看看,不能不為這些女子感到可憐,可憐她們被一座座貞節牌坊絞殺於“名節”之下;不能不為這些女子感到可悲,可悲她們死後連名字都沒有,只有××氏,××妻等;不能不為這些女子感到憤怒,憤怒虛偽的封建禮教扼殺了多少青春女子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