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今年7月12日郑州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治理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聚全警之智、集全警之力,聚焦路面管控、聚焦重点区域、聚焦严重违法行为,全面打响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攻坚战。在综合整治中,全市交警部门也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的模范标兵和创新工作方法的业务能手。

今天就带大家到金水路与东明路口的“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去看看岗上的两位“标兵”——秦友军、赵伟民。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秦友军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赵伟民

金水路与东明路路口高峰期一个信号灯200辆非机动车等待,秦友军、赵伟民全天候对非机动车高压管理,确保了路口通行顺畅。

秦友军说:“金水路是郑州东西交通的主动脉,无论高峰或平峰时段,车流量都非常大,为确保金水路东西双向的畅通,就会限制南北方向通行的信号时间,这样一来在高峰时间南北方向就会挤压大量的电动自行车,一个信号灯就会有200余量在等待。”在金水路与未来路、金水路与经三路下穿隧道开通后,很多非机动车不习惯走下穿隧道,都改道到金水东明路口,该路口的通行压力就更大了。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在金水路与东明路口上班高峰期,一个信号周期由南向北的电动车会排到金水河桥。如果因事故或特殊天气,人工干预加大金水路的放行力度时,南北向的电动车行人会排的更远,三百辆都不止,秦友军说:“我们这个路口堪称郑州非机动车流量最大的路口之一了!”。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尤其是夏天执勤时,迎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坐着不动还浑身是汗,而他们要在路口四个方向来回跑,一会儿就是汗流浃背,几乎从执勤开始到下班,衣服就没干过。因为郑州近期开展针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专项整治行动,再加上路口的通行疏导压力确实大,金水路与东明路岗的两位老民警也都习惯性地早早过来“帮助”对方执勤。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秦友军和赵伟民是金水路与东明路口的“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的执勤民警,也是一对配合多年的老搭档。两人均是部队干部转业,转业后先后来到交警一大队工作,至今都已超过十个年头了。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像赵伟民在部队干了18年,正营级干部,转业后当了一名普通的交警,但他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一干就是10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让大家很敬佩的。”说起示范岗上的两名民警,在路口参加高峰岗的交警一大队教导员刘建刚连连点赞。“三教育一采集”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金水路东明路示范岗在执勤民警和交通协管员的共同努力下,该路口的交通状况和通行效率大为改善。尤其是高峰时段原来逆向行驶,小转弯以及和机动车抢道的现象得到了遏制,通过全天候对非机动车高压管理后,经常通过路口的非机动车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现在这个路口的情况好多了,以前南北方向遇到绿灯时,那些电动车就像开了闸的水,直行的、逆行的,甚至直接斜着拐弯的情况都有,严重影响了通行效率,也影响了机动车的通行。”

老搭档各显其能,管理创新争做业务标兵,交通管理“拥挤岗”变成“示范岗”

上午9点半以后,高峰期才会渐渐退去,但金水路上车流量依旧很大,只是非机动车数量较之前明显下降。这个时候,忙碌一个早上的交警和交通协管员才能稍稍喘口气。已经四十出头的秦友军和赵伟民看上去都是不善言谈的人,脸上也都带着股认真劲儿,可一旦说起交通管理工作,俩人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天天坚守在红绿灯下的他们对自己的岗位业务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妙招。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东明路上南北向骑行的电动车为方便和少等一个红绿灯,会在接近路口时斜穿插或者直接逆行在路口反方向等待,这就造成路口的秩序乱起来,通行效率大打折扣。”秦友军说,针对这一乱象,他和同事们想出各种解决办法去应对,并初见成效。首先,高峰时段针对金水路南侧逆行的现象,在金水未来路口西南角由民警进行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进行处罚;在东明路南侧金水河桥处由协管员进行前期把控,在路口西南角有民警进行二次管控,并且在南北放行时配合路口中间民警引导非机动驾驶员顺行并进行二次等待,以此杜绝小转弯以及逆行现象。其次,针对高峰时段由南向北电动车流量大的特点,民警将机非隔离护栏向西移一个车道,加大非机动车的通行能力。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赵伟民在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管理上也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和做法,那就是“眼疾、腿快、嘴勤”。

“眼疾”就是得快速发现问题,有拥堵或秩序混乱的苗头时,得及时发现及时疏导,等堵成一锅粥时,就比较难处理了。”赵伟民介绍,

“腿快”就是发现问题得第一时间跑到跟前管控,不能让车辆停滞和滞留,车辆动起来就不会发生大规模堵塞;

“嘴勤”就是不停地提醒教育非机动车和行人,一遍一遍的提醒才能让大家意识到自己的交通行为不文明或者违法了,然后就慢慢形成良好的秩序。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高峰时段,嗓子喊哑喊破是常有的事,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停的教育,大家还是能够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毕竟秩序混乱大家都不好走。”

在“三教育一采集”专项整治活动中,赵伟民他们的示范岗还首先引进上线了“三教育一采集”APP相关软件系统,在对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违法整治中,执勤民警把所有交通违法者的个人信息及交通违法信息录入交通违法数据库,通过警务通手机可以随时调取当事人的交通违法情况,对于多次交通违法者还将通过媒体曝光甚至录入个人征信系统。此举让交通违法者真正“红红脸”、“出出汗”、“受受教育”,从而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出行习惯。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在老秦和老赵及同事们的帮助努力下,这个曾经出了名的交通秩序“拥挤岗”如今成了标准“示范岗”,黝黑的脸庞和湿透的衣服就是他们付出与努力的最好证明。

3、严肃的面孔下,他们都有一颗大爱之心,无论对陌生过客还是对身边的同事,他们总能伸出温暖之手

在于赵伟民交谈中,他突然转身离开向对面跑去,刚开始以为他又发现了交通违法者而过去制止呢。等他跑过去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名60多岁的老人正通过马路,老人看上去腿脚不灵活,行走缓慢,按照他的速度一个信号灯是过不去的。赵伟民扶着老人在信号灯转换前一秒通过了路口,然后目送老人离开。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这个老人腿脚不好,最近一段几乎每天都在这个时候通过路口,正值逢高峰时段,如果不能及时将他搀扶过去,他在路中间非常危险,也会影响到机动车的通行秩序。”赵伟民气喘吁吁地说,他每天只要看到这个老人通过,就会主动去护送一下,时间久了老人也很理解他们的工作,通过路口后还会主动对一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进行劝说教育。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一般而言,大家都觉得交警很威严,处理起交通违法行为时铁面无私,但其实,他们也是一个普通人,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帮扶一下,看到大家遵规守法也会觉得很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赵伟民接着说:“执法时肯定得严肃,但更多时候我们还是很人性化的,该教育的教育,该帮助的帮助,谁没个难处呢,换位思考一下都能理解。”赵伟民说他在岗位上只要看到有困难的群众都会上前过问,遇到外地司机迷路的、找不到路的,他都会详细解说,甚至帮他们画个行驶路线图,还有的司机车抛锚了,他还帮着把车推到几公里外的维修站或加油站。

说起两名民警的爱心善举,旁边的交通协管员小朱插话说,她已经做协管员6年了,前几年她老公突发重病,家庭曾陷入极度困难中,正是秦友军和同事们及时向她家伸出援手,一边帮助她们联系医院,还捐钱捐物,最终让她家渡过了难关。交警一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康作强对秦友军、赵伟民这对老搭档有这样一个总结,他们用真心换来岗组的人爱岗敬业,用爱心为大家注入了干好工作的激情,无论在哪个岗,岗组人员都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在岗的交通秩序都能快速得到根本好转。秦友军曾经所在的城东路岗也因此连续四年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和先进岗组的称号。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交警人物」红绿灯下的坚守和付出——走近郑州交警“三教育一采集”集中整治示范岗

他们站在红绿灯下进行交通管理时,威严的目光不仅仅去发现着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也关注着周围人的苦寒冷暖,他们用过硬的业务素养去维护着城市的交通秩序,也用一颗大爱之心去温暖感动着周围的人们,诠释着男人的胸怀和警察的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