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羣里不退羣也從來不說話的人,是什麼心態?

Congratulationxp18


其實題主問這個問題的意圖很值得玩味。

這個問題換句話來說就是“群裡不說話的人,難道就應該退群嗎?”一個人在同學同事群裡不出聲也不退群可能有很多原因。

  • 有的人可能是覺得群裡發的東西讓他們覺得不感興趣,所以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去回覆;

  • 有的人可能會怕回覆後沒完沒了的你來我往,浪費時間;

  • 還有的人可能明明想要回復,但是因為不想成為第一個回覆的人所以等待著別的人先回復。

今天我就從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來給大家講講為什麼有些人在群裡老是不說話——“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圖自:Pexels


旁觀者效應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 它描述的現象是: 當目擊一個突發事件的旁觀者越多,有人站出來幫忙的可能性就越少。

這個結論最開始是由一個發生在紐約女子身上的事件而引出的。1964年,紐約市發生過一起殺人案。一名年輕女子在走回公寓的路上被人殘忍的謀殺。事後,幾十個此公寓的住戶向紐約時報坦誠,他們是此事件目擊者。在整整進行了四十五分鐘的撕扯和求助中,無論是透過窗戶目擊事發還是因為聽到了女子的喊叫聲,他們都知道一場慘案正在發生,但是令人震驚的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忙。

這件事情在紐約引起了轟然大波。在大家都開始懷疑紐約人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兩位社會心理學家開始了他們的研究。他們提出了這個著名的旁觀者效應。他們認為之所以沒有鄰居幫忙,是因為外面的聲音太大,大家都會假設其他鄰居也都聽到了,而他們也會以為既然這麼多人都聽到了,總有人會打電話給警察,自己不打電話也沒關係。

而如果這些旁觀者認為自己是唯一的目擊者,他們會更有可能幫忙。此假設在後來各類旁觀者效應的實驗中得到了驗證。事實證明,無論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一個目擊群體中人越少,人們出手相助的可行性就越大。反之,如果一個人知道很多其他人都和他一樣是目擊者的時候,他就很有可能什麼都不做。這個概念被他們稱為責任分散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圖自:Pexels

責任分散指的是隨著目擊者人數變多,每個旁觀者的責任感都會變低的現象。當有其他人的存在的時候,很少有人會認為自己有很強的責任去做任何事情。

就拿紐約女子謀殺案事件來說,如果只有一個鄰居下班回家路過此事件的發生,他幫忙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因為他更有可能認為這是擔負在他唯一一個人身上的責任。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紐約女子謀殺案鄰居們的表現和同學群或其他微信群不說話的現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一個群裡有很多人的時候,大家很難有我有責任說話的想法,因為很有可能他們會覺得我不說總有人會說,自己沒必要去承擔“活躍群裡氣氛”這個任務罷了。

何況很多時候,大家可能害怕自己說出來的話或問出來的問題會別被人笑話,而這其實就是一個社交中會遇到的風險。既然有那麼多人幫忙分擔這份“責任”, 為什麼他們要冒著被人揹後議論或當成傻瓜的危險去說話?

很多時候雖然他們不說話,但他們很可能也在默默的關注著這個群裡發生的事情,如果有人私信他們,或者在群裡@他們,這份責任就變成這個人自己的責任,而他們也就不得不負起責任來回復別人。


以上。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Aronson, E., Wilson, T.D., Akert, R.M., Sommers, S.R. (2016). Social Psychology (nin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知我心理學


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加上中途調整班級,加入的同學我還剩餘八個,這還是主動退了三個的結果。

有一批人總是潛伏在各個同學群,從來不說話,一年到頭出現次數單手可數,露臉也是用表情代替,就像群裡的一個邊緣者,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個。



群裡每天都會有各種消息,實話我是設置了消息免打擾模式的,因為我隨著時間越長我是越來越對那些內容不敢感興趣了,所以我很少說話,除非有人@我。

至於為什麼?

首先,群是一個公共場合,說話時被人圍觀,對於這種被幾百人人圍觀的感覺我是受不了的,特別是在群裡問私人問題,表示堅決不回。



其次,發現每天群裡的信息總是那一部分“熟悉的人”在聊天,談的內容沒什麼營養,偶爾想插一句,發現有人時別人根本不理你。關係好的我們都是私信的。

然後,現在群裡發信息的內容廣告太多了,現在我們都有各種自的事情做,每天忙碌的情況下,我是沒心情看這些東西的。



群裡關係好的就那個,大家想聊天就會單獨建個聊天群,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擔心其他人的打擾。再則時間長久不聯繫,很多同學關係其實很淡了,真的找不到共同話題,索性不開口。

群裡幾十上百人,有很多和我一樣都不怎麼說話了,對於活躍的人來說這些人顯得沉悶多餘。對於我們來說,繼續呆在群裡可能就是為了記載我曾經是這班的一分子,不想退群的原因估計就是為了那一份單薄的記憶吧


小隱士


同學群是一個很微妙的空間,用各懷心思來形容並不為過,總之,群內人員有很複雜的心態,我大致總結了一下,有如下幾種:

第一種:歸屬感心態。同學一場,對情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段經歷,如果退了群,相當於放棄了在內心深處曾經擁有的那段美好的同學時光。儘管很少說話,但是歸屬感會讓人默默地堅守,不鹹不淡,不喜不憂。

第二種:存在感心態。我不說話,不證明我不存在。就如同學時代上學一樣,班組裡即便有活動,有一部分同學可以不報名參與,但沒有人去指責這些同學。存在感和歸屬感不同,歸屬是對情感的表現形式,而存在感只是軀殼的表現形式。

第三種:觀望感心態。同學之間大家彼此發展的怎樣,都在相互觀望,甚至有些同學會成為標杆。發展好的,會成為大家的榜樣,這屬於勵志型的心態。持這種心態的同學,內心深處會有一種想靠近或被榜樣同學提攜的潛意識。

第四種:自卑型心態。這種心態的同學很少主動說話,你不問人家不答,你就是問,人家也是非常含蓄地回答之。自卑型總是拿自己當年或現在之短去和發展好的同學比較,這種比較或多或少能激發一個人的上進心呢。

第五種:醋溜型心態。這世界很大又很小,不管在什麼年齡段,不管在什麼空間場合,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吃不著葡萄酸的心態。在同學群裡儘管這部分人不說話,但是看到部分同學發展的比較好,而自己又不是很如意,心裡總是有點酸溜溜的,不想逃走,反而很享受這種感覺,因為他們心裡會想,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們羨慕我。

同學群裡還有其他類型心態,屬於小眾化,就不再提了。


韓國成老師


現在微信就是一個小的社會團體,每個人都在微信朋友圈裡展現自己最優秀,最美好的一面,看微信朋友圈大概就可以瞭解一個人情況,特別有些女性會在朋友圈曬名牌包包衣服,還有一些曬豪車豪宅,其實真實情況可能是假的,只是為了包裝自己。


同學群就是一面照妖鏡,混的好的、混的不好都會在群裡展現的一覽無雲,混的好的就會在群裡活躍,原先成績好的卻混的差點只能在群裡採用屏蔽的狀態,不去關注群裡的動盪起伏,眼不見為淨。

還有一部分人因為群裡的同學都結婚了,自己沒有結婚,只要在群裡面說一句話,就會馬上成為主角,受到大家的膜拜,所以為了讓自己消失,只能保持沉默的狀態。


又有一種是混的太好了,一定要讓別人知道現在混的怎麼樣,就會經常組織同學聚會,進行一場龍爭虎鬥的攀比,看誰混的更好,而混的最差,過的最差的一定會選擇消失,做同學群裡最沒有存在感的人。

群裡充斥著豪宅、車子、票子攀比,同學群還有一個危險的信號,給那些分手已久老同學增進感情,回憶過往的地方,有一些還會發展成出軌關係,破壞原有婚姻關係。


還有一類人建同學群是為了通知自己什麼時候結婚,並告知結婚時間一定要來,幾十年不見的同學,只是變相為了收紅包。


種花兔八哥


沒有可說的話題。,又不好意思退群,索性放到那裡吧。同學聚會聚一次失望一次 。比如最近一次聚會,聚會後才明白,有個女同學從澳洲回來,於是要聚會,AA制。喝到最後組織者和澳洲女抱到一塊了,原來人家高中時有一段情。頓時感到我們都是捧場的。還有一位女同學某大學退休教師,曾是我們小學同學,從千里之外趕來聚會,可想而知是人家是多麼的期待。結果這次聚會後回去就退了群,而且把自己所有的信息全都屏蔽了。同學聚會本來應該是最無私無慾,最乾淨的的事情,有多少美好的回憶在這裡追隨,架不住組織者的別有用心或心智素質都無能為力,變成了炫耀,納垢,酗酒,甚至罵人的場所,亂哄哄,容不下安靜的說話。結果,一般都是真正來重溫同學情的都早早離場,剩下的鼎銘大醉,摟摟抱抱。當然不能一一去抨擊同學聚會,聚會和聚會不一樣的。好的同學聚會都會欣然參加的,包裹同學群,不會無緣無故的潛水的。


西沉花語


這是昨天我們初中同學群裡的發言截圖,群主招呼大家臘月二十七(也就是今天)聚會,參與者主動依次報數。

響應者寥寥,最後的數字停留在“5”上,群主不得不心酸的宣佈聚會取消。



這個群是去年剛剛建立起來的,成立伊始,氣氛非常活躍,連當年最刻板最不愛發言的同學都拼命說著俏皮話。

大家撫今追昔,嗟嘆歲月無情,好像初中那三年才是是今生最美麗的時光。

趁熱打鐵,去年的臘月二十七,我們舉辦了第一次同學聚會,起初報名人數眾多,基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最後落座的時候,也就百分之二十多一點:十五名同學。

即使這樣,大家還是很快從陌生的熟悉人變成很熟悉的人了,個別男女同學之間甚至說起了葷段子。

最後,大家依依不捨的話別,約定明年再聚,不見不散。

僅僅一年的光景,群裡除了偶爾幾個比較活躍的人發幾句言,基本沒有動靜。

也可能大家都在忙著掙錢養家,也可能只是靜靜地潛水,不願一言。

人到中年,也許大家不約而同有一種“打死也不說”的默契。


田獲三狐


有的群紅火熱鬧,有的則忽冷忽熱。平時說話的人不多,有活動時則在裡面發一下,邀請大家去參加聚會什麼的。

說到群裡從來不說話的人,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一.加入進來本來也不是自己主動想加的。同學主動聯繫了你,讓你加群。你覺得沒必要,因為已經許多年沒聯繫了。大家所處的環境迥然不同,很難有共同語言。再者可能也不在一個城市,有活動也不方便去。直接拒絕吧會傷害彼此的感情。那就只有順水推舟申請加入了。

二.加入同學群,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懷。但是每個人在社會上遭遇的處境不同。有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過的不如意。所以別人在群裡熱鬧,他只是靜靜的看著。他不說話是因為他怕別人問他現在工作怎麼樣之類的話,他會感覺難堪傷自尊。

三.群裡到處都是給家人朋友拉票的,推銷商品之類的。

四.長時間不聯繫感情很淡,只有搶紅包時會出現身影的。當然這種人一般是很少的。

至於不退群的原因就很簡單了,中國人還是很講究顏面的。你一退群,大家都會知道。顧及大家的面子自然不會主動去做這個事。



我認為主要還是生活節奏太快,大家壓力都挺大的,特別是8090後好多面對房貸車貸什麼的,而且上有老,下有小還要整天應酬。你說那麼多群(少說也有十來個)主要還是關注孩子的(學生群)單位的(團隊群)社區的(村組群)這三項。像同學群這類的只是拿來回憶的,只可遠觀,不可近賞。只為保留那份純真!一句話,距離產生美!在這裡依然適用。偶爾翻看一下同學們的朋友圈~~~不聯繫不代表已忘記。君不見現在同學群裡玩兒得最嗨,放得最開的都是哪兒些人嗎?是年已過半百,兒女多已畢業的那些人嗎?個人觀點,不洗勿噴。


王銀生4


我的同學2008年初中畢業後第一次聚會,我初中畢業是1991年,之後陸續聚了兩三次,有一次由我來組織,那時氣氛還是挺好的,除了有位有錢同學發酒瘋打爛了酒吧桌子要賠錢以及班主任都從有錢同學一桌外基本沒什麼事,就算班主任因為小事罵過我,我發過信息勸她不要區別對待同學外,各種小活動我都積極參加的,直到有一次,我去區裡重點中學交流,同學知道了都很高興,在群裡恭喜我。我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我說重點中學學生聽話好教,但教學任務太辛苦,要留下來勾起人的不願意,在農村中學雖然學生成績差,學生和家長偶爾會欺負老師,不過我還是想留在農村中學,因為自由而無憂。

這句話沒點水平的人真的不明白。然後她們就在群裡炸開了,有女同學竟然說我說話怎麼會這樣矛盾,幸虧沒把孩子交給我。

我也沒有介意,但總覺得很奇怪,她們不是教育專業的,我說出意見總也要問問我原因,為什麼不懂裝懂還指指點點,就象她們有做護士的,這行業我不懂,但同學說出苦處時我就耐心聆聽並請教,絲毫不會不懂裝懂。或許我的說法會有人覺得我沒大志,但幸虧沒把孩子交給我教這可是大不敬的話。這不是我問題,因為有錢的同學當著所有人面吃女同學豆腐一樣沒人指責,我這職業隨便說句話都有人指指點點。可想而知這同學群最起碼的人是多麼的勢利。

從此,我在同學群裡就一句話都不說,小聚我也沒去。我也不是小氣,只是覺得沒有什麼可以為她們做的了,以後大聚就去去,小聚可免則免了。我總比那些從來不去聚會的人要好得多了。


君子19920306



這種人的心態,毫無疑問是在等待別人組織同學聚會,或者群裡面有人發紅包,他們都可以漁翁得利,反正在村裡面待著就待著,沒有人清理。何況平常沒人說話,又不費流量。關鍵時刻還能夠搶個10塊8塊或者幾毛錢的紅包。

以上只是一部分人的心態,還有一部分人的心態是顧及面子。其實早就想退了,可是退了其他同學會有意見,特別是組建群的那個人。因此就會在群裡面待著。懶得說話,即使看到了也不回。

同學群現在已經可有可無了,跟同學聚會似的。很多人都是通過同學群,然後單獨加成好友,好比如兩個人在學校戀愛過,待到畢業就各奔東西,沒有聯繫方式,同學群無異於跟他們牽線搭橋,即使雙方都有家室,不是娶親了,就是嫁人了,依舊冒著出軌和偷情的風險聯繫,同學群對於這種人是媒介而已,因此同學群已經喪失利用價值,不過他們出於感激之情,就不會退群,充當人氣,群主難辭其咎,組建的群已經成為滋生婚外情的溫床,儘量把同學群解散才能以絕後患。怎樣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只需要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即可。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個贊,謝謝支持。歡迎在評論中發表不同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