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对虾蚌埠白……上个世纪80年代火遍天津卫的蚌埠白

天津对虾蚌埠白……上个世纪80年代火遍天津卫的蚌埠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天津公出,在市场上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无论饭店还是商店,卖的最盛的酒,不是天津的名牌津酒,也不是北京二锅头、河北燕潮酩,却是远在千里之外,在北方几无名气的蚌埠白酒。友人在饭店请客,带了家乡酒玉泉方瓶,我说,不喝,我要尝尝蚌埠白,看看为什么天津流行蚌埠白。酒拿来,包装简陋,貌不惊人。打开斟上,酒不错,关键是便宜,以性价比看,值得一喝。蚌埠白是清香型酒,很柔和。天津对虾蚌埠白,很奇妙的组合。何以满世界都是蚌埠白,对我是一个谜团。

天津对虾蚌埠白……上个世纪80年代火遍天津卫的蚌埠白

解开谜团,是在十多年后,再到天津,陪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去看古文化街,天津市负责接待的一位领导是文史专家。晚上吃完饭,又聊起蚌埠白。也是为我释疑解惑吧,他详细给我做了解答。天津与蚌埠有亲缘关系,天津人自认为老家在皖北。传说是,朱元璋称帝,认为四儿子朱棣太强势,制约的办法是给他的兵丁,都是老家皖北的老弱病残,封他为燕王,远离京师,镇守北京。朱棣把这些老弱病残安置在京东,建城守卫,赐名天津。这是天津有城之始。最早的天津人,都是皖北人,而且连人数都有记载,一万六千。从此皖北方言成为天津话的源头。到后来,清代守天津卫,又是李鸿章的淮军,基本都是皖北兵,他们的后代也落户天津。天津话中的皖北因素得以再补充,再巩固。天津文史馆馆员李世瑜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考证过天津方言形成与皖北方言的承继关系。他骑自行车跑遍天津市区和近郊两百个村庄,对天津周边地区的方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找到近一百位发音人,记录他们的语音。终于查清天津方言的“等语线”,真正的天津话,范围很局限,周边要么是冀东方言,要么是北京方言,要么是静海方言,天津就是一个典型的方言岛。为了搞清楚天津方言到底与安徽那个方言最接近,他又走了苏北皖北二十多个县,同样按此办理,终于确定,天津方言的母方言是宿州为中心的皖北方言。如此说,天津人与皖北人亲,有道理,喝家乡的酒,包含了亲情,很温馨。

天津对虾蚌埠白……上个世纪80年代火遍天津卫的蚌埠白

天津有好酒,津酒在一九八四年第四届评酒会上,曾获得国家优质酒称号。大约是津酒后起,本地酒在天津逐渐占领主流。再后来,到天津,蚌埠白少见了,津酒占先。前几年为了会天津的博友,再到天津,招待我的,是扁瓶蓝花瓷津酒,礼品盒很精致,一大一小两瓶,浓香型,香气浓烈。天津人和北京人语言虽不同,但是过去饮酒习俗是相同的,北京有二锅头,天津有直沽烧。津酒至今还有清香型的高粱酒,一九九二年到大邱庄参观,在静海县的招待宴会上,喝的就是直沽大高粱,与二锅头几无差别。但是,每次到天津,酒桌上我都忆起几十年前的那瓶貌不惊人的蚌埠白,很为天津人的故园情感动。作者:要云 微信公众号:hanzishuochi

天津对虾蚌埠白……上个世纪80年代火遍天津卫的蚌埠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