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記·于海明傳

於海明,無字,無號,一介平民,非富非貴,遊走於四方,謀生於南北,忽名揚於天下,億萬之眾,為之扼腕。免罪通報,大快人心,令洛陽紙貴,天下之人,奔走相告,擊掌為慶。

海明,何人也?其行跡若何也?

新史記·於海明傳

於海明,國朝二十八年生(1977年),籍屬陝省,漢中寧強縣人也。寧強,乃漢水之源,有巴山之松,漢水清而美,巴山峻而秀。

海明世家清白,父母育三子,兩男一女,君排行第三。年幼之時,國朝革新,父母經營實業,辦廠頗成,家道殷實,平居鄉里,素有威望。

海明既長,聰慧賢達,孝悌皆佳。入冸,勤於學業,誦讀於庠校,待同窗以誠,友善為本,不爭口舌之快,兼以禮讓。

有同窗歸途艱難,路遠且遙,午餐難覓,海明往往盛情相邀,至自家用餐。偶逢劣生胡為,以大欺小,恃強凌弱,海明每每挺身而出,從中阻止,頗有大俠之風。

新史記·於海明傳

高中後期,因故輟學,從此漂泊四海之內,備嘗艱辛之苦,打工生涯,自此而始。

先事土木行業,為建築工人,每日揮汗如雨,見大廈日日之高升;後入礦井掘煤,為煤礦工人,不見天日之勞,辛苦異常;後謀職於客棧,學庖廚之道,終日徘徊於鍋碗飯蔬之間,實難閒暇。

然,數年之間,雖有小成,皆不稱心。轉而水電之道,頗有所得,業精於勤,聘為崑山某酒肆,任部門經理。

二十餘年間,打工生計,越秦嶺,在長安,跨江河,往來於江浙兩省之間,兢兢業業。終年在外,年關返鄉,不過十數日而已。無它,上為孝父母,下為養妻兒,甘受背井離鄉之苦。此中冷暖,與億萬人同。

海明之苦,海明之困,不惑之年倍嘗之。

初,與前妻育一子,出妻之時,攜子並去。去歲,其子正值青春年少,花樣年華,突患癌症,就診於長安某醫館。當此之時,海明已另有家室,一兒一女,生計不易。得知音信,殊為懸念,即返長安。癌症診治,費用甚巨,海明傾囊而出,或借親友,或募善款,共十萬錢,悉數供子治療。除去患處,病癒甚好。

禍不單行,歲末,海明父患脊髓炎,病甚,癱瘓在床。海明憂心難眠,西北江南之間,往返數次,親侍湯藥,照顧備至,以盡孝子之心。經年,翁仙逝。

去歲至今,海明不惑之年,子病父逝相繼,何其痛哉! 君不以心中之痛而改平日之行,勤敏於工作,和樂以待同仁。誰知,又遇禍事。

新史記·於海明傳

國朝六十九年(2018年),八月廿七日夜,江南崑山,夜景繁華,街衢之上,車如流水。海明腳踏單車,沿街而行,正欲歸寢。

當此之時,一寶馬越線,欲奪路而行,險撞海明之單車。寶馬立止,海明反顧。數人下車,徑向海明而來,爭執不下。初,海明忍讓,與之辯是非之曲直,退讓數步之外。豈料寶馬馭手,矮而精悍,酒氣沖天,拳打腳踢,最為洶洶。其人乃龍哥,崑山某當鋪老闆是也。然,遇不屈之海明,氣勢略下,遂快步返寶馬,取利刃,持之而來,左劈右砍,勢不可擋。

新史記·於海明傳

海明初驚愕,躲閃連連,身被數創,遂大怒。龍哥屢屢揮刀不止,驀然,刀脫而出,落數米之外。見此,二人爭撿。海明高大,奪得先機,持刀便砍,龍哥中刀,又砍之數下。龍哥奔逃,海明追砍,不中。

龍哥逃出十丈之遠,豁然倒地,腸已流出,哀嚎不止。海明持刀而立,待公安。

公安聞訊,拍馬而到,海明獻上利刃,束手就擒。急救送龍哥至醫館,回天乏術,當日而亡。

新史記·於海明傳

案件之視頻,不脛而走,傳遍網絡,億萬民眾,為之錯愕。一時之間,大江南北,人人皆談崑山反殺案,心憂海明。

有狀師言此,以為防衛過當,海明難免牢獄之災;又有狀師,挺身而出,仗義而言,此乃正當防衛,甘為海明代理。凡言防衛過當者,網上皆罵之;凡言正當防衛者,網上皆贊之。天下人之心,皆在崑山。

九月一日,崑山公安通報:海明乃正當防衛,無罪。

消息一出,瞬時之間,傳遍天下,億萬之人,點贊崑山公安。

新史記·於海明傳

海明在囹圄之時,天下人人皆憂海明,乃因前車之鑑,以為經此之後,如遇強人,或逃或辱,不能與之抗,抗則亦難免防衛過當之憂,有理而難伸。心憂海明,乃心憂天下也。

海明無罪開釋,天下人人皆歡喜,是非曲直,皆已定位,經此之後,強人必有所忌憚,良善之人亦無後顧之優。天下人皆為海明而樂,乃為天下而樂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