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千古留名,威震东方。而同时期也有一位明朝将领的远航,一点也不必郑和差,他为开发、巩固中国东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位将领有个奇怪的名字:亦失哈。郑和向南设立旧港宣慰司,亦失哈向北设立奴尔干都司,都是旷世奇功。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明朝公公

亦失哈,他的名字是音译,在史籍中有载为亦什哈或亦时哥,海西女真族人,宦官。他的生平年月及家世,已经难以查考,《明史》中没有他的传,在《宦官传一》中,只有关于他末年的寥寥数语。但是,从多种史籍中,可知他从事有关东北地区军事、政治的活动,是从永乐九年(1411年)到奴儿干设置都司开始的,从此直到景泰元年(1450年)被召回北京,亦失哈前后在北方边陲经营了整整四十年。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明朝奴尔干都司

奴儿干地区,一作“弩而哥”或“耦而干”。元世祖曾在这里建立了东征元帅府。 明成祖时,这地区各部族先后归附明朝,明朝在这里相继设置了一百三十多个卫所。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辖,永乐七年(1409),明廷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并于永乐九年(1411),亦失哈和康旺等率官军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顺黑龙江而下,前往奴儿干地区,直至亨滚河口对岸的特林地方,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是明政府管辖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它采取军政合一的体制,由中央政府直属管辖。永乐十年(1412)冬,亦失哈受命再至奴儿干地区和善夷(今库页岛)巡视。又在特林地方江边,背负层峦、俯视绝壁断崖的山顶上,建造一座供奉观音菩萨的永宁寺。寺建成后,于永乐十一年(1413),由内官亦失哈领衔立碑,分别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记录了建置奴儿干都司、兴建永宁寺和亦失哈等在这地区巡视,使各族“莫不朝贡内属”的情况。这碑称为《永宁寺碑》。清光绪三十年(1904),被俄国劫去,今藏于海参崴博物馆。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永宁寺碑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阿什哈达摩崖

其后,亦失哈又数次(五或六次)前往这地区“抚谕”巡视,整饬佛寺,并因此被晋升为太监。宣德七年(1432),钦命太监亦失啥同都指挥康福率官军两千人,巨船五十艘,再至奴儿干地区“抚谕”。这时永宁寺已被毁,只存基址。毁寺者见大量官军开到,“皆悚惧战栗,忧之以戮”。但亦失哈很好地掌握了明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好生柔远”的政策,没有给予惩罚,反而“宴以酒,给以布物”,愈加抚恤,并在寺原基址上再建原寺。于是各族“人无远近,皆来顿首”,表示“我等臣服,永无疑矣”。宣德八年(1433)寺建成后,时已任都知监太监的亦失哈再次领衔立碑纪事,这碑称为《重建永宁寺碑》。这先后立的两块碑,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于海参崴博物馆,是明代我国在整个黑龙江地区行使主权的有力见证。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明朝疆域

宣德十年(1435),亦失哈担任辽东镇守太监。从此亦失哈镇守辽东长达十五年。在任期间,他充分利用自己是女真人,熟悉本族各种情况的优势,积极处理好女真的各种事务和女真与明政府的关系。对部族间的争端和仇杀,他进行细致有效的调解处理。对女真一些严重暴动、骚扰和抢劫汉人的活动,能及时平定。而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则是通过物质的赏赐,安抚女真族人。他把铜铁农具、器皿卖给他们,帮助女真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在遇到灾荒时,甚至拿出自己历年受赏的积蓄,购买物资散发救助灾民。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巩固了中央和地方的隶属关系,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明朝宦官

亦失哈晚年不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且政治上失意而消极颓废。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为表示对明政府的忠心,景泰元年(1450)还改名为易信(有些史籍载为亦信),并孜孜于研究改良武器。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火器

景泰元年(1450)二月,他上疏请求改造手把铳,指出手把铳点燃发射一次以后,到发射第二次时,要重新装药,这间隙很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因此建议把手把铳的柄加长到七尺,前面装上枪头,这样,遇到敌情紧急,要第二次发射而来不及装上火药时,也可以用枪头和敌人搏斗。他还特地造了个样品送到北京。皇帝果然采纳了他的意见,诏令兵仗局按照他设计的图样,重新打造手把铳。这种新式的手把铳把冷热兵器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武器的有效杀伤力,这是近代在步枪上安装刺刀的先驱。亦失哈的这项发明,比17世纪中叶法国造出的带刺刀步枪和枪剑,领先二百余年。景泰年间,兵部尚书于谦极力整顿辽东边防,一些官员从狭隘的民族观念出发,认为亦失哈与建州女真人同族相亲,难免里外勾结,因此强烈要求将他调回北京。亦失哈的名字从此不再见于史籍。

明朝一位宦官的远航:北向奴尔干都司,宣告外东北是中国之地

分布图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逐渐取代了明朝对黑龙江地区的统治。现在的奴儿干都司位于俄国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的特林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