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四军只有一位元帅?

为何新四军只有一位元帅?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十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即新四军军长陈毅。

从编制级别上看,按国民革命军的编制,“路军”和“集团军”是比军高一级的编制单位,编制均不固定,一般少则辖两个军,多则辖三四个军。由于国民党政府对中共领导的军队的限制,八路军改编时只人给了3个师的番号,即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编后,八路军的一个师下辖两个旅,旅辖团;而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支队辖团。因此,八路军的师与新四军、八路军的旅与新四军的支队平级。

为何新四军只有一位元帅?

从兵力上看,八路军成立时共4.5万人,新四军成立时为1.03万人,比八路军的一个师还少几千人。抗战结束时,新四军发展到31万人,八路军则发展到90余万人,仍3倍于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发展为华东野战军,而八路军则发展为西北,中原、东北几大野战军。因此,不论是按国民革命军的编制还是从我军的实际看,八路军和新四军都不是平级的,八路军比新四军高一级。军队中编制级别相差一级,高级将领人数通常相差5至7倍。而且,八路军总部实际上也是军委总部,如军委总政治部即八路军总政治部。10位元帅中,有八路军总部3人,八路军3个师6人,新四军1人。

为何新四军只有一位元帅?

另外,评授高级军衔也照顾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状况,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3个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3个师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各大野战军,都至少有一位元帅。1955年,毛泽东在一次听完评衔工作汇报后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好!”说完,他对身边的刘少奇说:“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少奇同志当即表示:“不要评了。”周恩来、邓小平也都表示不要元帅衔了。这样,最后授予的元帅就是10位,而新四军只有1位元帅。陈毅当时也在地方工作,怎么就授衔了?第一,陈毅一直是军事干部;第二,陈毅当时是中央军委委员,并且,考虑到历史原因,若不授陈毅元帅,新四军乃至整个华东部队(包括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就没有一位元帅了。因此,陈毅就成为新四军惟一的一位元帅,他也是不拿军队工资的三位元帅之一。

为何新四军只有一位元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