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植物,農民用來盛水喝,卻不知道它是我國的吉祥物之一

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裡吃的用的都不再是以前的“原生態了”,記得以前家裡做飯都是用柴火燒火的,現在都有有了電磁爐、液化氣,吃的飯菜也都是自家地裡種出來的,現在有好多家庭都是買米買面吃,就連菜也有好多年輕人都是買著吃的,衣服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小孩子穿的棉衣,其餘的衣服幾乎都是買現成的來穿的,很少再有人自己織布了,衣服也沒有再做了。其實讓我記憶最深的是每次瘋跑回家後,用來喝水的水瓢。


農村這種植物,農民用來盛水喝,卻不知道它是我國的吉祥物之一

以前在農村生活的人都是非常勤儉持家的,只要手邊有的東西,都會想方設法把它變成有的東西,就說這個水瓢,它就是用葫蘆做成的,一個大大的葫蘆,從中間剌開,把裡面的葫蘆籽掏乾淨,好好清洗一下,就可以作為盛水用的水瓢,大熱天滿頭是汗,回到家裡用它盛一瓢泉水,大口的喝下去,那從頭到腳,真叫一個涼爽呀!不過最近幾年農村很少有人家再種葫蘆了,覺得也啥用了,現在盛水都用塑料的或不鏽鋼的水瓢了,但也有一些年輕人喜歡種一些小葫蘆,覺得精緻也好看。

農村這種植物,農民用來盛水喝,卻不知道它是我國的吉祥物之一

葫蘆是屬於葫蘆科、葫蘆屬的植物,它是需要攀附的爬藤一年生草本,在攀援的藤莖上有軟毛,等老後漸漸脫落,幾乎沒有啥毛了;它是夏秋季節開白色的小花,屬於雌雄同株的,生長的葫蘆藤可長達15米,結的葫蘆也大小不等,有小的10釐米的,有大的1米的,最重的可達一千克,剛結出的小葫蘆是綠色的,慢慢的變成白色到帶黃色,由於長期培養或品種不同,果形變異很大,有的是呈啞鈴狀的,中間細,上部小於下部的膨脹,這種葫蘆屬於小葫蘆,最長可達10釐米;還有一種是呈扁球形、棒狀或構狀的,成熟後果皮變成木質的,種子是白色的,是在夏季開花,秋季結果。

農村這種植物,農民用來盛水喝,卻不知道它是我國的吉祥物之一

葫蘆在我國各地都能種植,甚至在世界的熱帶和溫帶地區也在廣泛種植。種植葫蘆並不難,只要找對方法,首先要選茬整地,葫蘆喜歡生長在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低窪地裡,還要有好的灌溉條件,不要和西瓜、香瓜等瓜類品種迎茬種;下來就是室內催芽,要先選好品種進行浸泡,要用40度的水溫浸泡12-24小時,然後撈出甩幹,並嗑開浸好的種子,進行催芽,每天要撿出發芽的種子放在另外的盆裡,控制生長,等待播種;等苗床準備好之後,就裝袋播種;最主要的的是田間管理,要人工除草,及時防治病、蟲的傷害,還要適當的追肥、順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等,然後就等待葫蘆慢慢的成熟;記得要在田間留出車道以便於澆水和收葫蘆。

農村這種植物,農民用來盛水喝,卻不知道它是我國的吉祥物之一

一般在8月中旬就可以收穫了,收穫後的葫蘆有很多使用方法,有的用新鮮的葫蘆做菜比如葫蘆炒辣椒;有的把它洗淨曬乾,切碎用來藥用,具有止瀉,引吐的功效,用於熱痢,肺病,皮疹等病症,也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熱、口渴、黃疸、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外它還有潤肌膚的優點,能抗病毒並防癌;還有的人把葫蘆用在門口用來辟邪、招寶,因為葫蘆是咱們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

你對種植過葫蘆嗎?對它瞭解多少?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