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你以为,真的只是你以为

原来的你以为,真的只是你以为

当你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你是不是会很自然的认为文章中描写的人事物就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是其身边人的真实经历?

网络时代,人人皆为“守门人”

记得,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每晚,从楼下传来的争吵声...》文内描述了几种居住坏境。

有个长辈问我,你这么年轻,哪里能经历这么多?

我回复,即便是要求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都是带有隐蔽观念的一种写作方式,更何况是公众号文章?

原来的你以为,真的只是你以为

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守门人”(gatekeeper)理论。

科特·雷温在20世纪40年代创造了该词的第一个隐喻义,即个人或群体在接纳与拒绝某事或某物之间有权做出决定。

受雷温的启发,怀特发现报纸的新闻编辑也可看成是守门人,因为他们筛选新闻的过程直接决定了读者所能阅读到的内容,进而守门人又具有了信息过滤的隐喻义。

后来,我还写了两篇关于性骚扰的文章《大清朝亡了,可有人还活在封建社会》《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有个朋友很严肃的问我,“你被谁骚扰了?”,结果看到我的一脸懵,他说,你的文章。

我这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说,“不过是文章而已,替女性发声,并非亲身经历。”

这个道理其实很好懂,写历史书籍的作者难道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吗?写科幻小说的作者就真能预测未来吗?

我想说,我的公众号文章,是一种完全、彻底、纯粹的艺术创作。

而艺术,就是源于生活,高于(至少是不同于)生活的。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位知名博主说,自媒体人真的不好当。

在读者眼里,你要么是一个被抛弃、被家暴、被离职,感情事业一团糟的人生Loser,要么就是一个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富足善良的神秘大V。

而这些判断既取决于文章内容,更取决于读者对文章的见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写过一篇文章,是以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为原型创作而成的。

因为她跟我诉说时,非常打动我的心。

尤其是她善良宽容的品质。

文中还有一段话是她自己写下的心理描述。

当她把这段话发给我时,我说我要把你的故事写进文章里,她没有反对,我认为获得了她的允许。

于是,我写了这个故事但对其中的关键细节进行了改造,其中的很多感情色彩皆为我个人创造。

文章发出后不久,朋友给我说,“能不能删了?因为不断有人在拐弯抹角的打听主人公到底是谁。”

我回复她,非常了解你经历的人才可能有所联想,而网络面对的大多数是不了解更不认识你的人。

而且我认为,从我的角度是以她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知恩良善的优质女性形象。

但她还是执意希望我删文,她认为,我用她的隐私来换流量。

后来,我删了文章。

几天后,我又写了一篇文章,也是身边关系很好的朋友。

而这个朋友主动发个人照片,说希望写出一些详细的个人信息。

文章发出后,他很激动,还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我应该写出他的姓名。

凡事不过是你以为

网络这东西,是把双刃剑。

可以让人一夜爆红,更可以使人瞬间毁灭。

热得快的,凉的也快。

谁的经历不是一个故事?

在我的眼里,只有能引发他人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一位英国哲学家说,这世间,历史书中的故事都是假的,除了姓名,而小说中的故事都是真的,除了名字

我深表赞同。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首老歌《红尘来去一场梦》,其中唱到:

镜中影花乱舞风,

谁不怜惜情浓?

春去秋来四季匆匆,

留不住又何必眷恋残红?

红尘来去都是一场梦......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梦,唯一不空的是你付出的真情实感

所以,胡适曾感慨,都说人生如梦,可我付出的是真情。

生活有两大误区: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

而这两大误区的本源即为,不要活成别人的Ta以为,也别执着于自己的我以为,而要坚定活成我想要

任何一件事,事件本身只占百分之二十,而你对事件的看法占了百分之八十。

而你的看法,就是你三观的体现。

有个人对我的朋友,充满挑衅的说,“我看你长得好猥琐。”朋友面带微笑地回复他,“我看你长得好像一尊佛。”

多么睿智的回答。

完全是现实版苏东坡和佛印斗嘴的故事。

苏东坡对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坨屎。”佛印回,“我看你像一尊佛。”

东坡以为自己赢了,沾沾自喜,回家告诉苏小妹。

苏小妹说,“哥,你又输了,佛印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而你心中有屎才看他是屎。”

东坡顿悟。

凡事不过是你以为。

坚定地成为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的命运。

学会爱这个世界,但随时准备好与之抗争。

这是我的我想要

希望你也能清楚的明白并坚定的践行你的你想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