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的九月九日,苏州太仓城内一下子涌进了10多万人,大街小巷人潮汹涌、水泄不通。人们蜂拥到这个小城,是想见证一件大事:一个女道士将在这里飞升成仙。

道教认为,修道成功后,躯体就没了作用,人会像蝉一样蜕去外形,留下躯体成仙而去。

这个修道成功的女道士不是一般人,她叫王桂,是当朝部级高官、礼部右侍郎王锡爵的千金小姐。提到王锡爵,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王家是名门望族,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道教弟子

围观这一场景的,不仅仅有普通百姓,更有很多那个时代非常有名的大文人、大官员以及各种大V。

领头的是当时大作家王世贞。他是当时的文坛翘楚,“后七子”领袖,曾领文坛风骚20余年,有绝高的威望和影响力。而且,还有很多高官也来捧场。这些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为了一个目的汇聚到一起。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这个女道士的弟子。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飞天想象图

女道士是这些文人一手塑造起来的。

王桂虽出身名门,但和其他女孩相比却更不幸。她出生时难产,之后得过黄疸,学东西又很迟钝,而且很不合群,极少说话,就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从现代医学看,她患有重度抑郁症。

当时一般女孩子15岁就结婚了,因为抑郁症王桂16岁才定下亲事。更不幸的是,两人还没见过面,对方就死了。这让王桂受到更大精神刺激,越发沉默寡言,她主动提出要为“丈夫”守节。

不久,王桂的精神有些不正常,说自己遇见了道教仙人苏元君,得到了指点和传授。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焘贞”,法号“昙鸾菩萨”,道号“昙阳子”。她每天烧香撒露,学习辟谷,有时候还向家人展示她的法术。

王锡爵一直就对女儿怀有愧意,觉得她过一段时间就会厌倦放弃,也不干涉,只向好友王世贞说了女儿的情形。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道家弟子打坐

当朝精神领袖王世贞知道了,地球人就都知道了。

按照王世贞本人的说法,他和18岁的焘贞进行了一番长谈。这次长谈,让46岁的他醍醐灌顶。他不顾身份,当即拜王焘贞为师。

凭着王世贞在文坛的巨大影响力,这件事很快像一阵风吹遍了太仓城,传到了苏州,接着无锡、杭州、绍兴等地闻风而来的文人越来越多。

这里面,不乏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如,写出“三言二拍”的冯梦龙,狂放才子徐渭、屠隆,以及沈懋学、沈德符、瞿汝稷、冯梦祯等。他们一贯自命不凡,却都心悦诚服地拜倒在焘贞门下。在诗文作品里,他们对焘贞的事迹大肆描绘,焘贞声名日隆。

王锡爵见女儿之事已经广为人知,也不顾身份,拜女儿为师,并为女儿修了一座昙阳道观,专门用作修炼传教。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深宅大院

到了20岁时,焘贞说她已经修炼成功,将要飞天成仙。只是她接连试了两次,却都没有飞升。焘贞认为是仪式不够庄重,要补行祭拜仪式。

王世贞等几个忠心耿耿的弟子继续鼓噪,他们不时办沙龙开派对,写了大量的关于焘贞显灵通神的诗文进行鼓劲,说第三次飞天必定成功。

一些高官大吏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如户部尚书耿定向、吏部侍郎赵用贤等人,他们的加入,使这一事件在上流社会中更广泛交流。一时间,焘贞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必谈话题。她的粉丝越来越多,每天前来求仙道的人络绎不绝。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明朝市井

这年中秋节,焘贞告诉众人,她将在九月初九那天蝉蜕飞升。

为了那一天,她已经好几天不吃不喝,手里一直拿着她养了许久的小蛇。这条焘贞称为“护龙”的小蛇,在王世贞等人的作品里经常提到,并被大肆神化。

人们得知消息,奔走相告,不远万里赶来,想一睹神仙道长蝉蜕飞天的场景。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顶礼膜拜

这天中午时分,焘贞沐浴更衣完毕,面无表情地和家人及几个弟子告别。王锡爵老泪纵横,一语不发。焘贞带着她的“护龙”,左手握着拂尘,走进准备好的龛中,躺在里面。不一会儿,就咽了气。

王世贞亲眼目睹了师父蝉蜕的经过。他后来写道:师父进入龛中之后,突然浑身颤抖,牙关紧咬,脸色发青。还有人说,焘贞蝉蜕时,面色枯黄,站立不稳。这说明,焘贞可能是被毒蛇咬死的,也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被饿死的。

焘贞生于1558年,卒于1580年。这一年,她22岁。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围观飞天

王世贞专门写了一万多字的《昙阳大师传》,焘贞死后的第三年,他还沉浸其中,又写了《上昙阳大师》。远在浙江的徐渭也写了一篇《昙大师传略》,对焘贞进行神化。屠隆亲眼目睹了焘贞蝉蜕的经过,写了不少诗歌表达内心的激动。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看了焘贞飞天,因为怀疑与王世贞进行了争论;据说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是受这个事件的影响才创作出来;其他士人,如谈迁、沈德符等,也记载了焘贞的许多事迹,使焘贞的影响久久弥漫。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无良文人,你们的心不痛吗?

女道士

焘贞事件之所以能产生轰动效应,与文人的炒作捧杀是分不开的。凭借这些文人官员的聪明才智和文化修养,他们不会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却依然一味煽风点火。一个纯洁无瑕的少女,竟这样死去。我们声讨封建礼教吃人,更痛恨无德文人肆意炒作。是他们,无视一个弱小无助少女的痛苦,一味地鼓吹炒作,生生地把焘贞逼上了绝路。

有人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面对焘贞,王世贞们实在丢掉了良心,成了十足的帮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