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战机为何难现当年歼-7大卖的场景?

育儿奶爸


歼10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我军方划代标准)中型空中优势战斗机,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极为有限,说其是“多用途战斗机”,实在是勉强——歼10A(歼10的量产型)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多用途能力。歼10的外贸版本为FC20,原计划出口巴基斯坦。根据2013年4月的报道,巴基斯坦准备购买36架FC20。



FC20的出口之路颇为坎坷,巴基斯坦、伊朗等等都传出购买FC20的消息,到后来都没了动静。很多人认为是“歼10的性能差,所以才没有国家愿意购买”,这种说法纯属就是“想当然”,购买战机或者说是战机出口受限的因素很多,性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还不是主要的因素。比如说伊朗,受联合国武器禁运令的限制,没有国家愿意违反联合国规定与伊朗做这笔交易,包括俄罗斯在内。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伊朗购买俄罗斯战机的传闻,到最后都没了动静的根本原因。为了军火出口那点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俄罗斯人也不会那么干。战机出口受限很多,包括政治因素、经济条件、后勤、维护、训练、武器是否兼容、战略需求、效费比、附加条件等等一大堆。举个简单例子,歼10的外贸版单价3000万美元,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一年的国防开支能买多少架?再想买,没钱也是白搭。

这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再比如:美国的那些盟友、准盟友,在美国的压力下,哪个国家会买FC20?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看看美国对土耳其的态度,又有几个国家能够不屈服在美国的压力下?这是政治因素。再来说说巴基斯坦,以前用的是F16,所有的后勤、维修、训练大纲、飞行员训练、武器等等都是围着F16转。FC20买到手后,所有这一切都得更着变,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不说,光是这笔费用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把歼10(外贸版FC20)无法出口归咎到战机的性能上,那只是一些人动脑子想出来的说法,纯属猜测之词。歼10无法大卖特卖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就是没有赶上时机,或者说是“生不逢时”:歼10推出外贸型的时候,有这方面需求的国家早已经是该买的都买了——市场已被美、俄、欧瓜分了个干净。这些购买国已经形成了它们自己的体系,剩下的就是买不起的国家。想要从这些国家口中夺食?可没那么容易——各国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


别说是重现当年歼7的风光,就是出口三十架,实现起来也很难。歼1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机,与美系、俄系又不相同,换句话说就是美国、俄罗斯等国生产的导弹等,歼10的外贸版根本就用不了,系统不兼容。从我国购买战机,所有的武器也必须从我国进口,有能力的国家可以对其仿制,或者说是干脆引进武器的生产线,授权生产,例如和巴基斯坦合作生产的枭龙战机。武器方面又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这钱可没法省。

限制战机出口的因素一大堆,不是性能说了算的。这可不像在菜市场买菜,只要你的菜好,自然会有人来买。受众多其它因素限制,歼10想买的也不会来买。这里面的东西太多,不再多说。总之一句话,歼10的外销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从美、俄等国口中夺食,不是一般的难。


儒道之主


作为中国独自自行研制设计开发的第三代多功能单发单座战斗机,歼-10有着非常不错的武器性能和作战能力。但作为外贸战斗机向国外销售却颇为冷清,到目前为止,还未有销售记录。和上世纪中期,歼-7外贸军机出口量上百架,远销世界各地的红火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还是得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方面,国际军火贸易往往总给人一种,就是谁的国家的战斗机先进,谁卖的就多就好的这种错觉,其实在现实的军火贸易之中,军火本身的武器性能往往不是第一位的,而是看买家方能从卖家那里通过这桩生意,能真正谋求到多大的利益才是决定这桩买卖是否成功的第一选项,就比如之前土耳其陆军方购买的,韩国的K9自行火炮,该火炮的性能并不出众,俄罗斯或欧盟的武器性能都是高出一截,但韩方提供了除去军火本身之外的其他巨大利益,让土耳其心动不已,也使得土耳其军方却依旧坚定选择了韩国的K9自行火炮而不去选购别国性能更为优越同类型自行火炮的真正原因。


第二方面,歼-10这款系列战斗机,面世的时间点还是有一点晚了,美制的F-16战斗机和俄制的米格-29等好多系列的轻型第三代战斗机,均在其上世纪中期就完了定型,也通过多年的积累,在其国际上也有着非常好的口碑与声誉,反观歼-10作为21世纪初诞生的新型轻型第三代战斗机,很多国家就算有第三代轻型战斗机的需求,也很难把订单给予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战斗机上,也因此中国对于外贸版本的歼-10还需加大力度进行宣传,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该款战斗机的真实性能与作战能力,或许会对其项目会有转机。


第三个方面就是,轻型第三代战斗机是蕴含了大量高精尖航空技术为一身的产品 ,至于其成本,已经不是充分发挥中国制造的低廉可以进行去弥补的,其成本价格就这么真实的摆放在那里,中国与俄罗斯或美国制造的三代战斗机的价格已经相差无几了, 但对于歼-10不利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轻型三代战机市场早就被美俄垄断,就算是有需要的也是缺发展的贫困国际是买不起这么昂贵的第三代战斗机,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歼-10系列战斗机依旧使用的是俄制发动机,一旦从俄美两大军火战斗机商那里,抢到了大量订单,难免也会被俄罗斯军火商卡脖子,也因此歼-10作为外贸机想成功出口,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了。综合三个方面来看,歼-10作为外贸战斗机想出口,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去走,同时也需要更大的努力去争取,才有可能突破重重障碍,再现歼-7辉煌。



航空君


歼七能够在市场上大卖,甚至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仍然有一定的份额,也与它的战场实战性密不可分。

我国空军的歼七战斗机,是从前苏联的米格21飞机中研制而来,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山寨版米格21,这只是早期,随着60年代初引进,七八十年代不断进行改良并衍生出多个型号,目前的歼七战斗机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米格21。



上世纪60年代米格21的出现,基本已经代表前苏联的飞机开始向二代机发展,恰逢这一时期世界各地战争不断,也让米格21在世界战场上大放异彩,中东战场米格21一度是阿拉伯空军的主力飞机,越南战争北越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基本也是驾驶该型号战斗机,非洲战场米格21也曾多次出现,可以说在前苏联推出的二代机中,米格21是介入战争频率最高的机种之一,由于频繁经历实战,该型号飞机也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

所以随着歼七的进一步改良,目前我国的歼七战斗机已经处于二代半战斗机的水准,虽然难以对抗三代机,但在三代机很少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阿拉伯、非洲地区,改良后的歼七战斗机完全可以成为传统米格21的替代品。继续可以在该地域的战场上称雄,由于米格21已经经历了实战的考验,在米格21基础上改良的歼七战斗机可以获得更高的实用性,所以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而在早之前,则有着更大的市场。



但为何我国目前装备的主力三代机歼十在国际市场上难有订单,原因也是多方面,一方面,我国的歼十战斗机目前并没有像欧洲一些三代机一样,经历过实战的检验,因此在同类型三代机的比较之下,购买国家更倾向于欧美的三代机;另一方面,歼七战斗机虽然经历了多次改良,但目前而言已经逐渐不符合我国空军的实战标准,目前也正在逐步选择退役,因此在出口方面有关歼七战斗机的技术和性能我国方面不会做太多的保留,反之歼十战斗机目前是我国的主力战斗机,仍处于保密阶段,即便选择出口,我们提供的也只能是缩水版的歼十战斗机,在同类型飞机的比较之下, 自然就略显逊色。

简单的来讲就是:军事大国有同类型飞机不会从我国购买,发展中国家从实战标准和技术选择上更倾向于欧美的三代机,而非我国的歼十战斗机,所以他们更愿意购买性能相对较差、但实战性能优越的歼七,也不愿意购买性能和实战性都暂时无法保证的歼十。


辽宁资深球迷


说起歼10战斗机的出口,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为啥歼10系列战机不好卖呢?我认为可能不是性能的问题,而是市场定位。

中国战机老用户

用过咱们国家出口的歼7型战斗机的国家是很多的,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这些国家目前都没太多军费.....说白了就是穷。

这些国家买战机的时候我观察单价超过1000万的都嫌贵,而且其中部分国家对新战机的需求度不高,用老的战机撑撑门面剿剿匪阅兵用用就OK了。

传统友谊国家

和中国关系一直不错的国家,不过由于这些国家可能和俄罗斯或者美国关系也不错,所以经常被截胡。

比如买某国低价的二手F16或者二手幻影系列战机,要不就是半路杀出个二手苏30......这种事情细看还是不少的。

新的“盟友”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不断有新的国家与中国成为友好国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或者是买了中国导弹、火箭炮、战舰和坦克炮兵步战车的国家有很多都是我们的新兴“盟友”。


这些国家有一些是确实已经装备了很多三代机,不需要太多的三代机。有些是还在观望考察阶段,不希望做第一个吃螃蟹买歼10的人。

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三代战斗机,我是希望歼10战斗机这款优秀的飞机出口顺利的。或许二手歼10战斗机能以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


列昂尼德图波列夫


就一点,没出口许可证,别的都是胡扯。说性能不好的,你看看两千万一架,免费后勤培训,看看有人买没。


此生不悔入华夏1来生还在种花家


每日点兵为您回答:

个人认为歼10战机没有大卖的原因有两个,都与科技水平没啥关系。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有关巴基斯坦空军宁愿要二手F16,也不要中国歼10的传闻。

巴基斯坦军队是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甚至随时需要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出具体反映的。而巴基斯坦的经济情况,需要他们把每一分军费都用在刀刃上,更需要让每一支部队都时刻保持战斗力。如果让以前飞F16的、修F16的,换成歼10,不说飞行员驾驶飞机的训练。光是换装的部队必须进行从小队到中队的,甚至更大规模,跨军兵种的联合训练和演习,并根据装备的性能特点,以及他们所承担的主要任务,重新编写训练大纲,甚至作战手册,搞不好这支部队会几年都没有战斗力!

除了作战的问题,还有维护的问题。冷战时期,北约华约两大阵营分别打造相互不能通用的装备体系,甚至工业体系。而更可怕的是,中国的武器装备体系,与这两大阵营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通用。如果巴基斯坦将F16换装成歼10,需要更换的不仅是配套设备,甚至连螺丝螺母,钳子扳手这些最基本的工业品,都有不同的规格,也得更换!整个地勤团队更是必须重新培训。而且就算培训完,各项工作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达到原先的效率,战机的完好率、出动率都会大幅下降。这样的代价,是巴基斯坦空军根本无法承受的。当然,有人免费给好东西,还顺带帮着应付各种威胁,巴基斯坦空军也会勉为其难~

上面以巴基斯坦空军为例,只是说了歼10外销不好的第一个原因。而第二个原因是,这个地球上已经没谁买得起歼10这么高大上的战机了。米格21严格意义上是不能属于二代机的,其机载设备与更古老的米格19,甚至米格17没什么太大区别。没有雷达,所谓的飞控是连杆和钢索,至于航电和火控,如果无线电罗盘、雷达高度表能算,那么他还是有的!当然,这里不是在说米格21性能差,而是说,跟同时代美国F4等二代机相比,米格21的价格一样便宜得令人发指。更重要的是,米格21遍布全球也不是销售做得好,冷战时期这些装备都是以军援的方式免费提供的。美国当年送不起F4,也开发了专门对外的F5轻型战斗机。

现在没人援助,而这些国家无论经济能力还是安全需求,也不足以支撑其采购先进战机,歼10当然卖不出去了。其实对这些国家,FC1枭龙战机才是很好的选择,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买不起。比如阿根廷,就放弃中国全新的枭龙,而去买以色列二手的垃圾了。没办法,穷啊!

说回到咱们的歼7热销,几个大户都是当时在打仗,或者有非常急迫的制空作战需求,还没啥飞机能买。别说咱们当时给歼7了,只要是战斗机,他们都想要。至于说歼10卖不过歼7,卖不过米格21,还各种分析技术,分析性能的,没那么费劲,看看当时采购国的环境就一目了然了。


每日点兵


近日伊朗空军司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朗空军战机的采购目标已经确定为俄罗斯苏-30SM战机。这一消息的曝光,也预示着国产歼-10战机出口伊朗成为空想。

如今歼-10战机零出口的尴尬局面只是现代中国战机出口的一个缩影,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很多国产战机都是叫好不叫座。这让不少人很纳闷:当年歼-7战机技术也并不先进为什么还能大卖?

歼-7战机在苏-27SK和歼-10A战机服役之前,与歼-8战机一起守候中国的领空。歼-7战机是中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苏联援助的米格-21战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从1965年第一架真正国产歼-7首飞到2006年关闭生产线,在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生产了4000余架,除了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外以外,还向多达30多个国家出口了500多架,就连美军也购买了一批歼-7改进型战机装备美国空军部队,所以歼-7战机目前仍然还是中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最知名的一款战机,即使在歼-10和歼-31隐形战机的知名度也没有它高。歼-7战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仿制的原型米格-21战机。作为世界上出口数量最多的战斗机,米格-21不仅大量装备苏联防空军和华约国家而且还向一些盟国出售。米格-21曾经作为美制F-4"鬼怪"战机的对抗者,两者的身影在中东战场、越战和印巴战争中都出现过,虽然米格-21在实战中败多胜少但是并不妨碍一些国家对其的热捧。但是考虑到苏联武器出口的原则和采购价格,不少国家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生产的歼-7身上,毕竟这款战机的性能与米格-21相差无几,而且售价还低上不少。当然有些国家买购买是充当假想敌的作战。
歼-10战机是国产的三代战机,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这款战机是参考了以色列研发的"狮"战机,但是经证实属于无稽之谈。不少人认为歼-10A战机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但其实该机属于空优战斗机而非多用途战斗机,更多的是针对制空作战而非多用途作战,虽然具备对海对陆攻击,但是仍然掩盖不了歼-10A战机多用途性能羸弱的缺点。前段时间亮相的歼-10C战机才能算得上是一款真正的多用途战机,但是受限于产能的问题暂时无法出口,这也使得伊朗空军更加看重具备多用途性能的苏-30SM战机。虽然其价格要高出歼-10战机2000万美元左右,但是其强大的对地和反舰攻击能力是歼-10A所不具备的。
目前中国研制的涡扇-10B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但是该发动机与F119、AL-41F和EJ200这些推重比超过10的发动机仍有一定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巴基斯坦没有选择歼-31战机而去参加土耳其TF-X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泰国空军教练机招标会上L-15与T-50在最后角逐过程中也是因为发动机的问题遗憾出局。无论是L-15教练机还是歼-31战机目前仍然受到动力系统的制约,中国国产战机想要重现当年歼-7大卖的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琪琪杂货店


孟加拉为什么购买J10B,还没有确定孟加拉国人就欢呼雀跃

一直以来孟加拉国与中国走的也是挺近的。最近有购买FC20的意向,不过这还没有确定。孟加拉空军的主力装备仍然是歼7的改进外贸版F-77BGI和FT-7BGI,还有数量不详的K8高级教练机。虽然这批F7BGI是最后一批下线的歼7,但只能挂在4发PL8的能力实在是不够看。同时孟加拉还处于印度的环绕下,万一打起仗来,只能是节节退缩,甚至有可能接到了警报之后来不起起飞被摁在地面上打。

歼10A的外贸版是FC20,机体外形与自用版没有差别。当时对外出口的价格是4000万美元一架,不过毫无战果。考虑到歼10A的性能已经老旧并且海外用户大多不会接受,所以这次对孟加拉出口的FC20应该会是歼10B的外贸型,直接装备无源相控阵雷达和AL31发动机,局部进行优化。

孟加拉空军首批引进14架,共计7亿美元。也就是说5000万美元一架。这对于国际市场上的外贸战斗机来说虽然不能算是便宜。但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的使用和DSI进气道让歼10这个平台的综合性能进一步提升,在外贸版的FC20的基础上还将会增添一些诸如保形油箱之类的附件,同时还会一并出口SD10中距空空导弹。而孟加拉空军的歼7也可以通过改装获得挂载SD10的能力。

其实这个价格必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如此帮扶孟加拉,背后的战略意义大家肯定心知肚明。孟加拉向来与中国交好,空军战斗部队主力都是中国制造。作为中国的一个“小弟”,只要中国给点钱给点装备而牢牢地牵制住部分国家,就可以分担了极大的精神压力。这次印度将会向孟加拉提供50亿美元的援助,很有可能孟加拉会拿印度的钱购买中国的战机。届时印度人气的跳上蹿下,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浩汉防务论坛


歼10战斗机在外贸市场上叫做FC-20战斗机,他确实不是很好卖,目前也还没有卖出去一架,至于为什么不好卖,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图为歼10C战斗机,这种战斗机是装备国产发动机的,但是它很先进,也很新,不会出售。

首先是F-16的竞争。世界上对于单发中型三代机有需求的国家,大都会去选择购买F-16战斗机,因为F-16战斗机成熟可靠,有着足够的实战经历可以拿出来做推销,即便是歼10战斗机已经达到了后期型F-16战斗机的作战水平,而且在机头指向能力和推重比上还有些优势,但是由于实战经验的缺失,导致了其他国家对于歼10的作战能力缺乏一个直观的认识。有时候武器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越熟悉越好,比如我明明知道这款防空导弹不好,但是我知道他发射5枚可以击落一架飞机,可是虽然你说你的防空导弹好,但是我却不知道他发射几次才能击落敌机,于是我宁愿去选择购买50枚我熟悉的防空导弹,因为起码他是成熟的,我用起来也有底,知道面对什么飞机该用几枚。正如歼10,再先进,如果没有实战的检验,以及经过实战确定的战场操作指南,我又怎么能够安心的使用呢?

图为F16战斗机,他是世界中型战斗机市场的霸主。

其次是因为发动机的问题。歼10的发动机一部分用的是我国的太行发动机,着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0至今没有发生过事故。但是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0都是歼10最新的量产型号,也就是歼10C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性能非常先进,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属于国际标准的3代半战斗机,现在也叫四代半战斗机了,所以还没有用到出口市场上。但是可以出口的歼10A战斗机装备的却是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这意味着歼10的出口就必须得到俄罗斯的认可,如此一来,俄罗斯为了保证自己的米格29大卖特卖,怎么会支持歼10的出口呢?这个问题在枭龙当年的出口中也遇到过,所以导致了歼10不是很好卖。

最后则是因为歼10才刚刚开始卖。毕竟出口型歼10,也就是FC-20战斗机去年才在国际市场上市出售,截止目前没有订单也是非常正常的,歼10是热机出售,也就是直接销售我国已经用过,且正在服役状态的歼10早期型飞机,这样的飞机直接买走就能用,而且价格不会很贵,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至于能不能卖出去,我们拭目以待就好了。

图为可出售的歼10A的CG图,其外观标志是机腹进气道上的加强筋。

回答者: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当年歼-7战斗机的热卖是有几个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自身性价比高,歼-7仿制自苏联的经典战斗机米格-21,这种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本身性价比就很高,中国的产品由于成本更低,价格也更低。上世纪80年代出口的时候,价格往往只有200万美元不到一架。考虑到苏联早在70年代中期就已经停产了米格-21,而作为替代产品的米格-23价格上贵不少不说,性能较之米格-21也没有根本性的提升。更新一代的米格-29、苏-27之类的,连苏联自己都还没用上呢,更加想都不用想。因此,在歼-7大卖的上世纪80年代,这种飞机正好处在了一个“空档期”——其他各国新飞机太贵且性能没有本质性差别;而歼-7呢?首先是很便宜,便宜到各国买起来都不会肉疼,无非就是有钱的多买几架,没钱的少买几架的问题;而对于众多小国来说,性能也算够用了。在当时的国际军火市场上,除了F-5之外,大概就没有能与之相当的产品了。

而歼-10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歼-10作为一种第三代或者说三代半轻型/中型战斗机,面临的竞争对手是F-16、F-18、米格-29、阵风、JAS-39等诸多产品。由于现代战斗机在电子设备上的提升,价格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机载电子设备带起来的。再加上近年来中国自身的很多成本也在上升,所以歼-10的生产成本较之歼-7本来就有了较大的提升。而竞争对手方面,市面上的F-16很多是二手飞机,价格本来就会有很大弹性;而米格-29的价格同样也压得比较低,这就让歼-10的价格优势无从体现。

另外,歼-7的原型参与过多次战争和地区冲突,实战经验丰富;而歼-10则还没有实战经历,与竞争对手相比,也是一个很大的劣势。

个人认为,指望歼-10像歼-7那样大卖是不可能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