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羊一樣掛在懸崖上 普通人也能這樣玩極限


飛拉達,是近年在國內一些城市流行的戶外極限運動,它讓沒有攀巖經驗的人,也能登上懸崖峭壁,體驗身體懸空、腳臨深淵的緊張刺激。

這項運動通過在岩石峭壁上安裝扶手橫梯、固定纜索、岩石塞、踏腳墊等構成的爬山徑道,飛拉達讓普通人不會攀巖也能爬上陡峭的巖壁。

飛拉達最初源於意大利,這種沿著鐵索攀爬山脊和巖壁的運動方式誕生以來,一直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愛,並逐漸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成為廣受歡迎的戶外運動探險項目。

由於地形和成本原因,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城市開展了這項運動。北京周邊被太行山環抱,刀劈斧削般的懸崖峭壁、幽深的峽谷和千折百繞的河流,太行山獨特的地理地貌,為開展飛拉達運動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筆者體驗的飛拉達項目位於北京房山區十渡拒馬河畔,全程524米,線路沿峭壁直上,迂迴曲折,最高處離地面約70米。

攀登者像山羊一樣掛在峭壁之上。

攀爬過程中,攀登者的身體得緊貼峭壁,踩著細細的鋼筋圈或半個手掌大小的岩石塞,腳下便是拒馬河,眼望深藍的河水,剛開始會不由得手心冒汗,恐高感襲來,非常緊張。不過,飛拉達也是比較安全的,攀登者需要戴頭盔,通過ABC三根安全繩交替固定在保護繩上,如果克服了心理障礙,再小心一些,全程還是有驚無險的。

路線會經過三座獨木橋,懸空架在峭壁之上,不到一個腳掌寬,長度3到4米。

冬日的拒馬河,沒有結冰,泛著深邃幽藍。

天氣有些薄霧,遠處景觀不甚清晰,但依然能感受到太行山的巍峨。

線路沿著山勢忽上忽下,有多個難度區域,有些地段身體重心完全依賴臂力。

V字形迴轉崖面,如果沒有安全繩的保護,根本沒有膽量翻越。

飛拉達沿途的固定纜索、岩石塞、踏腳墊,建造的時候,工人從懸崖頂部援繩而下,在崖壁上鑽出40釐米深的洞,再將鋼筋打入,用支架膠固定,過程非常艱險。

線路中最驚心動魄的是一段30米長的雙纜橋,就是兩根細細的鋼索橫架在兩面峭壁之間。

走在雙纜橋上,鋼索會受風向和人的體重左右上下襬動,非常考驗定力,膽小的人,會在橋頭猶豫半天不敢上去。

從低處仰望雙纜橋。

524米的距離,看似不遠,但全程走下來接近4個小時,走過雙纜橋,便是一段需要完全藉助臂力的凸出崖面,腳使不上勁,許多人到此已是手臂痠疼,退回去也不可能了,只能咬緊牙關堅持下來,然後渡過128米的跨河溜索,全程結束,雖然筋疲力盡,但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若喜歡本文,請點擊右上關注“35毫米”或添加微信公號“光影35毫米”與作者互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