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僑胞:上海真的變成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橋樑

新民晚報訊(實習生 韓嘯 記者 江躍中)參加完全國第十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的100多位中國僑聯海外顧問、委員,日前來到上海參訪。

連日來,海外僑胞們先後參觀了上海中心、上海中醫藥博物館、上海光源中心、上海歷史博物館和東航之家等。大家紛紛表示,上海的變化日新月異,參觀後感覺申城更美,發展更好更快了。美國洛杉磯華人社團聯合會榮譽主席團主席、著名和平將軍張治中之女張素久感嘆道:“上海真的變成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橋樑。”

海外僑胞:上海真的變成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橋樑


圖說:參訪團在上海歷史博物館參觀。韓嘯 攝

“人人都學上海樣,學來學去學不像,等到學了三分像,上海又變新花樣。”昨天,參訪團一行在上海歷史博物館參觀時,講解員一番饒有趣味的俚語,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開心不已。40年來,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遷,海外僑胞們更是深有體會。

在澳洲呆了54年的蘇正西先生飽含深情地說,“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即使身在海外,華人見面,也明顯覺得彼此變得自信多了,我們在外面終於可以抬起頭說話,看見國內發生的事情,也都是滿滿的自豪感。”

海外僑胞:上海真的變成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橋樑


圖說: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的中醫文化,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韓嘯 攝

張素久女士感嘆道:“自從改革開放之初響應鄧小平號召,1981年赴美留學,我這些年去過有多年曆史的廣交會、圓百年之夢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各類國際盛事都在祖國土地上舉辦,看到這些進步我心裡特別高興。還有前幾年成立的上海自貿區,讓海外企業都能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馬上要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該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啊。上海真的變成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橋樑。”

海外僑胞:上海真的變成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橋樑


圖說:參訪團在上海光源中心參觀。韓嘯 攝

在上海光源中心,大家參觀了大陸目前唯一一個光源科技實驗室,目前免費對用戶開放,三臺全能量加速器日夜運轉,全年僅休整兩次,大大提高了科學家攻破科研難題的速度。現場有位來自生物行業的委員表示:“能做到免費對用戶開放,讓經費少的小型科研項目也能落地,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大家下午好,我現在在太平洋上空9000米的高空。”在東航之家,一次別緻的空地連線,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只見大屏幕上,中國東方航空的空姐,正在飛機上和參訪團成員們打招呼。聽到是飛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班,張素久女士興奮地說:“我就是洛杉磯的啊,來的時候就是坐你們航班過來的!”

海外僑胞:上海真的變成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橋樑


圖說:東航空姐在太平洋上空與參訪團通話。韓嘯 攝

這裡設施齊全的體檢室、處理緊急事務的會議中心、同步實時數據的AR技術、專為員工設置的事務辦理中心、美食屋等,用飛機為中國與世界溝通提供無限可能,東方航空讓大家耳目一新。蔣健是紐約北京同鄉會會長,他說,“1978年改革開放,1988年出國留學,我們這一代人是改革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中國確實取得了顯著成績,不過在一些方面仍然有進步的空間。祝福中國能變得更好!我們海外僑胞會在世界的各個地方關注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