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無錢辦事」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蘇健朋


相信很多人都會不可思議,村委會還能缺錢?但其實有錢的村委會也只是那些經濟發展的農村,這些農村將土地承包給那些工廠,或者以村委會的名義直接建設工廠。這樣的村集體才會有錢賺,很多的村集體資金並不是很多。當然村委會需要自掏腰包的地方非常的少,在各種民生工程都有國家的財政補貼。


首先就是鄉村道路的修建,這部分資金一般都是國家補貼70%,村集體拿出30%。但現在這30%的資金一般都會呼籲社會的力量進行捐贈,不夠的再由農民進行墊付。這種情況下村委會就會出現“無錢辦事”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就要挨家挨戶的徵收募捐款。

但對於其他的工程項目,一般就不好意思問村民進行集資了。比如說公墓建造、村衛生院建造、養老服務中心、環境整治等等,這些項目雖然有國家的財政補貼,但還需要村委會進行墊付一些資金。一般來說村委會的收入基本上都是土地的租賃資金,不然就是土地的徵收資金,其他的收入幾乎沒有。

當然在缺錢的時候,首先的需求就是向鄉鎮財政部門進行申請,這樣才能確保各項工程的有力展開。當然也可以呼籲社會人士進行捐贈,畢竟每個村都會有一些成功人士。當然也可以進行借貸,或者先施工後補款。

村委會想要增加村集體的收入,主要還是要盤活村裡的機動地,將這部分土地盤活起來。想要讓村集體創收,那最好就是以村委會的名義建設工廠,這樣才能讓村集體資產大幅度增加,這樣就不會出現無錢辦事的局面。


三農圈子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涉農政策、惠農消息早知曉。

筆者長期在基層工作,當過一段時間的駐村幹部,經常與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打交道,下面,就結合工作實際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搭乘鄉村振興之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8年國家一號文件是《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為了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全國各地都在出臺各種政策,大力助推鄉村發展。筆者所在地區正在進行“三變”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土地、房屋、原村辦工廠等閒置資源,通過入股等形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及時彙報請示銜接,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

一方面,在筆者所在地區,村級經濟實行的是村級財政鄉鎮一級人民政府代管,所以,村委會日常工作需要的筆墨紙張、打印複印等辦公經費,修路架橋等項目建設所需的費用都需要向鄉鎮一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各村的全面發展,筆者這裡的村都有縣區、市區、省級幫扶單位,特別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上級單位的幫扶力度很大,村委會可以向幫扶單位申請道路硬化砂化、養殖項目實施、村級辦公場所維修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多渠道爭取,以解決村委會“無錢辦事”的問題。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村委會“無錢辦事”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理解。

在當前很多農村確實存在沒有什麼集體資金的問題,一些村集體村內沒有什麼集體企業,也沒有啥具體的經濟來源,往往在面臨開展重要活動,或者舉辦什麼重要項目等,經常會因為沒有資金,而導致擱淺。

那麼,這樣的困難應該如何解決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一是重視招商引資。村兩委要敢於走出去,到外邊先進、集體經濟比較發達的村子去學習,同時也要敢於去找項目,根據村內的實際情況,去爭取一些企業、項目落戶本村,已增加就業。

二是積極尋找資源。任何農村都會有自己的特色資源,必須學會而且有能力挖掘潛在資源,讓潛在資源真正能夠發揮實效。以利用村內有效資源,加快農村的資源利用效率與資源開發速率。

三是吸引農民返鄉。現在農村很多年輕人都離鄉外出打工,建議將號召年輕有想法的新一代農民返鄉創業,給予他們各方面的支持,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在外邊學到的、自己的聰明才智,實施自己的創業項目,讓本村人幹本村事兒。

四是推動農業發展。要想農村有發展,農業才是基礎。必須重視農業的發展,將農業作為第一發展要務。帶領村民種植經濟作物,推動村民快速致富。

五是進行土地流轉。可以利用村集體閒置土地進行土地流轉,將土地流轉出去獲得經濟補償,用流轉來的錢,帶領村民發展集體經濟。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農村、體制內問題答疑。

東愛雨公考


其實對於村委會,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不缺錢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每年國家財政、地方財政都會下撥一部分款項專門用於農村的發展建設、扶貧開發、救災補助等等。所以人們乍一聽到村委會缺錢肯定都要驚訝的,很多人甚至要質問村委會的錢到哪裡去了。不過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個問題,就事論事。

村委會缺錢,首先就是找鎮上了,在我們國家,一般都是上級撥款給下一級,有的甚至直接代管下一級的財政。所以村委會的上一級就是鎮政府了,缺錢的話首先就要考慮向鎮政府申請了。

其次大多數村委會還都有自己的產業(村集體產業),比如我們那裡的農村屬於山區,林場是村集體的,承包到戶以後,每年都有分紅,這部分分紅和承包的費用有一大半都是歸村集體所有,這部分錢當然可以用來解決村委辦事了,當然村集體還有其他產業的,這些收入都可以拿來辦事;

最後就是村委辦事要看是什麼事情,比如是扶貧開發之類的,可以向縣裡申請專項資金,而並不一定要村委自己籌錢。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很多農村村委並不是缺錢,而是缺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缺少真正能為老百姓著想的實幹家。


就是喜歡你1314520


你提問的無錢辦事這個問題我是深有體會。

剛上臺的時候,我們村的集體資金少的可憐。我首先整合一下村的集體資金,將一些零散資源整合一下,比如說村裡的魚塘,邊角土地,集體建築,等等,進行集體打包,對外招標。

其次,我建立農業合作社,我一個合理的價格,將整塊的大片的土地,從農民手裡,以村委會的名義,承包過來。然後將土地,整塊打包外包出去,從中賺取差價,作為集體資金累積。

其次我利用人脈關係,拉一些朋友到村裡面辦廠,村裡將集體的土地租給他們,賺取金額,

最後我還利用村裡面集體資金建設有關項目,比如廠房,烘乾房,冷庫等。然後再將建設的項目外包出去。

就是這樣,我我慢慢的將集體資金累計起來。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可以違法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