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川西古镇——玉泉镇

川西古镇玉泉镇距绵竹城区13公里,唐代显庆年间(656年)名为富新村乡,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据《绵竹县志》记载和代代相传的口碑,这里土地肥沃、百姓富裕、安宁祥和,堪称人间天堂。

玉泉镇境内密布大大小小泉凼100多个,水质优良,含有人及动植物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这里物产丰饶,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还有名扬川西坝子的“玉泉镇叶子烟”,是制作上品雪茄的重要原料。这里曾经有“稻麦双穗、玉米四包”的奇异景象,米、油曾经是向皇帝进贡的御贡米、御贡油。这里百姓用泉水喂养的猪、牛、羊、鸡、鸭、鹅、兔很少生病遭瘟,而且肉质极佳,入口细嫩化渣。每逢场期,外地商家设点收购农副产品,绵阳、德阳、什邡、绵竹有很多人自驾车来此采购家庭生活用品。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玉泉圣母会

这里名优土特产品众多,“玉泉板鸭”畅销省内外,泉鹅羽绒享誉海内外,“川西竹海”的竹制品健康环保,工艺美轮美奂。这里的人们常用泉水洗脸,洗得红光满面,姑娘面若桃花。大家用泉水做饭香喷喷的,用泉水洗脚洗得腿脚康健,百岁老人鹤发童颜,古稀老者状如中年。时光飞逝,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因境内有名震川西的“圣母泉”(也名玉母泉)而更名为“玉泉区”,尔后的玉泉乡、玉泉镇都离不开“泉水”的润泽,可渭是“泉润一方沃土,水泽万家百姓”。

历经1359年的玉泉古镇正乘着改革开放长风,展现特有的新姿。人民富足,生活美好,康宁和谐,尽忠孝、知廉耻、明礼仪,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景象。

“百里名泉”——古圣母泉

“百里名泉”“泉甘泽普”这是清代乾隆年间绵竹县令安洪德为“圣母泉”和“圣母泉寺”所题扁额,还撰书楹联二副,其一“寺外行人窥月影,门前流水映钟声”。其二“泉锁桥溪钟灵毓秀,门开左道惠贾通商”。后来,还有官绅、文人墨客游圣母泉、拜圣母泉寺后留下了很多诗、词、歌、赋、联、丹青手迹。惜乎时间久远,难以觅踪。还是切入圣母泉的来历吧,说起这圣母泉与古蜀王开明氏的王妃玉妃娘娘渊源很深,颇有点神秘,很有点传奇,令人惊叹不已!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圣母会祭祀大典

那是蜀王开明氏时期,蜀王到武都郡(今绵竹武都山)访治国贤臣,听郡太守奏报,鹿堂山下有个被农妇遗弃的女婴,后来母鹿用鹿乳喂养长大的女孩,当地人称她为“玉女”,“玉女”十分聪慧、贤淑,经常帮助乡邻,敬老扶困,对父母不计前嫌,对山中小动物爱护有加,鹿堂山的鹿儿常给她送去鲜花、野果、灵芝、磨菇等。这家农妇的五个男孩都是力大无穷的大力士,能担山赶月的好汉,当地人称为“五丁大力士”,听说强秦准备侵犯我蜀国。这五丁,大王可能用得上。蜀王听了奏报后,立即下旨召见玉女、五丁。

在武都郡太守衙门,玉女与五丁大礼参拜蜀王。免礼,站起身来!蜀王一看,惊得眼前一亮,看那玉女肤如柔水,筋骨如玉,唇似抹朱,两颊桃花,欲语还休,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女。再看五个大力士身长丈八,雄纠纠、气宇轩昂,确是难得武将人才。蜀王下旨:“纳玉女为妃,赐封号‘玉妃’”。玉女虽然心中不愿,但王命难违,只好随蜀王去了成都王宫。

蜀王对玉妃千般宠爱,万般呵护,真有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好事多磨难。一年以后,玉妃因水土不服生病了,蜀王传遍各地名医为她治病,医药无效,回天乏力,玉妃辞世了。蜀王按玉妃临终遗言,召回五丁从绵竹武都山严仙观侧挖土装了五大筐,挖土之处清泉不断涌出,形成一池清水,也就是现在的“五担池”。五丁将土担回成都,在今成都北较场为玉妃垒土成坟,墓高得像一座小山一样,当地人称为“五担山、玉妃墓”。

蜀王带领文武大臣到墓前祭奠,突然间,天上传来仙乐阵阵,玉妃墓上一道五彩霞光飘向天空,转眼之间又是晴空万里,白云朵朵。蜀王顿时醒悟,玉妃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她的灵魂升天了。蜀王与众大臣立即跪伏在地,叩头感谢玉帝。

玉妃升天后,玉皇大帝封为“玉妃仙女”,在凌霄殿伺候玉帝起居。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仙女剧照

有一年,蜀中大旱,沱江断流,沟渠干涸,稻禾枯萎。

一日,玉帝早朝,众仙家正议论如何奏请玉帝降旨司雨,拯救百姓。

玉妃越班而出,跪伏在地,启奏道:“生养微臣的故土绵竹正在遭受一场罕见的大旱,请陛下降旨司雨。”

玉帝早知个中缘由,开金口道,那就派玉妃去降雨。

玉妃心想,我不是龙神,怎能降雨呢?思来想去,只有用我的眼泪能否化作清泉,玉妃驾着云痛哭失声,泪珠儿随风洒向川西绵竹大地,化成了数百眼清泉,玉妃的云头飞到了玉泉镇上空,只听地面人声鼎沸,小孩子喊,姜妈妈,我们都挖了几天还不见一滴水。

老人们说道,姜姑,你跟大家都累了几天几夜了,就歇歇吧!

原来是节孝女子姜姑领着众人在此寻找水源,玉妃万分感动,眼泪大滴大滴落到坑中,顿时,清流不断。发水越来越大,一泓碧玉清泉流向沟渠。欢笑声、欢呼声接连不断,人人奔走相告,神泉出水了!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泉

泉水由玉妃眼泪所化,集灵气、仙气于其中,其水如绿玉,如凝脂;这泉呈椭圆形,约400平方米,水深2.5米,四季发水,泉水碧绿清澈如玉,泉底水草葱郁,鱼儿悠游于石、草之中,盛夏时节,凉风阵阵,来此乘凉,暑气全消,数九寒冬,薄雾漫漫,来此洗衣,不冻手脚;这泉水终年流淌,灌溉着玉泉镇铜瓦村、石牛村和新市镇、齐福等地数万亩农田,神泉润养一方沃土,养育一方百姓。

“圣母泉”泉名是怎么来的呢?得从“姜姑机智救刘秀,光武赐封圣母泉”开始说起。

西汉初始元年(公元9年),玉莽纂夺了政权,建立了“新朝”。当时,封在洛阳的藩王刘秀联络其它刘氏皇族起兵讨伐,结果兵败,王莽派兵四处缉拿刘秀。刘秀逃往王莽势力较弱的川西避难,以图东山再起,追兵也尾随而至。刘秀在绵竹汉旺遭到截杀,侥幸脱逃到玉泉的一个泉凼边,见一洗衣大嫂在泉边洗被子,后面马蹄声声、追兵将至,情急之下向大嫂求救。

大嫂见逃难之人虽疲惫不堪,但一脸忠厚之相,不失英俊之气,眼下王莽篡政后,官兵追杀好人时有发生,于是急中生智,叫他跳入泉边水中,用被子盖住头,泉中发水不断鼓出气泡,不会闭住呼吸。恰在此时,追兵已至,问大嫂是否看见逃亡之人,大嫂不慌不忙用手指着新巴镇(即今广济镇的古名)方向说,就在一袋烟的时间之前,有一男子问去新巴镇进西山的路,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追兵们掉转马头,尘土飞扬赶向新巴镇方向去了。

洗衣大嫂掀开被子,刘秀跳上泉边,拱手至谢,“大嫂救命之恩,若我能平叛逆,恢复汉室江山定当重重报答”。言罢,急忙而去。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刘秀剧照

后来,刘秀联络成都、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地的刘氏王族再次起兵讨伐王莽,经过几年的战争,终于推翻王莽的“新朝”。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称帝,史称“光武帝”。

一日早朝,刘秀想起逃难时洗衣大嫂救命之恩,当时事急,连姓名都不知道,怎么报答呢?于是下旨,派使臣到四川绵竹玉泉镇查实奏报。

很快,使臣查清事情后,回到都城洛阳向光武帝奏报“住在泉边的洗衣大嫂姓姜,当地人尊称为姜姑,丈夫王仁和,中年因病亡故,膝下无儿女,姜姑守节,侍奉公婆,冬暖被、夏驱蚊,尝汤药,极尽孝道。姜姑行善事,助乡邻,怜孤老,扶危困,济弱小,仁心善行,感天动地。当地百姓称赞姜姑有一颗圣母心。令人痛心的是,四年前姜姑公婆双双辞世,姜姑按古礼结庐守墓三载,因悲痛,劳累过度,不幸于去年三月十八日亡故,绵竹县令与玉泉镇乡绅、百姓厚葬了姜姑。”

听完奏报,光武帝悲从心生,哀叹不已,提起御笔亲书“圣母泉”、“圣母泉寺”两块扁额,又下圣旨“赐封姜姑洗衣之泉为‘圣母泉’刻石镌铭,姜姑坟前立节孝牌坊,彰表节孝女子,着绵竹县令拔库银修建‘圣母泉寺’塑像供奉,万民敬仰,每年三月十八日举办‘圣母会’,悼念缅怀姜姑”。

钦差大臣星夜兼程赶往绵竹传旨,与县令共同精心操办各项事宜。一年后,各项工程完工,钦差回京交旨。自此以后,圣母泉声名远播,圣母泉寺的香火越来越旺,朝拜圣母泉、圣母泉寺的人越来越多,每年的圣母会越来越热闹。

川西坝子圣母会热闹非凡

因为皇帝赐封了圣母泉,下旨敕建圣母泉寺,钦定每年三月十八日举办圣母会 ,代代相传,约定俗成。川西坝子玉泉镇“圣母会”与绵竹县城的“游城会”,是绵竹民俗庙会中最热闹,场面宏大,赶会人数最多的 。 圣母会会期订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前后共七天,三月十八日为正会日,二十一日后休会。圣母泉灌区的农作物获得丰收,圣母姜姑的美德孝行在玉泉及周边乡镇广泛流传,人们缅怀姜姑,在她仙逝的三月十八日为正会日,举办盛大的圣母会。恰好这段时间农闲,农民有时间赶场、赶会也方便了购买春耕生产所需的物资。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庙会

会首,由镇上公开推选有能力、有钱的人担任,重点是在场镇工商户中物色,还要推选若干人协助会首负责单项具体事务。农历二月初,向川西各县、乡发出海报邀请参会。

办会经费:一是全乡农户分摊,视其家境状况摊派;二是自愿捐赠;三是组织募化;四是场镇工商户和外地工商户交纳参会钱;五是新市镇、观鱼乡、齐福乡等地灌溉圣母泉水的农户摊派;六是官方资助部分。经费开支:支付戏剧演出费(办会期间,看戏不要钱),祭奠圣母所需物资,搭建摊位、牌坊费用烟花爆竹费用,治安费用等。

三月十五日起会,场镇设有百货区、小吃街、农用物资市场、竹木制品市场、花鸟市场、叶子烟市场等。来自成都、重庆的八大帮安排有专用场地,摆摊销售吸引了不少人,所谓“八大帮”是由金、银、玉器、丝绸、棉布、杂货、药材、小五金等生产经营者组成的同业商会组织,在大、中城市设有联络点,经常到各地参加大型庙会。邻近县的各行业也来要摊位参会。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庙会老手艺

上场、下场有两座大牌坊,街上商户门前灯笼高挂,形态各异,彩扎纸扎人物戏剧故事,供游人观赏。龙灯、狮灯、彩莲船、高跷、笑头队伍博来阵阵掌声。茶馆里老人们品茶听书,喜上眉梢。酒馆、饭馆人们猜拳行令,吃得安逸,喝得高兴。杂耍、耍猴戏的场子前围了不少人看闹热。西洋镜前吸引了很多孩子看稀奇。皮影、木偶、被单戏场上座无虚席。

两个有名气的川剧团早、午、晚三场演出,场场爆满,唱的剧目以忠孝、行善、喜庆、热烈为主,如《安安送米》《姜姑救光武》《孟宗哭竹》《群英会》《闹天宫》《麻姑献寿》《三国演义连台戏》《水浒连台戏》等。

三月十七日圣母会高潮来临,广汉、成都、中江、绵阳、三台、遂宁等外地各行各业赶会者聚集玉泉镇。

绵竹玉泉圣母会热闹非凡,据说跟玉妃和刘秀有关

图注:庙会

三月十八日上午九时,祭拜仪式在圣母泉寺举行,司仪是绵竹德高望重的乡贤,县官行礼后宣读祭文,内容是赞颂姜姑守节敬孝、机智救光武、积德行善以及对圣母泉的赞美等,然后献礼、上香、叩拜等。

寺内人山人海,但却无人喧哗,人们沉浸在对姜姑怀念及哀思中。仪式完毕,很多人围绕圣母泉去转三圈,据说能驱霉运,消除灾难,喝上几口泉水,沁人心脾,用竹筒或其它器具装上泉水带回家中,孝敬行走不便的老人。

街上,十余万人汇聚玉泉,人群熙攘,摩肩接背,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在川西坝子少见这样的庙会场面。入夜,华灯初上,如同白昼,逛夜市,品风味小吃,看大戏。晚9时许,四周烟花齐放,五彩缤纷,爆竹声声,直至深夜。现在,政府安排对圣母泉又进行了清淘,石栏围护,圣母泉寺已重建,更雄伟壮观,“圣母会”年年举办,数万人齐聚古镇,赞神泉,颂圣母,这是一种精神的延续,一个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一方人民的传统美德。(赵良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