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立冬过后,冷空气频刷存在感。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日夜间至18日,

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将席卷中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大风降温及雨雪天气。受其影响,地面最低温度0℃线将于19日凌晨南压至沿淮一带地区。受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地经历了气温的“断崖式”跳水,最高气温刷新今年新低;海南、安徽等地还遭遇了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多低气温“断崖式”大跳水

  • 北京14日遭遇大风降温寒冷天,门头沟永定河引水渠的水面,结起了薄薄的冰层;

  • 随着弱冷空气的南下,海南省海口市14日夜间局地下起大暴雨,致该市多条道路积水严重出现内涝,市区的交通几乎瘫痪;

  • 甘肃张掖近日气温骤降,十里长廊景观区喷淋灌溉的树木,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呈现晶莹剔透的冰挂景观;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11月14日甘肃张掖现冰挂美景

  • 黑龙江多地气温骤降,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大兴安岭地区降温幅度达8℃以上。其中加格达奇区14日最低气温达-14.4℃,15日最低气温达到-23.8℃,气温下降近10℃;

  • 位于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奎屯垦区近日气温明显下降,并出现“重霜冻”,当地气象部门已发布霜冻黄色预警。

气温将“跌跌不休”最高降幅达12℃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还将“跌跌不休”。今天夜间至18日,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将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受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自周五白天开始持!续!下!降!周五白天风力大,到5-6级阵风7级,受大风降温影响。周六清晨,市区最低气温仅为零下4度左右,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将达到零下8度左右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周末两天气温均偏低,公众出行一定要多穿衣,做好头部、颈部、腿部等重要部位的保暖!大风降温天气,空气质量较好,居室内要及时开窗通风,并要适当加湿空气!

“入冬”提示:7件事绝对不能做

①别在开暖气的车内睡觉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发动机工作时,如果燃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当车子停止使用而暖气继续开放、车窗又紧闭时,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就会因逐渐积聚而浓度升高,极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②电暖气机顶不能盖衣物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电暖气在工作时,机体顶部温度较高,上面决不能长时间覆盖衣物,否则电暖气机顶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可能会烧坏机器甚至引发火灾。

③慎用洗衣机清洗羽绒服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羽绒服的外层一般都是防水层,如果用老式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清洗羽绒服,在高速甩干的时候,羽绒服往往会在脱水时不断膨胀,产生很强的空气流。而衣服上面的防水涂层不利于气体排出,会不断将羽绒服撑大,最后有可能造成爆炸。

④骑车慎戴长围巾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乘坐电动扶梯或骑自行车时,不宜佩戴长围巾。如果佩戴,最好将围巾的两段塞进衣服或进行固定,否则容易发生围巾绞缠,进而佩戴者可能会有窒息危险。

⑤不要使用电极式热水袋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早在2010年11月,我国就已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电极式热水袋,因为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容易发生短路或爆炸。

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用手轻捏一下来进行辨认:

如果里面有明显的弧形线圈装置,那就是电热丝式热水袋;

如果捏到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那就是电极式热水袋,不要购买。

⑥车上别装毛绒方向盘套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车上装上毛绒方向盘套,会减少方向盘和手之间的摩擦力,在转动方向盘时,很容易打滑,这样就会造成车辆的失控。此外,如果一些毛绒坐垫没有固定好的话,也会影响到驾驶员对车子的操控。一旦坐垫发生移动,很有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⑦骑电动车慎用“挡风被”

超!冷!冷空气“跌跌不休”频刷存在感 这7件事“入冬”后千万不要做!

“挡风被”的手套与护膝一体,拐小弯或急转弯时,车把会受其限制,容易摔倒。另外,“挡风被”的宽度超出车把宽度,易被两侧车辆挂蹭。因此,建议骑电动车时,最好选择护膝,慎用“挡风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