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泡沫 股市疲软 外汇不稳 我们该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近日,网贷平台爆雷齐声响的情况已经告一段落,整体行业如履薄冰,双降红线严格执行,资产端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中小平台盈利困难,合规成本增加,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维权难上加难,投资者血本无归,一片哀嚎。同样在战不败的国债,扶不起的股市。两三年来一直在3000点附近游荡着,股民朋友眼巴巴的整体看涨,但是A股不随人愿,十年生死两茫茫,大小盘,涨很难。中国股市仿佛永远走不上神坛,在众多股民的坚持下,一同托举着最后这2000多点的希望。

网贷泡沫 股市疲软 外汇不稳 我们该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还记得前不久在太平洋上载满大豆不停奔波的货船吗?终究还是没能逃过新增的关税补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不影响着身边的衣食住行。同时美国与土耳其外交冲突持续恶化土耳其里拉暴跌。迄今,土耳其里拉已贬值超过45%,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人民币汇率,但也会产生兜圈式的间接影响。

近半年来人民币汇率“跌跌不休”,截止8月1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6.88关口,创2017年5月31日以来的新低,不到7个月,人民币贬值接近10%,加速版的通货膨胀带来的后果不容忽视,汇率是否会破7这波也很关键。

看似我们的生活风平浪静毫无波澜,其实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钱袋子,正如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从而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可以算得上“蝴蝶效应”的一种诠释,从国内的角度来,对于国人的影响并没有凸显出来,而是慢慢的出现弊端渗透到股市等其他方面。正如今年又开始的一次次的金融大事件,难道金融危机又来了吗?

凄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先从P2P看起。2012年开始第一批p2p爆发增长,六年间,p2p在中国经历从史诗般的飞跃和轰然倒塌的灾难。代表互联网新技术和新财富的新结合,没有什么比这个概念更性感更诱人的。大批的饿狼嗅着金钱的铜肉味儿一股脑涌入了市场。

不到三年的时间,凭借超级人口基数红利,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P2P市场,平台数量全球第一,交易额是美国的数倍,要比07年的A股还要疯狂。但飞的越高、摔得越惨,当大家都还沉浸在交流年化收益百分之十几的时候,裸奔的P2P在2018年开始一个个倒下。

网贷泡沫 股市疲软 外汇不稳 我们该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2018年至今已经700多家停业或出问题,仅6月就有80家,7月更是超过165家跑路,日均5家以上,维权事件频发,让人感到到了金融真的危机来了。终究什么原因引发了本次的暴雷跑路潮?总结了如下几点:

1、走到监管真空地带。中国的P2P刚刚进入国内发展时是监管的真空产物,在很长时间内监管机构缺位,直到2015年才正式纳入银监会监管体系。没了监管自然就是迈大步,步子大了容易不稳;

2、自身定位有点膨胀。大部分P2P多强调自身是金融行业,但是多为小贷平台,科技含量不高,有的甚至充当了网络银行的角色,没有做到点对点,出借人借款给平台,平台再借给借款人,失去了p2p最根本的意义。看起来就像个非法集资公司。公司平台作为中间商赚差价,这不是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势必就会带来隐患,存在风险。

3、市场运营乱的一批。国内的P2P运营模式几乎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线上筹集资金,线下开发客户、审核和风控等,不少平台通过设立线下分公司门脸等增加客流量提升自身获客能力。对于风控把握不严谨,人工识别程度太低。

4、泡沫不是彩色的,是会爆破的。金融去杠杆,市场流动性收紧,利率抬升、金融业态规范收缩、金融风险全部被释放。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中小企业运营艰难,经营效益下滑,资金承压,到期无法还款,投资者同时打草惊蛇,一家出现问题,大家均恐慌,其中兑付是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提现困难。

5、监管一出手就知有没有。2014年4月银监会着手牵头研究监管P2P事宜,并在2015年正式将P2P纳入监管,接连出台多项监管政策,全面规范P2P行业运作,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监管真空,违规平台加速被清洗,倒逼行业出清。

这是一次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崩塌,拆东西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在资本扩张中雪球越滚越大,一旦新增资金放缓或者停止进入时,整个体系就会崩盘。从全盘分析,本次的暴雷,一是因为借款方的失信从而导致的频频坏账,二是因为平台方资金链断裂,三是因为投资者盲目从众心理。这与08年的次贷危机是否有着相似的地方,同样是因为信用评级不高的人群有资金需求,两个人群因为种种原因还款难或平台跑路,衍变成了整体性灾难。相对于08年,本次我们的失信方从个人转变为平台,投资者对于行业未来前景堪忧,平台方不能集中兑付资金,导致的连锁反应,大批坏账资金蒸发市场涣散,对于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或个人减少融资渠道等等恶性循环,这会不会将是一个金融危机的初级诱因?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也漏

可以看到中国股市正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一波未平下一波熊市又起,始终望不到神牛的岸。你投或不投,6124点就在那里,永远也过不去。2014-15年的牛市行情到2016年熔断机制,从沪深港通到ADR内地发行上市。2008年7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2775,2018年7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2876,十年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A股上涨101点。

网贷泡沫 股市疲软 外汇不稳 我们该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一个国家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09年至今,中国的经济以平均每年6%到7%的增速引领全球,对比着增速,美国以及欧洲等国的经济,每年基本上只有2%到4%的增长。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6%的增速早已与股市背离,究竟是数据有误还是这句话在中国股市是不成立的,这就是股市环境的差距。所以巴菲特常说的股指投资,这是针对除了中国A股以外全球其他所有大国的股市指数而说的。整体A股大环境各处充满了萧条,从08年危机后A股经历了长达7年的慢熊,14-15年这一波小行情,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对于A股的希望,甚至幻想再创新高。可是现实终究是痛苦的,股灾面前也人人平等。

目前中国核心资产的高预期还存在,在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前提下,指望继续高增长是很难的。2015年以前,中国股市基本是脱离经济的赌场,股票价格和经济基本面之前不存在反身性。2016年后,随着股权质押,信托融资成为一个融资渠道,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公司运营之间产生了反身性,所以小盘爆雷后几乎无翻身余地。加上禁止并购重组,停止IPO政策性手段,目前小盘股很难出现内生性高增长。现在大盘持续低迷,人民币贬值加剧,资本外逃,市场情绪很不稳定。而且股市会先于基本面见底,但只会出现在经济下滑的尾声,而不会出现在加速下滑的拐点。如果中美贸易战,从局部贸易战,扩散到全面贸易战、汇率战的话,汇率战一旦开打,地产泡沫就会破掉,金融危机就会来临。

股市是金融的最末端反应区,是二级市场资本获利的最佳战场,外围情绪对股市的影响不可控制,如果上述一点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以上还没有考虑到汇率和国际市场对资本市场整体流动性影响,以及信用债市场违约造成的坏账,而这些如果都要贴现到股价里去,就不可能还有乐观增值情绪。

“汇”不“汇”就这样“离”开

人民币离岸汇率近期暴跌,各种因素并行。中国经济的增长放缓。中国近期的消费、投资与出口增速均弱于市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增大。美国方面加息动作频繁,年内加息次数升至四次,而中国货币政策呈放松趋势。

资金都愿意选择升值的货币,如果人民币贬值太明显,资金就会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投资。一些投资于股市的钱流到外面去了,本币在国内的流通量减少,影响股市容易下跌。同时造成市场内的通货膨胀,虽然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但是购买力的削弱势必会造成房价上涨,央行究竟是会保汇率还是房价,是否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网贷泡沫 股市疲软 外汇不稳 我们该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人民币贬值目前预计不会破7,这个心理关口不易穿破。一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没有必要通过贬值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二是上半年外汇储备数据显示,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并未出现资金大幅外流的情况。三是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维持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市场预期。

而且中美贸易关系的恶化。近期关税层层加码,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商品,已从高端制造向日用消费品扩展。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和中美贸易谈判恶化有关,走到这一步,中美冲突已经从贸易战开始转向至货币战,美国宣布贸易战,调高对中国出口的关税,而中国则调低人民币汇率,以对中国商品的出口做隐性补贴。双边贸易的摩擦,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原本处于下风的中国,会实施更多关于贸易战的策略方式,同时,也难以预料后续中美的双方的应对方法。

纵观总体格局,就目前全球经济的实际情况而言,情况也不乐观,经济复苏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欧洲,日本、新兴市场等,都还处于复苏前的挣扎状态,都还没有摆脱危机对经济的持续伤害,没有给民众明显的经济复苏的希望。当然,进一步恶化的概率也非常小。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支柱,虽然正处于一种经济内忧外患的局面,但是国家维稳的态度一直在行动着。国内正值大步伐转型期,金融的去杠杆,新兴经济体币值动荡与人民币贬值的问题,国内的网贷暴雷,股市的萧条。不过国内还有较大的回旋空间,比如减税降赋、国企改革、西部开发等等。回想过往30年,中国的崩盘论时刻环绕,站在十字路口,各种困难都有,但对比全球主要经济体,个人以为中国经济总体充满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