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因何血洗陕西省蒲城县?

痛并快ui南京南下


吴三桂在陕西蒲城屠城的历史,在清朝史书上记载不多,但是晚清蒲城县志有一些记载。

比如县志里收录的清朝蒲城当地诗人屈复的《三月廿八日登东城感往事》、《南原春望感事五十韵》等诗,“往事历劫火,兹县任屠烧。赵获长平惨,燕增节度骄”,写的就是当时场景,如果这句还不算直白,那么“降将豺狼性,孤城虮虱臣”,明末清初最有名“降将”自然就是吴三桂了。

事情发生在顺治六年(1649)3月,明朝将领王永强自延安率军南下蒲城。吴三桂带兵与他打仗,其实王永强手下士兵战斗力很强,可惜贪恋财物,被吴三桂打败,于是围困蒲城,命令投降,城中军民不愿意投降,读书人痛骂吴三桂卖主求荣做汉奸,还开炮打伤吴三桂。

因此,吴三桂恼羞成怒,大炮攻破城墙,把城中两万百姓屠杀一半。


历史有妖气


顺治年间1648年,顺治还小掌不了事,反清复明势力还很多。满清两大牛人,多铎病死,多尔衮病重,反清复明势力看到有机可乘,多地起事,尤以陕西王永强、高有才陕西义军势头最盛。一时间满清朝廷震惊,多尔衮派吴三桂出兵平叛。

吴三桂的关宁军首次接战,便吃了大败仗。接下来就是双方你来我往的谁也灭不了谁。吴三桂出了一计策,乱扔物资,引起义军哄抢,乘势胜了一局,义军退往蒲城。不过之前的战斗,吴三桂的嫡系损兵折将,让吴三桂极为肉疼,此一恨也。



吴三桂大军围攻蒲县城,没想到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几次攻城失败不说,义军一炮轰下来,差点一炮轰死吴三桂,差点让吴同志追随了努尔哈赤被炮轰死的悲剧。此二恨也。


清军入关前期对于抵抗激烈的地方,本身就屠城或者大屠杀的惯例,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就是例子。此一因也。

清军在外平定叛乱,上奏表功的时候都有说说,缴获多少多少,杀敌多少多少,当然是斩首越多功劳越大。有时候,人头不够还需要杀良冒功。有这现成的功劳,吴三桂怎么也不会放过。此二因也。


前述的两因、两恨,就是吴三桂在艰难攻破蒲城时,进行大屠杀的内外理由。


尔朱少帅


在历史上,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今天,我们讲的是一场鲜为人知的惨案——“关宁铁蹄”吃瘪,吴三桂血洗蒲城县!这段历史虽然不见于正史,但是却被记载在了《蒲县县志》,以供后人铭记。

清顺治六年(1649年),王永强与高有才高举复明反清的大旗,率领大军从延安南下,一路来到了蒲城。蒲城的百姓热烈欢迎义军入城,并且在文庙设立崇祯皇帝的灵位,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奠活动。但不久之后,满清的鹰犬吴三桂闻讯,率大军而来。当即,王永强带兵迎战于富平流曲川。王永强所带领的士兵多从“三边”抬募的劲卒,骁勇善战,初战大败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第二天,吴三桂带兵再战,并且用计佯败,并将衣甲马匹丢弃遍野,这边义军不知是计,哄抢吴军地上丢弃之物,一时间义军阵脚大乱。吴三桂趁机率领大军反扑,义军不敌,王永强在撤退中阵亡,义军顿时大乱。



而吴三桂趁机亲率大军进攻蒲城,守城军民发炮轰击,吴三桂差一点被炮弹击中,恼羞成怒,亲自督军攻城。但终因寡不敌众,不久之后,吴三桂攻破了城池,并且下令大军血洗蒲城,一时间血流成河,死者无数。并且百姓的财物也被一抢而空。最后,千年古城成为一片废墟。

吴三桂之所以要血洗蒲城原因有三,一是初战吴三桂大败,损失惨重,再加上攻城时,守城的军民又差一点将其击伤,因此他恼凶成怒,血洗蒲城,报仇雪恨;二是表现自己对清朝的忠诚;三是杀鸡儆猴,血洗蒲城,拿蒲城开刀,以儆效尤。通过这种铁血手段,令百姓不敢再反清复明,甘愿做顺民,其心可诛!

吴三桂,一个汉人,反叛明朝,卖国求荣,甘为满清的鹰犬,为了表现自己对满清的忠诚,不但对农民军残部进行残酷的镇压,动辄屠城,而且对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他也不遗余力地去斩尽杀绝,这真是一条好狗呀!


密探零零发


据康熙五年的《蒲城县志》和《清世祖实录》上记载,“三桂、国翰遂屠之,杀戮万余人,匕筋无遗”。说明了吴三桂确实曾屠了蒲城县,入城后杀了一万多人,抢光了所有东西。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顺治六年,在清多铎病故,北方起义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明降将王永强见时机成熟,也响应号召,反清复明,效忠南明小朝廷。王永强义军与高有才等人会合,占领了榆林,之后乘胜拿下了陕北十九个州县,王永强等人一路高歌,到达关中,受到蒲城人民迎接,清廷震惊。但多尔衮此时却无暇顾及起义,抱病在和南明军队周旋,于是让吴三桂前去镇压。

开始的时候王永强部士气正旺,情绪高涨,战斗力颇强,吴三桂部队匆忙赶来,被王永强一举击败。这在《蒲城县志》记载:王永强所部将士,多三边劲卒,骁勇善战,衣皂甲,持枣枝,当者立毙,所向披靡,一举将清军击败”。这是吴三桂关宁铁骑首次败仗。

吴三桂在吃了亏后,不敢与王永强再硬碰硬了于是心生一计,他假装败逃,将一生装备丢在了路上,吴三桂的军队是关宁铁骑,装备相当好,王永强的部队看到好东西,一路捡,顿时没了戒心,吴三桂乘机反扑,义军溃败,王永强也在此战中阵亡。

吴三桂趁势包围了蒲城,但蒲城军民依然不投降,并多次打退了吴三桂的攻势,甚至还差点被火炮轰死。吴三桂恼羞成怒,猛攻城池。最后蒲城破,吴三桂大肆屠戮。



吴三桂为何屠城呢?

不难看出气急败坏是原因之一,毕竟他在此战中关宁铁骑第一次吃瘪,甚至还差点在这被炸死了,这让他越想越生气,最终屠城。

当然屠城时还有一人,他是李国翰,虽是汉人,但却是皇太极的侍卫,清朝皇室的家奴,后来逐渐提拔成清朝将军,是清的心腹。多尔衮派他和吴三桂一起来,无非是想看看吴三桂买不买力。吴三桂想投都投降了,要投的干脆,得像清表露自己的决心,不能让主子怀疑,先要做给李国翰看看,于是在李国翰面前选择了屠城,用屠城来邀功。



除此之外,当时起义频发,不仅是王永强,王永强只是响应起义的。除了王永强,光西北还有大同总兵姜瓖和陕北郭毓奇等人。吴三桂屠城无非也想告诉想起义和已经起义的人自己的手段,让相起义的不敢起义,已经起义的人没了斗志。
当时清军屠城不止是蒲城县,还有很多大屠杀,著名的就有扬州屠杀、嘉定屠杀、大同大屠杀等,屠城似乎在清军看来是抑制反叛的最好方式。



夏目历史君


吴三桂亲率大军进攻蒲城县,守城军民发炮轰击,吴三桂差点被大炮击中,因此恼羞成怒,亲自督军攻城,城破之时,吴三桂军队对城内大肆屠杀和抢劫,城内被屠杀的居民达万余人,血流成河。


清顺治五年,降清的李成栋在广州反清,第二年降清的原明朝大同总兵姜瓖得知清豫亲王多铎病故、睿亲王多尔衮染病后在大同举旗反清,多尔衮得知姜瓖反后,抱病出征,造成陕西兵力空虚,原明朝将领王永强于是在延安与高有才等人复明反清,自延安率军南下,于1649年3月21日到达蒲城北乡。

王永强到达蒲城受到了老百姓的热情迎接,后在城内的文庙堂设思宗灵位,部行丧礼,之后决定发兵西安,多尔衮听闻陕西巨变,于是命吴三桂汇同陕西巡抚黄尔性、西安八旗驻兵等部前往平息起义,最终双方在富平相遇。

王永强所部将士,多是三边劲卒,骁勇善战,一开始吴三桂被其击败,吴三桂败后率军再战,双方处于胶着状态,老奸巨猾的吴三桂命部下佯败,将衣甲马匹丢弃,王永强不知是计,率军追赶和捡拾吴三桂部丢弃的武器,吴三桂于是率军趁机反扑,王永强战死,高有才率残部逃往陕北。

此战使吴三桂引以为傲的关宁铁骑损失惨重,于是率大军包围蒲城县,蒲城县易守难攻,吴三桂部几次都未攻下,吴三桂于是亲自督战,蒲城军民发炮轰击,吴三桂差点被击中,恼羞成怒的吴三桂下命死攻,蒲城县随后被攻破,吴军进城后大肆屠杀、抢劫财物,据康熙五年的《蒲城县志》记载:“遂屠之,杀戮万余人,匕筋无遗。”

攻破蒲县城后,吴三桂又率军去扑灭陕西其他地方的起义,第二年冬天,陕西的反清起义被吴三桂镇压。

如有错误,望斧正。


史里有料



表面上,是吴三桂因“恼羞成怒”,而血洗蒲城县城,实质上,是满文化企图取代汉文化的主流地位,所产生的汉满两族的文化碰撞而导致的。

满清顺冶年间,鉴于满族人以军事手段已成功地入主中原之后,清庭不自量力,妄图效仿军事入侵之势,以单簿无物的满文化逆袭吾悠悠数千年的汉文化,妄图对我汉文化进行压制改造和论主称王。

从军事角度上说,清八旗军本来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江南北,平定中原也指日可待。明末某些文武官员也望风披靡,纷纷倒戈伏降、另栖新枝。可是,满清以“剃发易服”之满文化之陈规陋习去挑战汉文化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世界观之底线。于是,本被占领已归顺的各地,百姓义士又纷纷举旗造反,连明降将领也借机陆续复叛清庭。


吴三桂血洗陕西蒲城县,就是这个大背景之下作的孽。明降将王永强、高有才复叛清庭,清庭引明降将吴三桂剿灭之,于是关宁铁骑与“三边”悍卒在富平流曲川接战,骁勇善战的关宁铁骑或许叛汉心愧,竞致不敌新抬募的“三边”劲卒。后吴三桂施计佯败,方乘乱侥胜。此为三桂之“羞”。

复又攻蒲城,蒲城军兵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而死战不退,三桂也险些在是役中中炮殒命。三桂为投名邀媚于清庭,亲自上阵督军攻城,经反复冲击城垣、吴军折损不少,方得破城而入。此为三桂之“恼”,“恼羞成怒”之下,吴军大肆屠城。竞戮至万余人,匕筋无遗。


清庭为强制推行满文化,对我汉民进行多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亘古未有的惨剧。如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昆山之屠、嘉兴之屠、金华之屠、湘潭之屠、广州之屠、潼关之屠等数十个屠城之举,以及为扼杀汉文化所悍然推行的“文字狱”,其尸山血海、尸骸枕籍、诛族夷亲、殃及路人之惨状。令人不寒而栗,对汉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更激化了民族矛盾,致汉满文化严重对立。

满文化取代汉文化,妄图上升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之蠢举,真是自作孽、天雷杀。不自量力、蚍蜉撼树。及至后来,清庭不得不认识到取代汉文化之举犹水中捞月,遂改变策略,顺应中原时势,以汉文化为宗主,将满文化中之精华柔性地植入广博精深的汉文化之中。不再妄图撍越汉制,至此,国情方定、四海升平。方得享国近三百年。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的头条号,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经济、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原创不易(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期待关注,谢绝盗载。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吴三桂投清后,就是清军的一员。满清入关后,以残酷屠杀对待任何敢于反抗者,满清朝廷实际是鼓励大肆屠杀的行为,清军吴三桂进行大屠杀就不足为奇了,也是清军在明末清初无数次大屠杀中的一次。

吴三桂屠城蒲城进行残酷大屠杀的背景,是满清遇到入关后第一次比较大的危机。投靠满清的汉人军队,发生了几次影响力很大的反正,让满清手忙脚乱,汉军的忠诚度受到满人的疑忌。吴三桂残酷屠戮的行径,也赢得了满清主子的信任和欣赏。


(吴三桂)

1648年,曾经为满清立下极大功劳的江西金声恒广东李成栋因封赏不公反正投奔南明,震动天下。1649年初,大同姜镶反正。离北京很近的姜镶反清,让满清高层极为震动,重病的多尔衮立即调集所有能调集的兵力,亲征围攻大同,唯恐北方反清烽火蔓延。清军这次镇压很不顺利,损失惨重。经过十个月的围困,1649年十月,姜镶被部下的叛徒杨威武所杀,清军进入大同后进行了残酷的屠城。

吴三桂在蒲城的屠城,就发生在清军围困姜镶的同时期。

姜镶的反清,造成了不小的反清风潮,陕西的原明将王永强高有才等人起兵反清,占据陕西大片地区。吴三桂奉命镇压,一度在富平被打的大败。之后吴三桂佯装败退,打了一个胜仗,王永强在撤退中不幸牺牲。吴三桂随后进攻蒲城,占领蒲城后进行了屠城,全城万余人死亡殆尽,财物被吴三桂军抢掠一空。

屠城蒲城后,吴三桂军又先后占领各处被反清军占据的地方,期间抢掠屠杀自然数不胜数,为满清主子成功平定了陕西的反清风潮。


仁勇校尉


哪个年代打仗都是血洗,不单单是吴三桂,过去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道理,哪一个战乱年代不是赤地千里,白骨露野;血洗无非是大战之后亢奋未平,杀机依旧或劫掠余财,纵兵洗劫,再就是杀良冒功染顶戴,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残酷性一点不比现代战争差


用户281931359


历来战争就这残酷的,历朝历代将军元帅。都是如此,没什么大惊小怪。屠城是为了给对手造成很大压力,以达到不战而胜。历朝将军元帅都是踏着敌我双方尸骨,登上军功榜。杀人游戏而已,你见战争年代,将军元帅为杀人而流泪的吗?没有,他们欢笑多少家庭血于泪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