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真抓实干、进一步奋力追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在做好户外蚊媒消杀的同时,以“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为主题的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活动在各村农民讲习所同步开展。

马莲村农民讲习所

主讲人:张彪龙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马蹄沟村农民讲习所

主讲人:苏玉平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后庄村农民讲习所

主讲人:闫利萍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麻子湾村农民讲习所

主讲人:张笑笑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八代沟村农民讲习所

主讲人:陈龙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东洼村农民讲习所

主讲人:陈龙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2、乙脑的流行特征

3、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

4、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乙脑的流行特征:

乙脑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7-9月,乙脑通过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播,其中三代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乙脑发病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但近年来成人发病呈现增多趋势。

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1.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2.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直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病变(尤其是脑干)、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3.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患者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患者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4.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 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乙脑减毒活疫苗为一类疫苗,国家免费提供接种,免疫程序为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

(二)个人防蚊妙招

在乙脑流行地区,应安装纱门纱窗,提倡使用蚊帐,可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住所、宾馆等可点燃蚊香、电热蚊香片驱避蚊虫;户外活动时,应在脸、颈、手等裸露部位涂擦驱蚊花露水防蚊。

(三)全面落实灭蚊措施清除积水,控制蚊虫孳生。对居民住宅区、建筑工地、学校场所,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厕所等阴暗潮湿的场所。

「健康教育」“消灭蚊虫 防控乙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审 核:单泽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