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为什么这么嚣张?

榕锦控股


凭借着较为安全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欲当西太平洋“一哥”

曾几何时,澳大利亚还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袋鼠之国”。不过在最近的几年中,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上却日渐活跃,特别是对于中国指手画脚,处处插手东亚事物,俨然以亚洲领导者自居。

澳大利亚如此热衷于“抛头露面”,我认为还是源于一种危机感。

除去更加偏远的新西兰和北边的俄罗斯,澳大利亚是西太平洋上唯一的一个白人国家。而且与北方的亚洲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人口显得十分稀少。

(澳大利亚是距离东亚、东南亚最近的西方国家)

与澳大利亚距离最近的东南亚地区,只有老挝、新加坡、东帝汶三个国家人口少于澳大利亚,其他的国家人口都远多于澳洲。

其中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的印尼,人口更是有2.64亿,十倍于澳大利亚。

因此,澳大利亚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澳政府总是担心东亚和东南亚庞大的人口涌入澳洲,彻底取代当地白人的主导地位。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欧洲白人为主的移民国家,这里深受英国文化影响。漫步于澳洲的大学,你仿佛置身于英国的剑桥)

而在二战中日军对澳大利亚的进攻,更加加深了澳政府的这种不安。

因此,随着澳大利亚国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澳政府开始主动参与东亚和西太平洋事物,希望以攻为守,借此保障本国的安全,提高澳大利亚地位。

由于在地理上独占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四面环水,热点纠纷地区,还算是比较安全。在处理对外界事务上进可攻,退可守。

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对外“叫嚣”,而底气十足的原因。

目前,澳大利亚在外交上追随美国,与日本、新加坡、印度打得火热,处处与中国为难。

(澳大利亚与菲律宾在南海附近进行共同军事训练)

在国内,澳政府否决了多宗正常的商业收购案,其中的原因就是这些收购案的买家是中国企业,而借口无非就是“国家安全”等一套陈腔老调。

在国际,澳大利亚则积极参与美国和日本的军演,加强与印度的联系,对南海问题指手画脚,丝毫不忌讳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

而目前,中国不仅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商品进口国,中国每年还有大量的游客前往澳大利亚观光、消费,并且中国还有大量留学生在澳学习,这都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巨额的收入。

而澳政府如此种种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中澳关系的发展,这终究也会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千佛山车神


最近几年来,澳大利亚国内的政治氛围越来越微妙。

一开始是澳大利亚媒体不断的炒作“中国渗透论”,不断的阻挠中国企业并购奥大利亚的企业资产,到后来发展到澳大利亚的主要政治人物都开始为此言论站台。澳议员邓森(山姆·达斯特阿里 Sam Dastyari)被指控“效力中国情报机构”,最终被迫辞职;澳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上周甚至提出反外国干涉法直指中国。

最近,中国外交部召见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对此提出强烈抗议,才使得澳政府的态度有所缓和。如果目前澳大利亚国内的形式进行分析,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巨大的经济压力

2014年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标志着西方经济体开始收缩,国内经济增长乏力。

而此时的中国经济,却正在经历历史上的快速增长期,这导致了澳大利亚国内的经济集团无所适从,虽然澳大利亚也依靠中国经济增长而获得了好处,但是对此还是抱有较大忧虑的。在面对进入澳大利亚的中国企业时,而澳大利亚开始制定“严格”规定,以确保所有关键基础设施资产的出售,都须经过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比如2015年,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被租赁给一家中国企业,引发了争议。去年,堪培拉方面决定基于国家安全理由,阻止两笔逾100亿澳元的、外商对澳大利亚电力公司的收购。此后澳政府又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中国国家电网和总部位于香港的长江基建对澳大利亚电力公司的收购,以及上海鹏欣集团对基德曼公司的3.7亿澳元的收购案。基德曼公司是澳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之一

2、战略利益考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一直都在紧随美国的军事战略方向。东盟作为美国长期的势力范围,一直都是澳大利亚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合作体和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空间。但近些年,随着美国国力的收缩,澳大利亚感到很忧虑。

3、国内华裔人口大量增加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到了近代,白人成为了澳大利亚的主要人口,但这种情况随着近些年开始有所改变。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且土地私有,经济也较发达,所以很多华裔开始移民澳大利亚。

到2016年,全澳州总人口为2340万,其中华裔120万,占人口比例5% ,不得不说华人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一个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而且华裔一直都是以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著称,往往定居之后经过几年的努力,生活工作都会得到较好的改善。同时,由于近些年华人的政治意识开始不断的觉醒,大量华人投身澳大利亚政、经界,其中最有名的比如黄英贤(澳洲气候变化与水利部长)。

华裔的活跃,使得澳大利亚国内的白裔感到忧虑,所以国内出现反华言论也就理所当然了。所以,我们在面对澳大利亚媒体甚至国内重要人物的挑衅时,我们应该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今天遭受到的这些污蔑、诽谤和不公正的待遇,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别人对我们的成长感到了紧张。毕竟一只病狗的吠叫,只能获得别人的嘲笑再加上一脚。而面对一只雄狮时,哪怕这只雄狮只是躺在那里,也会让身边路过的人感到恐惧并小心翼翼,而如果雄狮眯着眼盯着某个人时,那个人就不得不发出恐惧的吼叫来给自己壮胆了。


落下m


近期澳中关系的紧张,导火索是发生在2017年12月12日的工党议员邓森(Sam Dastyari)辞职事件。邓森曾经是工党的明日之星,但这两年据称和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地产商人黄向墨走得很近。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邓森曾经向黄向墨通风报信,告诉他澳洲情报机构可能正在监听他的电话。除了政治捐款,黄向墨还曾经支付邓森的私人费用。邓森曾同黄向墨一同出席记者会,在会上针对南中国海问题发表与工党立场相左的言论。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认为:“邓森显然是为另一国政府或势力的利益而服务。”此后,更发出了“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的呼声。

邓森事件的来龙去脉仍然有诸多可疑之处,黄向墨到底如澳大利亚媒体所说是中国的间谍,抑或是因为反腐而在中国待不下去的商人,目前也不得而知。但归根到底,这件事只是由头,它反映的是澳大利亚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之后产生的强烈不安全感和反弹。

过去26年,澳大利亚经济一直是正增长,这在西方国家中很罕见,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搭上了中国经济崛起的顺风车。目前,中国已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地、第一大旅游收入来源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据统计,澳大利亚每出口10元的货品,有4元就跟中国市场有关系。2015年中澳自由贸易协议生效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就更密切了。

另外,中国移民大量涌入澳大利亚,目前澳大利亚2300万人口中华人有80-100万人,中文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使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这些中国移民鱼龙混杂,有普通的留学生,也有挥金如土的官二代富二代,他们一方面推高了当地房价,另一方面带来了异质的价值观,其中一些人的行径令人瞠目。

中国还在澳大利亚进行了大量投资,比如获得北部达尔文港99年经营权。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这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你情我愿,对大家都好。但从澳大利亚角度看,不管你的动机如何,你的体量这么大、来的人这么多,这本身就让人害怕。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自然要在各个方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很多国家面对中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心情其实非常复杂,既想和中国做生意,又希望排除中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应该说,这是中国崛起必定要遇到的情况和付出的代价,仅仅谴责这些国家忘恩负义,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世界灵敏度


中澳两国素无历史积怨,今年更是踏入建交46周年。但近来中国商人“窃取澳国家机密”和在澳中国留学生从事“活动”等炒作闹剧周期性上演。袋鼠国其为何如此嚣张,大概离不开以下两点。

1、经济高度依赖中国

澳大利亚经济严重依赖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是其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

2016年中澳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552亿澳元,占澳对外贸易总额的23.1%,超过了澳与美日贸易额的总和;当年澳大利亚2.4%的经济增长率中,对外贸易的贡献就超过1.5个百分点。而2017年1至9月中澳双边贸易额为920.7亿美元,增长25.4%。

2016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价值930亿澳元的货物和服务,单就澳对华出口已然成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严重的经济依赖令其不安。

令其忌惮还有对华进口方面。澳大利亚的大量消费品从华进口,价格比本国的更低,导致其企业完全无法与之竞争,面临倒闭或搬迁,失业问题显现。

澳大利亚人把由于进口商品导致他们失去工作的后果归诸于中国,抱怨不断,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是以牺牲澳大利亚为前提的。但其又故意对廉价进口商品大大提高了自己购买力的事实视而不见,实在无理取闹。

2、臆想“中国挟经济控政治” 与美联合增底气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经济优势和在亚太地区影响力十分担忧,中企在澳正常投资频频受阻,在澳华人和留学生屡屡躺枪。

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29日报道称,为了更方便地连接互联网,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本来已经与中国的华为谈好了合作,铺设一条逾4000公里的海底电缆到悉尼。谁料澳大利亚突然跳了出来,一边对华为公司横加指责,一边向所罗门群岛施压,甚至宁愿自掏腰包出资7800万美元也要狙击华为

10年前,首钢集团的子公司试图收购吉布森山铁矿19.7%的股份时,就被澳大利亚收购委员会否决;后来,中铝试图以195亿美元增持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也遭失利,前期准备全都付诸东流;2016年8月,澳大利亚还叫停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对澳大利亚电网企业Ausgrid 99年租赁权的交易。

因此,澳大利亚的气焰嚣张与焦虑于中国的经济影响不无关系,在加上有美帝这个盟友,更加有恃无恐。然而同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澳方与中国同舟共济,对自身利益和亚太地区和谐发展或许才是好事。


金十数据


澳大利亚本身并不猖狂,因为澳大利亚只是一个荒岛,后来有一群罪犯被英国流放在了这里,于是,这里就开始了猖狂。

对于一个犯罪分子,你要不让他猖狂,除非你能够将他们关入大牢,否则,只不可能的。

澳大利亚几乎参加过世界上所有的战争,尽管在二战期间对日本进行了残酷的打击,取得了光鲜的战绩。不要忘记了,他们是袋鼠?日本人都跑到了口袋里面,能够有活动的空间吗?当然没有,所以就只能够被老鼠一口一口的撕咬了,最终命偿黄泉。

但是,袋鼠一旦走出?其下场就只能够受死了。朝鲜战争上,袋鼠连吭都没有吭一下,就全军伏没了。随后的每一个战争,他们也还乐此不疲,结果也只是跟着闹而已,并没有什么作战成绩。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罪犯,而罪犯的特点是什么?狂忘、狂想、嚣张跋扈!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了澳大利亚为什么嚣张了。

流氓总是要去依靠一个大哥的,依靠大哥的声望,好对外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尽管他的大哥常常把他骂跟孙子一样,他过后立该就会忘记,并且继续他的嚣张跋扈的劣根性,这就是他嚣张的原因。

个人观点,切莫上心。谢谢你了!!


幸福地带2


澳大利亚嚣张吗?不,这个国家本身并无嚣张的底气和资本

澳大利亚位于南回归线一带,中部是大沙漠,沙漠的周边又是热带草原,整个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什么国际知名的大河,除了东南和西南沿海一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其它地区几乎天然不适合大规模人口定居。鉴于这样的情况英国在殖民澳大利亚时最开始是将这里当成罪犯流放地的——如果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换代,那么在澳大利亚英国根本没建立成熟的工业体系,直到在澳大利亚发现了矿石才对其进行了初步开发。目前的澳大利亚一共才2300万人口与中国北京市相当,还没有韩国的人口多——韩国还有5000多万人口。

所以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并没成熟的工农业体系,主要是依靠出口农矿业初级产品换取外汇的,所以国际航道的畅通与否实际上就关系到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而以澳大利亚的现实综合国力而言根本无法将国际航道控制在自己手中。而美英作为世界霸主实际上牢牢控制着国际航道的通行权,这点澳大利亚是看得明白的:如果不和美英合作,澳大利亚这个缺乏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其实很难在当今世界立足。而与美英合作实际上等于变相放弃了自己的独立外交,人们很难听到澳大利亚自己发出的声音,以致于很多人都认为澳大利亚就是美英的应声虫。

所以澳大利亚真没多少嚣张的底气和资本,所谓的嚣张不过是追随美英外交政策而发出的声音而已——有时马前卒需要比带头大哥表现得更激进才能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近日,我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驻墨尔本和阿德莱德总领事馆相继发出安全提醒。

这说明了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处境不够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特别是今年发生的两起比较严重的袭击中国留学生典事件,就很具代表性。一起是今年8月,四名中国留学生在澳洲国立大学被一名18岁青年用棒球棒打伤。一人手臂骨折,一人头部缝了5针,且因右手中指骨折接受了小型截除手术。伤势最严重的女生,脑震荡还缝了8针,右手臂骨裂。

另一起是今年10月,三名中国留学生在堪培拉一个巴士转乘站因为拒绝对方要烟抽的无理要求,遭到一群当地青少年连续几次围殴,就连同行女生都不放过,结果造成一人暂时失明。

我们不禁要问,澳大利亚怎么了?为什么如此反华?个人认为,原因无非这样几个。

第一个就是根本性的问题,即意识形态不同的问题。澳大利亚本来就是西方阵营的一员,遏制中国的战略基本和西方国家一样。13亿人口的共产主义中国迅速崛起,是他们非常无法接受的,所以各种遏制战略相继粉墨登场。但是尽管非常用心,非常用力,还是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让“他们”很是恼火,想必内心异常纠结。所以,也就只能通过“反华”、“排华”来发泄郁闷之气。

第二个是澳大利亚国际活动空间受到挤压。随着我国不断崛起,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逐渐增大,本来在国际上存在感就不是很强的澳大利亚,越来越感到空间被挤压。所以一心想当好美欧小弟,至少意识形态一致,跟着美国老大混至少能喝点汤吧。

第三是澳大利亚有种族歧视的“前科”。19世纪50年代,许多澳大利亚白人埋怨中国人的到来降低了劳动力价值,同时迁怒于他们带来的中国文化传统,刚建立起的以白人为主的自治政府亦持排华态度,陆续制定出一系列限制中国人移民的法案。到1888年,澳大利亚的所有中国人都遭到驱逐,总理埃德蒙多·巴顿得意洋洋地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澳大利亚人之间,澳大利亚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 1901年,白澳政策正式确立为基本国策,只许白人移居。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才开始反省自己的种族政策。直到1973年,惠特拉姆政府正式从法律层面终结白澳政策。不难想象,有这种“基因”,在澳大利亚出现“反华”、“排华”就不会让人感到惊奇了。

按理说中国和澳大利亚没有海陆纠纷,合作优势明显,原本应该是天然的盟友。虽然经济上还想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但是澳大利亚却宁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总是跟中国作对,内心也很是纠结,如同其前总理托尼·阿博特说的那样: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态度是“贪婪加恐惧”,既想依靠发展对华经贸关系拉动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又害怕有着不同政治制度、巨大文化差异的中国崛起,澳大利亚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不知如何自处和相处。


一己见


题主说的应该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态度”吧?

这其实可能是个误解,或者说只表现出了问题的一面。

今年初美国皮尤中心调查结果,澳大利亚人对中国的好感度为64%,远高于全球平均值(47%),也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为什么会给中国人留下不友好的印象?这是因为澳洲精英阶级与西方所有精英阶级一样,唯意识形态论。由于精英阶级掌握话语权,因此中国人总能从舆论上看到澳大利亚对中国不友好甚至于中国威胁论的言论,而听不到普通澳洲老百姓的声音。

精英阶级与普通老百姓的声音总是不一样的,美国如此,澳大利亚也如此。

从澳洲精英阶级的立场来说,是力图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经济上与中国合作,政治和军事上与美国合作。

这也不难理解吧,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民以食为天。

这种“被撕裂”的状态,体现出来的不是嚣张,更多的是无奈,尽管有时候表面上看来一幅嚣张的模样。

澳大利亚没有嚣张的资本,客观的来说也没有嚣张,只不过在找“靠山”的时候,不得不在中美之间二选一,或政治经济上分开选择。仅此而已。


灰太狼44967765


世界上唯一个独霸一洲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了。不过从澳大利亚外交政治来看,这个国家不断在亚洲找存在感,对亚洲国家指指点点,仿佛它就是亚洲老大。但亚洲与澳大利亚毫不相干。澳大利亚为什么这样做呢?

一是基因所导致

为什么说基因呢?人种基因很重要,现在澳大利亚那些英国人的后裔,大都是英国罪犯的基因。

自从澳大利亚被英国占领后,当时英国就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罪犯流放地。说白了就是英国当年流放犯人的地方。

流放到澳大利亚犯人,大都是失业者、强盗、政治投机犯、商人等组成。这些人做事除了投机就是不计后果,所以从基因学角度看,这些人流下的后代也好不到哪去。

二是国家意识淡

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后,他们杀了很多当地土著人,从强盗到主人身份变化,使他们忘乎所以。因为很轻松从当地土著人手里夺来土地,在一些人心中国家意识很淡,并没有换位思考,作为一个国民应该具有的基本感情。

从近代来看,澳大利亚没有经历过战争,也就是说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在这个国家发生,他们和美国一样,在这种和平环境下生活,没有亡国之痛,也没有战争之痛,使他们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三是强国做后盾

作为一个孤悬在大洋上的国家,总要找个靠山。因为澳大利亚最初的移民与欧美国家有着天然基因,无论是语言还信仰都相同。而且澳大利亚还是英联邦成员。所以澳大利亚有英美作靠山也无可厚百,必竟都是“亲戚”。

随着老牌帝国英国的衰弱,澳大利亚又接着跟美国混,近代以来美国在朝鲜、越南的战争,都有澳大利亚人参与,虽然损兵折将,但依然抱美国大腿不放。有了强国做后盾了,说话底气就硬了,仿佛它就是大国的代言人。

四是刷存在感觉。

既然有了大国做后盾,再加上资源丰富,经济高度发达,这就有了优越感,开始找存在感。本来亚洲与澳大利亚不相关,但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南亚更靠近澳大利亚,这就给了澳大利亚刷存在感的机会。

因为近代以来东南亚一直不消停,战事不断。于是澳大利亚就想以大国自居介入,但在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根本没把澳大利亚人放在眼里,很快被打残。但澳大利亚并不甘心,只要东南亚有动向,澳大利亚就会站出来当老大,俨然亚洲它就是老大,这种心态也使的这个国家傲慢无礼。近期洪森就澳大利亚干预柬埔寨内政的事,毫不客气点名骂了澳大利亚,一点情面都没留。

五是甘当出头鸟

澳大利亚盛产袋鼠,袋鼠奔跳能力特强。所以澳大利亚又称为“袋鼠国”。既然傍了美国的大腿,美国也不会放过“小弟”的,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形成后,澳大利亚很自然要站在美国那一边,所以带着这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受挫后依然不改,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只要美国说不的,它也跟着说不。但有时也如袋鼠一般停下来看看路,看完后继续跳,不过跳不好就容易栽跟头。


泥腿看客


中国心慈心善,在他们如此情况下没有痛下决心斩断脐带,依然按市场来进口澳洲人的物资,没有按人民的名义、用国家意志去禁止澳物进口。因此他们得寸进尺,依仗美国后台处处叫嚣。我们稍查紧些,果酒放在港口一二月他们马上就要认怂,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以前措施不到位。对澳鼠这种不义之邦,坚决还以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