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我校校長彭龍接受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專訪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外語丨世界丨閱讀丨人文

讓學習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服務國家戰略

講好中國故事

專訪我校校長彭龍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開學前夕,我校彭龍校長接受了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的採訪。

陳志文先生坦言:“(彭龍校長)那身懷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使命感更是深深打動了我。”

此次,就讓我們跟著陳總編輯一起走近彭龍校長,一起聽聽彭龍校長掌舵北外的治校之道。

陳志文:開始我想先問彭校長一個小問題,您瞭解為什麼北外、人大、北理工、民大都連在一起,而不是在學院路嗎?

彭龍:因為這幾所學校很有淵源,都是從延安來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外國語高等學校,1980年後直屬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陳志文:如果讓你介紹北外,您如何介紹?北外的特色是什麼?

彭龍:北外最典型的標誌是他的紅色印記

,它1941年在延安誕生,一開始是一所俄文學校,後來也開始教英文,當時主要是為了服務於我黨早期的對外交往,同時那時已經開始隱隱的意識到,辦這所大學是要為成立的新中國培養涉外的幹部,服務於國家更大範圍和更有深度的對外交往的迫切需要,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成為了我們學校先天的基因。北外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戰略決策可能要討論很長時間,但只要是為了服務國家戰略,建設和發展國家急需的學科,就很容易達成共識,這也是我們語種建設迅速並且卓有成效的重要原因,我們定位很清晰,就是要為國家培養外交、外事人才。

從最早延安時期的只有俄語、英語兩大語種到十八大以來開始籌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有語種,至今我們已經擁有了98個語種,毫不謙虛的講,在全世界的範圍裡,北外都是開設語種最多的大學之一。在 2017年公佈的《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學校語言學、現代語言學兩門學科全球排名均為 51-100,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全球排名201-250,居國內外語外貿類大學之首。

我們已經向黨中央、教育部承諾,到202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的

語種超過100種,覆蓋所有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語言。今年北外已經向教育部申報了三個非洲國家的語種,如果成行,我們就達到了這個目標。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陳志文:通過您剛才的敘述,我能夠非常強烈的感覺紅色基因在北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北外會根據國家不同時期的戰略發展需要,進行學科和語種的調整和擴展,可以說這是北外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

現在高校發展講有所為有所不為,北外在改革開放,一帶一路的前提下已經擁有了最全的語種,但這也引出一個從九十年代起就開始討論的小語種存活的問題,您覺得現在這個問題還是問題嗎?

彭龍:在中國對外交往的過程中,曾經有一段時間的確認為,對外交往有像英語等幾個大語種就可以了。但後來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們發現,一些國家特別是領土面積很小的國家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文化,在很多國際交往的場合,他們都有意識的用自己民族的語言進行交往,甚至像跟印度這樣的大國的官方交流,他們都不用英語而開始用印第語,這時候,小語種的建設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小語種的人才培養之所以重要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語言的交流方面,關鍵在於國別研究人才的培養。我們與這些國家進行語言交流只是第一步,還要加強對這些國家的研究。我們很多企業在不少小國家交流、交往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這個國家基本的政治、歷史、文化了解的都很少,也沒有現成的資料,這方面小語種人才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陳志文:跟國家的宏觀決策也有很大關係。

彭龍:

所以我們北外就主動請纓,要把這個語種做到全面覆蓋,同時根據中央的要求,我們也做到國別研究的全覆蓋,近幾年我們開始很多對象國的研究。比如我們現在有希臘研究,並專門成立希臘研究中心,去年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希臘總理到中國來訪問併為我們希臘研究中心揭牌。還有尼泊爾總理也來為我們的尼泊爾中心揭牌……未來我們爭取做到跟所有國家開設研究中心。

陳志文:總結來說,就是小語種學科並非不存在生存問題,但我們的著眼點首先是緊扣著國家的發展需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彭龍:小語種的發展生存問題歷來有之,但語種建設和國別研究的培養成本很高,並不是需要的時候想要有就有,而是要著眼於為國家發展儲備人才。當然我們也在思考現在的人才培養模式,任何一個學生進入北外,不管他學什麼專業什麼語種,我們都要加強他的通識教育。現在我們提出英文教學不斷線,即首先要熟練的使用英文,同時要掌握非常好的中國傳統文化。另外我們鼓勵所有的院系、所有的同學要選修一門專業,人文學科或者社會科學的學科。比如說國際關係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歷史學等。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陳志文:你剛才說的我很贊同,因為傳統將外語學習定位於文學層面,也就是成為語言方面的專家。但實際上我們培養的人才不可能都是做文學研究的。北外應該特別強調學科交叉,外語只是特色,這是否也是北外的一個發展方向?

彭龍:我們將建設一批反映各專業領域最新研究動態和學術前沿的高水平專業課程。突出跨學科、交叉學科知識的傳授與研究,完善學生多元知識結構

,那就是要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的、高水平的、國家急需的複合型國際化人才

北外為此將使用“非通用語+通用語+專業方向”和“非通用語(小)+非通用語(中)+通用語”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國家戰略亟需的複合型、復語型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陳志文:說到這裡,我對北外的形象非常的清晰了,一個是外語語種最大化、全覆蓋,第二個是人才的培養上交叉型,語言是我們重要的抓手,我們會結合語言培養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的複合型人才。

陳志文:與高校領導交流,“雙一流”是不得不說的話題,您是如何評價“雙一流”,北外在這裡邊的一個機會是什麼?

彭龍: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勢在必行。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必須牢牢抓住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個核心。當然,中國高校的發展絕不是要迎合國外某些評價指標,成為西方體系下所謂的“世界一流大學”,而是要突出中國特色。我們培養的人才一定要在具有國際視野的同時兼具中國情懷。只有立足國家戰略需要,培養出高素質複合型人才,服務國家的發展和崛起,贏得世界的尊重和讚許,才能稱得上真正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需要世界一流學科的支撐,優勢學科的質量也越來越成為決定一所大學優劣的核心素養,對於北外來說,不可能每個學科都好,但我們要把我們最優勢並且重點打造的語言文學學科以及其中派生出的國別研究、全球治理變成世界一流學科,這其中蘊含了巨大的機遇。

陳志文:這也是北外的特色。

彭龍:北外責無旁貸,因為中國沒有一個學校目前看來有我們這麼多語種、這麼多國別研究,這麼多研究中心,如果我們把內功練好了,打造好了,北外將是不可替代的。我們應主動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改進國際化人才培養方式,不斷突破人才瓶頸,有計劃地做好人才儲備,為我國參與國際事務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陳志文:說到這裡其實可以談一下我的另一個問題了,目前我們國家專門的外語院校很多,還有好的綜合性大學的外語系,比如北大外語系,從這種宏觀的維度來看,您是如何思考北外的發展定位的?

彭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北外要成為對國家發展非常重要,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一所高校,所以我們為國家培養高層次、急需的高水平國際化人才,同時我們研究和傳播中外的優秀文化,推動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發展。

學校積極承擔“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把中國介紹給世界”的重要使命,承辦 23 所海外孔子學院,持續發揮溝通中外文明、傳播中國文化的輻射網絡作用。利用語言優勢,作溝通中國與世界的研究者、譯介者和傳播者,推動全球範圍內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鑑,我們要把北外建設成為優秀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講好中國故事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另外,我們還要成為服務國家全球發展的智庫性大學,對整個學校的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要服務於國家的全球發展和國家戰略。

總之,北外將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為辦學目標,培養複合型、復語型、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致力於成為引領中國外語教育改革發展的示範高地、國家多語種建設和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基地、服務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新型智庫、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窗口。

陳志文:基於你剛才講的定位發展,戰略方向,再結合時下的“雙一流”,學校有什麼具體的考慮。

彭龍:高等外語教育要致力於培養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瞭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這是時代賦予外語教育的歷史責任。

我們學校的英語稱謂是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引申開去就是要保證外國語言文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我們要真正做好國別研究,因此一定要把這個學校做成一個特色非常鮮明,能夠服務國家對外交往,推動中國和其他國家人文交流的大學。

作為人才培養綜合改革與“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北外成立了北外學院和國際組織學院。北外學院的命名借鑑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做法,以大學名稱直接命名本科生學院,意在構建具有北外特色的通識教育體系。學校將選拔英語能力強的學生進入北外學院,在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和外語專業教育,學生在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的同時學習另一門外語(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或一門非通用語)。在高年級,學生可根據意願選修國際政治、國際金融、國際法、國際傳播、區域研究、世界文明與文化等方向的課程。

國際組織學院則實施本、碩、博貫通式培養,培養兼具國際視野與中國情懷、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兩種以上聯合國工作語言,具有出色專業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複合型、復語型國際組織人才。未來,國際組織學院將成為集人才培養、智庫研究和人才推送為一體的教學研究型平臺。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陳志文:我昨天看了學校的網站,首頁上最突出的就是處於頂部位置關於人才的板塊,下面還有各種各樣的人事招聘內容,現在對人才的描述很多,尤其是“雙一流”啟動後,客觀上掀起一場人才大戰,那麼咱們在

人才戰略上有什麼樣的考慮?

彭龍:其實北外歷屆領導班子對人才都非常重視,尤其近幾年我們發現,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語種戰略要全部覆蓋,國別研究全部覆蓋,並且要做成最好的大學之一,要能把最好的學生吸引到北外來,學校上下的核心共識就是:對於北外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吸引一批大師級的學者和老師,注意這裡不是引進幾個,而是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學者和老師。

提升成為一所最優秀的大學有很多種因素,我認為,第一要擁有一大批大師級的學者和老師。第二,一個大學要自覺地形成對於學術的尊重,對學術的敬畏,還有對教師的重視,對人才培養的重視這樣一個氛圍。但是要創建這種氛圍,這個大學就要尊重規則,這也是能否引進優秀人才的關鍵。

另外還有一個要點是,它應該有一個很棒的校園,讓人一進來就讓人覺得與眾不同。我現在研究世界上很多好大學,發現沒有哪一個世界頂級大學他的校園是糟糕的,即使面積很小依然很有特色。我們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北外的面積也不大,但是海內外的學生、家長都覺得我們改造後的東院非常精緻,西院現在正在進行改造,我們必須把北外每棟房子都變成優秀的建築,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外國語大學,他的校園本身就應該是與眾不同的。

陳志文:這些對於引才都至關重要,否則吸引來也會走,留不住。

彭龍:實際上這裡的核心問題就是一所學校要有自己的精神內核或者說核心價值,北外從歷史上看,我們的紅色基因,我們服務國家戰略這種自覺性都是非常先進的,加上我們現在對發展的思考和敏銳要結合進來,形成北外優秀的精神文化內核。

陳志文:換句話講,內功練好就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能吸引人才,同時還能留住人才,那麼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彭龍:您說的很對,所以我們常年通過網站引進人才,包括把自己的好學生留下來,為此我們花大力氣培養他。我們這幾年加強跟國外頂級大學的交往也是這個原因,因為我們覺得要把北外的學生通過各種渠道,送到世界各地的好大學去開闊視野。

當然這種視野的開闊本身也是交叉的,比如你是學波蘭語的,你也應該找機會到美國和英國的好大學去學習進修,如果你是學英文的,你也不一定總是要到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去,其他國家好的學校也要去看看。通過這種國際交往,我們的資源更豐富了,很多校友都回來了,視野已經和之前完全不一樣。

陳志文:同時我們也沒有放鬆對校外人才的引進。

彭龍:沒錯,如果你這些年關注我們的人才招聘,會發現我們實際上一年365天24小時都在引進人才,凡是優秀人才願意到這來,我們隨時可以啟動引進程序。

北外將開展世界一流學者引智計劃,引進擬建學科的境外一流學者來校教學或與學校教師開展科研合作。還將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的支持力度,探索實施協議工資制等分配辦法,加強成建制的引進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及其團隊。著力引進青年拔尖人才,制定實施學校青年後備人才計劃。加大各類人才工程項目對青年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培育優秀師資隊伍的後備人才。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質量,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陳志文:我們中國教育在線學術橋一直致力於外聯英才,內接名校,在我們的平臺上也活躍著很多的海內外學者,請您代表北外對他們說些什麼吧。

彭龍:所有大學的關注,都會很關注過去,也關注現在,但是我認為一個好的大學,更應該更好的關注未來,關注這個學校的未來,也關注這個社會的未來,人類發展的未來,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優秀大學特別需要思考的,北外無疑就是這樣一所大學。

我特別希望北外能夠得到一些非常優秀的人的關注,北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很有前途的大學,而且在促進國家的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上,它將來會讓你刮目相看。我希望來自海內外的優秀學者能夠加盟北外,也希望中國教育在線·學術橋的渠道能夠幫我們獲得更多學者的關注。

“開設語種世界最多,覆蓋所有與中國建交國家官方語言。”

“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立志成為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

“北外未來發展的關鍵是吸引一批大師級的學者和老師。”

彭校長的每一段話,都讓每一個北外人更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使命和前進的方向。

也希望我們每一個北外人,都能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本文采訪內容來自中國教育在線

圖片源於網絡

排版 | 北外WE圈田沁桐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北京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成立於2000年,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二級學院。17年來,北外網院一直堅持鮮明的辦學特色,基於北外外語教學的傳統優勢,結合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在資源研發、體系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網絡教育學院。先後承擔國際、國家社科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校級重點課題等27項,自主開發了500門網絡課程。先後主辦14屆外語網絡教育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倡導成立中國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ChinaCALL)。

目前北外網院開展包括學歷/學位教育、在職研究生、北外網課、國際職業英語證書培訓、英語教師培訓、企業英語培訓、小語種培訓等多元化在線教育項目,成功構建了集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為一體的多層次、多模式、全方位的網絡教育體系。

校长专访|我校校长彭龙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