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海西行 終生海西情:著名書畫家何水法率弟子描繪茫茫柴達木

記者 鄭成航

茫茫柴達木,巍巍崑崙山。自2010年黨中央啟動對口支援青海藏區工作,確定浙江省對口支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之後,浙江與青海就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近日,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書畫家何水法攜弟子十五人遠赴浙江對口援助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展開了為期九天的文化援建工作。其間,何水法一行參加了海西州宣傳部、海西州文聯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著名畫家柴達木採風體驗行座談會”,並舉行了“抱華樓何水法美術館海西寫生創作基地”授牌儀式。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何水法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弟子們創作了近三十幅花鳥畫作品,聯合繪製了一幅逾二十米的花鳥畫長卷和十餘幅書法作品,為當地的蒙古族、藏族等各族民眾帶去了來自浙江的文化和藝術。

一次海西行 終生海西情:著名書畫家何水法率弟子描繪茫茫柴達木

何水法與弟子繪製書畫長卷

自2010年中央作出對口支援青海省藏區的重大戰略決策以來,浙江省建立了一支“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的援青隊伍,從政策、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對海西州八個地區展開了全方位的支援。做過兩屆浙江省政協常委、目前仍是浙江省政協委員的何水法一直覺得,自己作為一名浙江的文藝工作者,也有責任和義務為海西州的文化藝術建設貢獻一分力量。

何水法說:“海西州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對社會的多樣性和和諧穩定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作為畫家,有義務、更有意願到那裡寫生採風,同當地的藝術家和民眾進行交流,記錄當地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遷。”

一次海西行 終生海西情:著名書畫家何水法率弟子描繪茫茫柴達木

何水法受聘海西州文化顧問

近年來,何水法先生一直專注於“一帶一路”沿線的寫生創作,這次海西之行,由西寧出發,沿青海湖進入柴達木盆地,而後經大柴旦、當金山進入敦煌,恰好是古絲綢之路南線的一段。何水法與弟子們抵達海西州後,在烏蘭縣的茶卡鹽湖和哈里哈圖國家森林公園停留創作,登上了海拔4000米的柏樹山寫生千年柏樹,深入戈壁描繪廣袤、苦寒的土地上頑強生長的花花草草,何水法先生還分別為當地題寫了“天空之鏡茶卡”“哈里哈圖森林公園”“南絲綢之路茶卡”三幅書法,得到當地領導和民眾的熱烈歡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決定聘請何水法出任海西州文化顧問。

一次海西行 終生海西情:著名書畫家何水法率弟子描繪茫茫柴達木

何水法與弟子寫生

在結束海西之行時,何水法說:“此次海西之行,讓我對總書記倡導的文化自信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們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有56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民族,我們的不同地域間、不同民族間始終未曾間斷過交流和互助,有這樣的悠久文化和深厚歷史的國家,自然是自信而向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