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軟體-廣聯達鋼筋算量操作流程

工程準備工作:

1、在新建工程前先分析圖紙仔細閱讀結構設計總說明。

2、建立與工程相對應的Excel表格用於記錄及計算鋼筋算量中的數據和Word表格用於記錄鋼筋算量中所遇到的問題。

軟件操作步驟:

一、新建工程

第一步

工程名稱

1、輸入工程名稱 按工程圖紙名稱輸入。

2、按照圖紙結構設計總說明選取計算規則其他選項不變。

第二步

工程信息

1、依據圖紙結構設計總說明填寫工程信息

2、工程信息中 結構類型、設防烈度、簷高決定建築的抗震等級抗震等級影響鋼筋的搭接和錨固的數值 從而會影響最終鋼筋量的計算 因此需要根據實際工程的情況進行輸入。簷高為室外地坪到女兒牆底的高度值。

第三步

編制信息

1、根據實際情況填寫相應的內容。

第四步

比重設置

1、目前國內市場上沒有直徑為6的鋼筋一般用直徑為6.5的鋼筋代替需要把直徑為6的鋼筋的比重修改為直徑6.5的鋼筋比重直接在表格中複製、粘貼即可。

第五步

彎鉤設置

第六步

點擊完成

二、計算設置

計算設置部分的內容是軟件內置的規範和圖集的顯示。包括各類構件計算過程中所用到的參數設置直徑影響鋼筋技術結果軟件中默認的都是規範中規定的數值和工程中最常用的數值。圖紙沒有特殊說明預算過程中不必調整。

三、樓層設置

1、建立樓層 在軟件中建立樓層時 按照以下原則確定層高和起始位置

A、基礎層底設置為基礎常用的底標高基礎層底標高注意設置為墊層底標高。

B、基礎上面一層從基礎層頂到該層的結構頂板頂標高。

C、中間層從層底的結構板頂到本層上部的板頂。

2、修改板的厚度 基礎層板厚為筏板厚度。

3、樓層缺省鋼筋設置

A、根據結構設計說明修改構件的混凝土標號

如果結構設計說明與各樓層圖混凝土標號不同

按照結構設計說明設計

加以說明。

B、根據結構設計說明修改構件的保護層厚度。

四、軸網的定義

1、查看一層平面 根據一層平面圖建立軸網。

2、軸網編輯 軸網繪製完畢後如果需要對軸網圖元進行編輯可以使用“繪圖工具欄”中的功能。

3、輔助軸線 為了方便繪製圖元軟件提供了輔助軸線功能。

五、柱構件的定義和繪製

1、按照圖紙定義柱子的構件名稱。

2、按照圖紙定義柱子的構件屬性。特別注意圖紙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說明注意柱子是否有標高變化軟件默認豎向構件是按照層底標高和層頂標高可在其他屬性中設置

3、柱類型分中柱、邊柱和角柱對頂層柱的頂部錨固和彎折有影響直接關係到計算結果中間層均按中柱。進行柱定義時不用修改在頂層繪製完柱子後使用軟件提供的“自動識別邊角柱”功能來判斷柱的類型。

4、如果圖紙中柱是以柱表的形式來表示的可以直接利用軟件中“柱表”的功能來定義柱子。

5、繪製柱圖元異形柱可以按F4切換柱子的插入點。

6、柱圖元繪製到圖上後如果需要在圖上顯示圖元的名稱可以使用“視圖”菜單下構件圖元顯示設置功能在圖上顯示圖元的名稱方便查看和修改。

六、剪力牆構件的定義和繪製

1、按照圖紙定義剪力牆的構件名稱

2、按照圖紙定義柱子的構件屬性。特別注意圖紙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說明注意剪力牆是否有標高變化軟件默認豎向構件是按照層底標高和層頂標高可在其他屬性中設置。

3、按圖紙結構設計說明剪力牆的拉筋形式橫向與豎向間距均為600此處輸入A8@600*600點開其他屬性點擊“節點設置”的三點按鈕在第22項“牆身拉筋佈置構造”中選擇“梅花布置”。

4、繪製剪力牆圖元。 繪製完剪力牆後下一步繪製剪力牆柱。

4.1、如果是非矩形柱可以選擇新建參數化柱軟件彈出“選擇參數化圖形”界面。選擇與圖紙所匹配的形狀按照圖紙中標註的截面尺寸在右側的參數表中輸入相應的數值。

4.2、截面參數設置成功下面進行其他屬性的輸入若圖與參數化圖形不符則可在截面編輯處畫鋼筋。缺少哪個鋼筋在其它鋼筋中自行添加。

4.3、如果為不規則柱可新建異形柱自行編輯箍筋。

4.4、繪製剪力牆端柱圖元。可以按F4切換柱子的插入點 繪製完剪力牆暗柱後下一步繪製剪力牆連梁。

4.4.1、按照圖紙定義剪力牆連梁的構件名稱。

4.4.2、按照圖紙定義剪力牆連梁的構件屬性。

七、梁構件的定義與繪製

1、按照圖紙定義梁的構件名稱

2、按照圖紙中梁的集中標註定義構件屬性。特別注意圖紙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說明 若圖紙中單個梁標高有特殊標註應在設置梁構件中其它屬性中修改量的起點標高和終點標高。 畫梁時按先上後下先左後右方向來繪製以保證所有梁都全部計算。

3、按照圖紙進行梁的原位標註。進行原位標註時可選擇屏幕旋轉根據圖紙方向繪製。

4、原位標註中支座不符時可用重提樑跨或進行支座的編輯。

5、按照圖紙設置主次梁的吊筋可使用“自動生成吊筋”。

6、設置懸挑梁的彎起鋼筋點擊計算設置—節點設置—框架樑第22項設置懸挑梁鋼筋圖號選擇所需圖號。

八、板構件的定義與繪製

1、按照圖紙說明定義板的構件名稱

2、按照圖紙說明定義構件屬性。特別注意圖紙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說明定義板的頂標高看局部是否有標高變化定義板的厚度定義板的馬蹬筋。

3、繪製板的圖元。

4、按照圖紙說明定義板的受力筋。

A、結構圖中沒有受力筋的名稱按受力筋的鋼筋信息定義構件名稱。

B、鋼筋信息按圖中鋼筋信息輸入。

5、按照圖紙中受力筋位置定義和繪製板受力筋圖元。

6、按照圖紙中負筋位置定義和繪製板負筋圖元。

九、砌體結構工程計算

在框架結構或框剪結構工程中砌體結構構件的配筋信息通常在工程結構設計總說明中進行描述。主要包括牆體中的加筋構造柱圈樑、構件的鋼筋分析各構件鋼筋的根數與長度計算公式。注意下層對應位置梁標高有改動時當前層牆的底標高也應變動。

1、按照圖紙說明定義砌體牆構件注意分清構件名稱的設定。

2、按照圖紙中砌體牆位置繪製圖元。

十、門窗洞口的定義與繪製

1、參照門窗表定義門窗門連窗為單獨一項的構件屬性。

2、按照圖紙中門窗洞口位置佈置門窗圖元。注意每繪製完一個用鉛筆畫挑標記。

十一、構造柱、過樑、圈樑及砌體加筋的定義與繪製

1、構造柱的繪製可以使用“自動生成構造柱功能”設置好構造柱在砌體牆中的佈置位置然後根據圖紙輸入構造柱的屬性設置完成後點擊確定根據狀態提示點選或拉框選擇砌體牆右鍵確定。

2、砌體加筋的繪製流程概括如下新建—選擇參數圖—輸入截面參數—輸入鋼筋信息—計算設置可統一在工程設置中調整繪製。

3、按照圖紙說明定義過樑的構件屬性。

4、可以利用智能佈置—按照不同的洞口寬度選擇不同的過樑進行繪製。 注意砌體結構部分的鋼筋一般會在結構設計總說明中進行說明因此在計算砌體結構的鋼筋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結構設計說明完整的輸入所有的構件鋼筋。

十二、筏板基礎的定義與繪製

上層結構繪製完畢後把上層的豎向構件複製到基礎層然後進行基礎層的繪製。

1、按照圖紙說明定義筏板基礎的構件屬性。

A、馬蹬筋參數

B、筏板側面鋼筋

2、繪製筏板基礎圖元

3、定義筏板基礎的鋼筋包含主筋底筋、麵筋、中間層筋、筏板負筋、馬蹬筋已在筏板構件屬性中設置。

十三、集水坑的定義與繪製

“調整集水坑放坡功能”可以調整單邊坡度

十四、基礎梁的定義與繪製

十五、零星構件鋼筋工程量計算

計算零星構件工程量應用單構件輸入。

1、參數輸入計算樓梯工程量。

2、單構件輸入法計算梁挑簷工程量。

十六、鋼筋工程量彙總計算

1、首先打開鋼筋的三維視圖對整個工程進行查看看是否有標高調整不正確的地方。

2、繪製計算彙總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