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溥儀登基時,年僅3歲,朝廷大事全部由隆裕太后負責,就連遜位的詔書也是出自隆裕太后之手。不過,等溥儀逐漸長大後,見識越來越多,才真正地意識到自己本是普天之下的皇帝,對溥儀影響最大的恩師陳寶琛所教的也是帝王之術,並且時不時地鼓勵溥儀恢復天子之威。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溥儀十一歲時,慶親王奕劻在天津去世,他的家人按照清朝禮制,請求溥儀賜予諡號,內務府初擬諡“哲”,有褒揚之意,但溥儀雖然尚未成年,但受陳寶琛等老師耳濡目染,認定奕劻是葬送大清江山的劊子手,皇位是被他拱手送出去的,所以死活不同意,只肯把“幽、厲、謬、醜”等貶斥之詞當諡號……從這件事來看,這時候的溥儀已經有帝王的意識了。

等到袁世凱去世後,國內一下子群龍無首,各勢力之間相互傾軋,總統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兩人明爭暗鬥,黎元洪罷免段祺瑞的職務,段祺瑞則下令各省督軍獨立,兩人互不相讓。而南方的張勳卻趁機不斷擴充勢力,一度成了南方十三省區的大首領,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黎元洪

張勳本一方面是投靠了袁世凱,另一方面又要求自己的軍隊全部保留了象徵著大清的辮子,並且明確表示效忠清廷,效忠溥儀。在黎元洪的電召下,張勳帶著5000辮子軍北上,名義上是調停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爭端,實際上卻盤算著趁機佔領京城,恢復帝制。在眾人沒有防備之下,張勳還真做到了這件事。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張勳

張勳控制京城後,直奔紫禁城,請十二歲的溥儀復位聽政。此時,溥儀的恩師陳寶琛等人,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教溥儀如何在會見中回覆張勳的請命。其實也不外乎,再三推辭,“何德何能,擔此重任”之類的客套話。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不過,在接受張勳的“盛情邀請”時,除了這些固有的辭令,溥儀還問了一個讓人意料之中,卻又倍感無奈的問題——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怎麼辦?也是要給優待嗎?張勳的回答是“讓他自己退位,告老還鄉!”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陳寶琛

順利復辟後,重新當上真皇帝的溥儀接受各方的朝賀之後,才發現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並沒有告老還鄉,而是拒絕讓出總統府。當陳寶琛聽到這個消息後,臉色鐵青地對溥儀說:“黎元洪竟敢抗旨,請皇上馬上賜他自盡!”言辭十分強硬,也很有諫臣的傲骨。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溥儀對恩師一向尊崇,但是在處置黎元洪這件事上,先是吃驚不小,“我剛一復位,就賜黎元洪死,這不像話。民國不是也優待過我嗎?”雖然言辭在理,也是平心而論,但恩師陳寶琛明顯不認同,直言不諱“黎元洪是亂臣賊子,豈可與天子相提並論!”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只不過,在溥儀的再三堅持下,恩師陳寶琛才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再派人去勸說黎元洪主動讓位,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可是此時的黎元洪也是驚弓之鳥了,還沒等到“使臣”到來總統府,就抱著總統的印璽,一跑了之,躲進了列強租界。

溥儀復辟後,恩師陳寶琛讓他下旨賜死民國大總統,還好溥儀沒同意

可憐的是,幾天之後,天下群起而攻之,溥儀的皇位還沒坐暖,就被討逆軍給趕了下來,後來甚至連退回紫禁城內城的機會都沒有了。不過,好在他並沒有大開殺戒,也就沒有遭到太大的報復。只是自此之後,流離他鄉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