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涼山彝族一家四個娃,丈夫外地打工,妻子在家種地照顧孩子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在人的印象裡都是貧窮,落後的象徵。這裡差不多都是男人在外邊打工,妻子在家裡種地、照顧孩子,一家有三四個孩子是最常見不過的了。在涼山好多地區7歲娃從沒洗過澡,生活習慣還是一種落後。對於那些生活城市裡,被爸媽用寶馬、奔馳車送到學校門口還矯情的孩子,在這裡不知道會怎麼樣。

這是媽媽帶著孩子去河對面的農田裡勞作,身邊兩個大點的孩子跟在媽媽身邊,每人肩膀上都有一把小鋤頭,在媽媽背後的揹簍裡,還裝著兩個小點的孩子。夏天雨水大,河水湍急,身邊的小女孩如果不拉著,很可能會被河水沖走,大人如果一不小心滑倒,揹簍裡的孩子都有可能遭殃。

因為環境的限制,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好多地方燒飯都要靠每天背柴草來解決,從老人到小孩,每天打柴是必備的課程。現在一般家裡都養了家畜,豬、羊每天吃的食物,也大多都是靠野菜來餵養。這位媽媽在沒膝的河水中行走,除了背上壓著的柴草的重量,還得注意腳下的安全。


涼山地裡位置,造就了道路的崎嶇、坎坷,媽媽在山上打柴,小孩子跟在身邊,下山的時候除了背上的一大捆柴火,還得抱著孩子一起慢慢挪動才能下山。好些在城市裡能養得起孩子的父母不願意生,而在農村養不起孩子的父母死勁生,也成了好多網友議論的熱題。

面對這樣的環境,好多網友說:地方這麼窮,為什麼還要生這麼多孩子,條件不允許就少生幾個,這樣的生活只會讓日子越過越窮。有記者報道說,而當地政府給每家發山羊希望發展高山畜牧養殖,結果村民們每月吃掉一隻,沒有多久就吃光了。 看來,只有接受了教育,明辨是非,才能讓人從根上改變貧窮。大家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