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慌得一批 再调免密交易限额意欲何为?

继今年2月份,多家银行将银行卡小额免密单笔交易限额由人民币300元调整为人民币1000元后,近日,多家银行再度调整银行卡小额免密交易限额,由1000元上调至3000元。半年内两次调整免密限额,用户真的需要吗?

小额免密免签一直存争议

今年2月份,中国银联下发《商户小额免密免签业务运营指引》,对小额免密免签交易限额进行了限额调整。根据规定,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的单笔交易限额将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单卡单日累计交易限额不高于3000元。

银联慌得一批 再调免密交易限额意欲何为?

意味着,调整后持有带“闪付”标识的银行卡,或支持“云闪付”的移动设备,在支持银联卡小额免密交易业务的指定商户中,1000元(含)以下的“闪付”交易不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也无需签名。

据统计,目前招商银行将单日累计限额上调为2000元,平安银行、恒丰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单日小额免密支付限额均为3000元,还有部分银行依然维持了单日限额最高1000元。

各家银行纷纷响应银联的调额指引,在客户体验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点,一步步试探用户的调额需求,并且这项功能还是默认开通的。“小额免密免签”的支付方式的确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不用密码,不用签名,刷一下即完成了交易。然而,不少用户表示自己并不需要这项功能,但是银行给默认开通了。在法律层面,涉嫌强制性交易,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笔者认为,开通此项服务,至少应该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才是合法流程。

盗刷虽可补偿但诚意明显不足

并且,有关免密支付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就在前几日,南海公安通报称,在南海区狮山镇官窑一名事主被室友偷走银行卡后,利用小额免密支付盗刷近4000元。警方接报后迅速出击,12小时抓获嫌疑男子。

银联慌得一批 再调免密交易限额意欲何为?

针对盗刷问题,银联方面称,小额免密免签商户可信,额度可控,风险可测,为增强持卡人用卡信心,对因卡片失窃、遗失等原因造成的盗刷损失,由中国银联联合成员机构为持卡人提供失卡保障服务,在满足补偿条件的情况下,持卡人挂失前72小时内被盗刷消费金额在一定额度内可获补偿

仔细看这个补偿声明,其中“在一定额度内可获补偿”显得诚意不足,很难打动用户,笔者认为,不求多倍补偿,至少应该写成“足额补偿”,也能增强用户使用该项服务的信心。这背后,也很容易让用户联想到,是否是银联对自身安全的不自信?

抢夺移动支付阵地银联还需多些态度

今年7月4日,易观发布《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报告,在超过40万亿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占据了53.76%的市场份额,包含微信支付、财付通在内的腾讯金融则是以38.95%位列市场第二。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共计92.71%。

银联慌得一批 再调免密交易限额意欲何为?

以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旧是支付宝、腾讯金融两足鼎立的状态。当前,银联虽然推出云闪付App,也频频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又多次上调免密支付限额,但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对支付宝和腾讯金融的冲击依然有限,频繁调高免密支付限额,在当前的形势下,也显得操之过急。

笔者认为,支付始终是场景和流量的争夺,面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习惯,并且,他们打通了线上、线下场景的互联互通,银联再进行统一入口,不仅需要更大的力气,还需要更多的诚意。虽然银联已经集齐了银联及各大银行的支付工具、支付场景及特色服务,但是能否集行业之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目前还需要打个问号。

此外,提高免密支付限额,消费者还需根据自身情况定夺。如果自己并不使用的话,笔者还是希望消费者从安全角度出发,自主选择关闭该项服务。消费者如果免密支付需求比较多,也不要将希望寄托在被盗刷后的赔付上面,建议消费者一定要开通银行卡的动帐提醒功能,通过短信、微信、APP及时了解资金变化情况,同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避免遗失引发的盗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