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辅高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高拱(1513-1578年),字肃卿,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中的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史官,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嘉靖四十五年入内阁。与首辅徐阶不合,在隆庆元年称病归里。隆庆三年,穆宗又把高拱叫回来,官复原职,任次辅,接着任首辅。主政有两年半时间,在整顿吏治中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对官场风气起到了推动扭转的作用。

那么,高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朝首辅高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下,有一些作家为了提高张居正而一味地贬低高拱,用文学虚构的方式,把高拱刻画成一个贪墨的形象,这些文学作品没有学术依据,但通过出版物及影视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不是高拱真正的历史面目。

高拱复出后,共惩办贪墨案64起,处罚官员169人。当然,高拱能这样做,首先他自身廉洁,彻底地贯彻奖廉与惩贪等一系列的方针。为了明军的靖边方略与战斗力,高拱实施了实施“南剿北抚”与军备人员不职误事的惩罚之制,在军事改革上,也是取得了一定的功效。由于与次辅张居正在政见上出现了大分歧,高拱最后还是被逐出内阁,张居正上任为首辅。

明朝首辅高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高拱在任职首辅时,还有效地和平解决贵州乱事,后世予以高度论评。《神宗实录》说:高拱“处安国亨之罪,不烦兵革而夷方自服,国体常尊,所省兵饷何止数十万!”对高拱的军师功绩,明清时期有其高度评价。《神宗实录》说:“辽东数与虏角一时,督抚剿除,拱主持力为多。”

明朝首辅高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总的来说,在高拱一生事业中,其靖边功绩最为辉煌,开创出隆庆后期“边陲晏然”“中土平安”的新局面,也为张居正后来推行的“万历新政”打好了夯实的外部条件。

明朝首辅高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也有学者说,张居正把高拱踢出内阁后总揽大权,所谓的万历十年改革,实际上还是高拱在隆庆时期推行改革方案,张居正只是做了延续和发展。

明朝首辅高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评价历史人物我们要客观公正看待,不能一味地“褒张贬高”,也不能对历史和读者进行误导。从高拱所取得的成效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拱的改革、惩贪和自身清正廉洁,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