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八年未出山,賣一頭豬修10裡山路,一杯棗酒熱情不減


老劉,河北花溝村老莊窩人,73年在工程兵服役四年復員回鄉,看到家鄉依舊交通閉塞、貧窮落後,心裡很不是滋味,為了改變家鄉封閉的面貌。

雖是已近古稀,老劉為民修路的熱情依然不減。鄉親們經常看到老劉在雨後修路的身影,

為了帶領老鄉致富,老人帶頭飼養了100多隻山羊。為了不影響鄉鄰,老人把羊圈建在寸草不長的半山腰上。

利用山場廣、果花多的優勢,古稀之年,老人又自學了養蜂技術。他養蜂賣的蜜從不摻假、缺斤短兩,連城裡人也遠道前來來購買。

兒女們早已成家另過,他和老伴相依過著普通百姓的日子。晚年的生活並不太富裕,但老人覺得活的很自在,一支旱菸,一杯棗酒,過著一個最普通山裡人的生活

自87年他帶領侄兒學習“愚公移山”精神,靠鎬劈、鍁挖、肩挑、義務鑿山開路。沒有資金,他變賣自家的5頭牛、1頭豬,歷經八個春秋,終於修通兩條近10公里連接3縣的盤山路,使附近10多個村的鄉親們走出了大山。

遙望當年修建的出山路,老人說:我雖八年沒有走出過大山,但看到山路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感到心裡很舒坦。一雙舊鞋、幾桿磨凸的鋼釺、一條長達幾十米的隧道,見證了當代愚公的無私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