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爲什麼做粥這麼好吃?

MRLOKI


潮汕人特別喜歡吃粥,而且歷史悠久。幾乎可以說,從古到今,潮汕人都有吃粥的習慣。這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為潮汕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潮溼,人們流汗多,食慾不振,而食白粥可養胃氣、生津液;既能充飢解渴,又能養生益胃;第二個原因,從歷史上講,人們那時候生活水平還較低,不可能三餐都吃乾飯,所以也只能多食稀粥。

而潮汕粥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煮法。眾所周知,廣州的粥是非常稀的,所以廣州人稱“喝粥”,而潮汕人就不一樣了,潮汕人都是吃粥。潮汕粥中的米粒粒粒飽滿,顆顆分明。

潮汕粥是潮汕人的一種主食,人們一日三餐,往往要有一二餐吃粥。但潮汕粥也是一種小食,人們在三餐之餘,如工休、夜宵,也往往喜歡吃一碗粥作為點心。而且隨著人們對粥的喜愛,又出現加上各式配料加以調味的潮汕粥,如魚片粥、肉片粥、鴨粥、鳥粥、蟹粥等。現在在潮汕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到擺賣各式白粥、肉粥的小攤檔,潮汕粥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小食。

潮汕人吃白粥要配雜鹹,這些雜鹹就是潮汕土特產的各式小菜,如烏橄欖、鹹菜、貢菜、菜脯、橄欖菜之類。


潮汕人愛吃粥的程度可見一斑,發展到現在的夜粥檔,最多的時候,吃個宵夜就有100餘種小菜,煎、煮、炒、炸,樣樣都有!


嫣然Tang


潮汕地區,是一個能把粥吃能傳奇的地方。

在潮汕人美食世界中,一離不開茶,二離不開粥。很多人去潮汕,是為了體驗當地人的茶文化。不過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很重要的食物,雖平淡卻非凡,從古至今都在滋潤著潮汕人,它就是粥。如果想了解潮汕美食,粥是很重要的一環,潮汕人早上吃粥、晚上也吃粥,但這粥和中國其他地方的粥可是大有不同,而且他們的叫法也有差異。


從字面意義看,“粥”字由中間的米和兩邊的弓組成,意思是水火併用,左右開弓將米粒拉扯大,只有將米粒煮開了,才能將生米變成可以用來充飢果腹的食物。與粥相關的還有個“糜”字,釋義是煮米使之糜爛。現在,只有潮汕人將“粥”稱為“糜”,還沿用著古稱。

因為日常三餐都要食糜,所以潮州人對如何煮出一鍋好糜有很多講究。經驗豐富的粥師傅知道,在火候上,煮潮州白糜時米粒剛爆腰就要熄火,餘熱會將糜繼續熟化,最後糜粒下沉,上面形成一層狀如凝脂的糜漿,潮汕話稱為“湆”。俗語“湆饉過飯”則是說,這層糜漿比米飯還要稠,用這種不可能的事情來比喻得到意外的橫財。如果煮得太糜爛,變成看不見糜粒的半流質白粥,潮州人就會譏笑為難以充飢的“飛機糜”,意思是吃完後像乘坐飛機那樣旋上一圈肚子就餓了。這樣的稀粥吃著玩可以,用來過日子卻不行。

煮糜的米要選短胖粘糯的粳米,米漿才有黏性。現今在全國遍地開花、攻城掠地的“潮州砂鍋粥”也屬於香糜。煮砂鍋糜的時候,同樣需要秉承傳統煮糜的要訣,即選用好米,將水一次加足,然後旺火煮開,臨熟時才調味和下食料等。一些外地人覺得很神奇的煮糜技巧如“飛飯拉漿”,其實是源於傳統的“餱飯”。具體做法是煮時下多一些米,煮至出漿透心後用爪籬濾去部分飯粒,從而使整鍋糜的漿液變得更加濃稠好吃。用於砂鍋糜的食料品種幾乎沒有限制,從便宜的蔬菜、雞肉、排骨、水雞(青蛙)、鱔魚,到魷魚、螃蟹、甲魚、鮑魚、龍蝦等高檔的食材都能入饌,豐儉由人,讓人既能吃飽又能吃巧。

今天就教大家一道簡單易做的潮汕粥:

食材準備

主料:基圍蝦400克、香米、糯米、香菜、香蔥、冬菜;

調料:花生油、鹽、薑絲、蒜瓣、黃豆醬。

製作步驟

1、淘米下鍋。米淘好後去水,放兩勺花生油,與米一起拌勻(生米拌油後更容易煮熟,且不易粘鍋)。米下鍋的同時,放入少許薑絲、蒜瓣、冬菜,可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板栗或瑤柱,味道更佳。

2、洗蝦。是如果太大不容易入味,從蝦背上剪開,並去掉蝦的鬍鬚,不用去除蝦頭,整蝦即可(洗蝦時可適當放少許鹽)。

3、放蝦。待米快煮開花時即可放蝦一起煮。(注意火侯喲,最好溫火慢煲。是用上等的砂鍋煲喲。)  

4、起鍋。蝦煮大約20分鐘即可起鍋。起鍋前放入香菜、香蔥少許。整個過程大約50分鐘左右。

注意事項

1、基圍蝦不要挑太大個的,太大蝦肉不嫩不甜(老的自然不嫩,哈哈)。

2、最好用東北米,加少許糯米(注意米在下鍋前要先拌油喲)。

3、切記:邊煲邊攪拌

4、如果時間允許,煮粥用的米可先用清水浸泡5~6小時。


蘭菊愛美食


掌握了這些你可以開粥檔了:

1.米洗淨;

2.清水泡米15分鍾,

3.滴入花生油醃漬15分鍾,

4.水米同下大火燒開,

5.保持中火滾開 約20-30分鍾

6.根據食材不同,起鍋前約5分鍾下入食材:海鮮等

7.起鍋前放小量花生醬,姜絲

8.起鍋,表面撒上香菜

不需要太多解釋,絕巧都在上面,我們家粥檔30年老師傅告訴我的~!


愛吃的重慶人


潮汕人的粥俗稱“糜”,和粵式的生滾粥有著很大的區別。

廣州人煮白粥,會事先用油和皮蛋醃米,加腐竹同煮,務求“爆花”,米粒盡碎,有綿滑餬口的質感。而潮汕人的粥講究的是顆粒分明、粘稠軟香,所以我們喜歡用短胖的肥仔米(又叫珍珠米、粳米),加水煮至“開花”,也就是米粒剛熟的狀態,熄火,讓餘溫使粥熟透,並析出米油。


潮汕人吃粥,有兩大主要方式。

第一個是以白糜(只有大米)、番薯糜為主,搭配一些俗稱“雜鹹”的小菜。包括酸菜、鹹菜、烏欖、南姜醃橄欖、貢菜、咖喱豆乾、鹹豆乾、甜豆乾、腐乳、菜脯煎蛋、生醃蜆、炒麻葉等等小菜。一般是作為早餐或者宵夜。小菜的樣式五花八門,所以俗話說是一碗白粥配“後宮佳麗三千”。在飢腸轆轆的深夜,來一碗滾燙的白粥,搭配爽口鹹香的小菜,最是撫慰脾胃。許多家庭也會根據自己的口搭配各種時令食材。


第二個是廣為人知的潮汕海鮮砂鍋粥。其實在潮汕本地,並沒有專門做潮汕砂鍋粥的店,但是一般都是自家做的“香糜”。“香糜”是在“白糜”的基礎上,加入了各種肉、蝦、魚、香菇、蔬菜等等,內容根據各家口味自定,不拘一格。

(家常的“香糜”長這樣)

而現在廣泛流行於大江南北的潮汕砂鍋粥,其實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潮汕人外出到達廣深地區,結合當地特色,稍作改良而成的美味。改良之處,包括用了保溫效果更好的砂鍋煮粥,食材方面也更加豪華。比起更家常的“香糜”,砂鍋粥主打加入價值感更高的蝦蟹等海鮮,甚至龜、鱉、蛇等廣東的特色野味,可以將客單價拉起,並且據此發展起了各種專門店。最經典的潮汕海鮮砂鍋粥是加入蝦、蟹等等海鮮,也可以選擇拼各種肉類,例如雞、鴿子、鷓鴣等等。

(改良之後的潮汕海鮮砂鍋粥豪華了很多)

潮汕海鮮砂鍋粥的流行,根本上還是在於白粥與蝦蟹的完美搭配。熬煮之後,蟹膏蝦膏的鮮味融合進粥水,有粥底的厚重承託,能更好地承托出蝦蟹的鮮味。上桌的時候搭配上冬菜和芫荽,攪一攪就可以開動了。吃蝦啃蟹的時候,還可以蘸點普寧豆醬,醬香會讓海鮮的風味變得更加凸顯。


以下附上經典的潮汕蝦蟹砂鍋粥的做法,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在家裡試試——

  1. 蟹揭去蟹蓋,切半,去除腮及內臟;大鉗剪下來,去鉗尖,洗
  2. 蝦去頭,開背去腸;拆好的蝦、蟹,入少許鹽和料酒拌勻,醃10分鐘
  3. 姜切絲;香菜切末
  4. 米洗淨,加入清水浸泡30分鐘,撈出濾幹水分,加兩勺花生油拌勻(生米拌油易熟,且不易粘鍋)

  5. 砂鍋入米加水(水最好一次加足,米與水的比例約為1:6),大火燒開後轉小火
  6. 煮到米開花後,轉中火,加入薑絲、蟹,煮5分鐘
  7. 入蝦,轉小火,再煮5分鐘,粥變稠,關火
  8. 加香菜末和冬菜攪勻,即


老眯的香辛廚房


因為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