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歷譜載;國史家譜所記其事,維國史記天下事,族譜記夲姓氏家事。又有譜者布也,所以布一門之世系。布者又稱補也,是將以前的不全、或遺、或謬以我們今天的所見所聞從而修正補全謂之補也。修輯家譜大致使其人敦孝敬、探本窮源不忘根夲。昔有聖訓: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親以雍昭穆。天地間人為萬物之靈豈可以忘夲?因此諸族百家從自創家譜至今,都是有志者繼踵其事,從而不斷增補充實以達完善。如此茶陵譚氏族譜的修輯呈更大規模,涉及面廣是前所未有的。相繼成立了茶陵譚氏十八宏通譜和茶陵譚氏通志両大機構,廣泛地收集到了九個省區的譚族有關史料,探夲窮源以瞭解夲氏族蕃衍發展的淵源。可惜的是茶譚両通為了各自的私慾已利不惜手足親情而鬩牆,不是資源共享而是各自為政,各使奇招相互拆臺剋制,都想在出版刊物上獨樹一幟。而不是以全局的關念出發,以認真虔誠的態度去探究茶陵譚氏文化的實質,去糾正已經產生的各種差訛。反將一些有證茶譚流派各歷史時期有名望的人物及事件進行虛擬、篡改、刪除。為了讓廣大譚氏宗親知曉仁京公派下的繁衍發展的淵源實質,以我們將所考得有關的一些歷史資料和分析認證的記敘呈如後,供廣大宗親鑑證。

一、仕途

歷譜載仁京公仕授金紫光祿大夫,尚書左僕射,上柱國,謫瀧洲都運判。本世紀初茶陵譚氏文選和一些文史資料載:仁京公宋大中祥符五年進士,光祿大夫,尚書左僕射,上柱國。 以上所記的兩種載體,(1)歷譜記載的仕途仁京公為唐期人物。(2)近來茶陵各類文選記載仁京公中進士在北宋真宗期(大中祥符),可做的乃是唐朝的官。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撰寫文選者不知道歷朝各代的文武官銜是有所不同的。首先說一說“光祿大夫”,這是一個官員的品級,歷朝均有此級別設置,是給皇帝當顧問的官員稱謂。次是“尚書左僕射”此銜實際叫宰相。北宋以前各朝稱“尚書令”或“尚書左.右僕射”,宋大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逼後周柴宗訓讓位,(史稱陳橋讓位)取得天下一改舊制,將“左.右僕射”改為“大宰.少宰”後又改為“丞相”(當今也是一樣。例:清稱“皇帝”,宰相叫“中堂”。民國期叫“總統”,中堂改“行政院長”。)再者“上柱國”一職,此是保衛京都的衛戌部隊長官。漢朝為"執金吾",東漢末三國鼎立,直到三國並晉後政權又暫將統一,將鎮守京都的"金吾"改為"柱國"即國家基柱之意。至隋期改為“上柱國”唐期沿用此職稱,是武官的最高勳位。到北宋將掌兵權的上柱國改為“大尉”例:高求太尉,包極丞相。並沒有稱這些人“上柱國”,“尚書僕射”等仕階銜,相反仁京公若是宋期人物,為何不稱他“譚太師”或“譚大宰”或“譚大尉”或稱之謂“譚丞相”?顯然“尚書僕射”,“上柱國”等官銜是唐朝期的,更能證實仁京公為唐期人物,決不是宋朝人物。 因此在寫歷史人物的同時應首先了解時代背景,撰文者本想將其作得完美,但反弄巧成拙,卻成了畫蛇添足,歪曲了本來。

二、誥封

群譜.志都載仁京公的敕命都 是在唐中期,所記的有:唐德宗貞元四年(788)授朝奉郎的,有記唐憲宗元和四年(809)晉金紫光祿大夫的,仁京公始 茶開基地的上坊譜載唐武宗會昌四年(844)授金紫光祿大夫,此外部份記為宣宗大中四年(850)進士,總之都有四年之說,總括在公元788--850間的60餘年裡。群書中獨不見有公元1010年前後任一時期的仁京公各類勅封記載?同樣足以證仁京公決非北宋期人物,也就是說不是宏亮公的兒子的佐證!下舉幾例仁京公唐期誥敕如下:

“中華譚氏通志”載勅封譚仁京為金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的聖旨:

“皇帝敕諭:國家肇建王畿尤重碩輔,而金紫之任當處宿儒。故必有胡連之器,斯能宏康濟之猷。爾朝奉大夫仁京德器恢宏,性行純潔,久展經綸之略,益掦邦家之光。昔者宣對大廷,侃侃明於治道,朕嘗異之。矧裁成國規,考訂是非百世以勸以懲。茲特進爾金紫光祿大夫錫之。

朕唯虛心以受人,爾當殫力以效勞,勉負龍秩欽哉。”

元和四年己丑正月是曰之寶(809)

“中華譚氏通志”在下卷1549頁論正直剛猛的譚姓人性格一文中記有:“唐代敢在朝廷宣講治國之道,讓皇帝驚詫的譚仁京”全文:“唐代譚仁京,官金紫光祿大夫,有雄才偉略。他為唐代中央集權進行政冶謀劃和制定策略,並敢在朝堂上理 直氣壯地宣講冶國之道,其勇氣競使當時的唐憲宗感到很驚詫,因而很器重,命他把這種治國的道理修訂成國家法規。用來觀察分辨是非,作為永久勸戒世人和懲辦不守法紀的道德準則。”

仁京公徙茶開基地上坊老譜載京公勅命複印件: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以上均為記載仁京公剛直性格及勅封他本人的誥命,可足證仁京公系唐期人物。此外還收集到仁京公派下第十.十一世孫的誥諡封贈,同樣可證仁京公非宋朝期人物。老譜復件如下: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以上三道誥敕的款期都是在大中祥符 四年(1011),卻比他們的十和十 一世鼻祖仁京公中進士(大中祥符5年-1012)還早一年。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歷十一代應經有300餘年,(同樣按中仕 和授封期論理)上溯至仁京公授勅命誥封期, (大中祥符四年,即公元1011年減300年)則應是公元711年仁京公授敕封的,(那麼仁京只能出生在公元670年上下,)這樣仁京公比生他的宏亮公(936)生,還長266歲。因此這三道誥贈是出自北宋元 符時期,不是大中祥符期(此處將元符誤認為祥符),因為歷舊譜及方誌均載譚巽公景佑三年(1036)進士(誤),實為元佑三年進士(1088) 。那有還沒出生就授敕封的呢?授誥敕應該是元符期(1011),是在譚巽公中進士出仕十餘年後授勅贈,這才符合情理。由此上溯300年至仁京公授紫誥期(元符1101一300)則是在公元800年上下,與譜載仁京公授祿期是多麼近似。種種跡象表明仁京公就是唐期人物!決非宋朝人。如有對“天承皇帝制曰”和“皇帝勅諭”,用來作為唐宋期敕封的考量厥詞,認定仁京公是宋朝人物,是不切實際的。那一種更符合時代背景的呢?難道歷朝各代都是用同一種形式下詔?但是轉念一想各地譜志載敕封可奕.守祿.武興.三進諸公的勅命都一律採用"天承皇帝制曰"起行的,這又能說明什麼呢,作何觧釋?總不能說他們都是宋朝人吧。一般的諸族家譜都是興於明期,旺於清與民國期,在宋.元朝纂譜的可說是鳳毛麟角,誰又見過真正的皇封呢,唐.宋皇室對下屬的封贈究竟有不有嚴格的款式區別呢?我們認為只是後人出於對先祖的遵重,在作譜時另加進去的成份使其更加逼真而己(以上款期由元符記為祥符和以前將仁京公與唐大中期更為宋大中祥符就可以證實這一點),就象今天的人們在續修族譜的同時,也常會用一種撲風捉影和添油加醋般地增刪一些原來舊載的內容一樣,有的譜志載有從黃帝起至唐各代都有準確的各代人物,並詳細地記載了這些人的生.仕.配氏.子息及歿.葬地,而且代代都是身居要職的達官顯貴!這百多代難道無一代落魄之人,你信嗎?因此凡屬文簡類的記敘是全憑當時作譜人的一念之間,為了擴大宗盟,為祖上添光異彩的理念,有關這一點,各地凡參與過現今續譜的所有宗親應該都有這種親身體會的。所以對文載類的咬文嚼字是永無休止的,我們的重奌應該放在繁衍的代數上,看它是不是符合自然規律,這才是真正能解決問題消除各種疑慮的關健。生一代人總不能象今天的高科枝時代一樣,經幾個小時3D就可以打印出一樣東西出來,通過很短的數年時間就能夠克隆出一種動物出來一樣,總不能在千多及數百年前的唐.宋時期人們就撐握了這種高科枝術!用來克隆人吧?

三、舊譜摘錄

1、“元泰接可奕公來茶書”

“河內兇,則移民河東,河東兇亦然。此固惠王養民之政,而亦見幾而作者,當如是擇地而居也。餘祖自泰和徏居茶邑,箕裘繼述,叼不忝先人。每臨風對月誦古謠曰:“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寧不翹首而起故鄉之思。”遞往來便鴻,道及家鄉貧丁荒歲,是以歸之念切也。且聞子有餘粟以賑不足,吾恐粟有限,而饑民無窮,安能一 一兼濟乎?濟之不周,必不快民之意,而因飢寒決起盜心,懼子害矣。不若徏之茶邑同餘一寓,共其安樂乎?況餘祖至於茶邑歷年久矣,世代書香,賢豪頗多,餘今去仕而歸,思及我祖積德累仁數百年,發餘一支。餘與子乃一脈流衍,今餘處富貴,安敢獨樂哉?一縷長情滿腔注年,臨鴻之囑咐,切勿久淹留。唯冀速赴茶邑同享榮華,祖宗之望可付,而餘心亦然自釋矣。倚風操筆神馳左右,辭取達意,楮為傳思,書不盡言,不勝倚廬盼望,惟子自諒。呵呵。。。。。。。。“

鹹通十三年壬辰孟冬元泰手肅

接可奕公書不僅是樸塘一處載有,堯溪舊譜與各地均有記載,若證元泰接可奕公書一事,還有深塘宏妙公派下“譚氏源流記”(宣統二年庚戊四十二世孫純青剛成謹識)同樣有此類記載:“。。。。江南雪深七尺,山城野市谷價騰湧,鬥值三貫。黎庶僵仆,餒死者甚眾,官司不加恤憂,繼以苛政,醫瘡剜肉不能自存。公(可奕)出谷拯濟所活最多,先是宣宗時(806~820)有書奇公派下,諱仁京者,屢官至光祿大夫,後謫龍州都運判,致仕與奕祖同居,大中時徏茶陵上坊隱其仕籍,號曰“山人”,傳三世八子析為八族。其孫司戶參軍元泰公鹹通十三年壬辰冬,以書接奕祖。次年癸已奕祖攜眷自泰和居十五都,地名上塘,又名“鄧塘”。

湖南郴縣下眉橋宏伸派舊譜序摘:“。。。。。。唐憲宗時,仁京公累官光祿大夫,後謫龍州通判,與奕祖同居泰和,大中時徏茶之上坊,隱其仕籍,號曰“山人”,傳三世,八孫析為八族。其三孫司戶參軍元泰,鹹通十三年壬辰孟冬,以書接奕祖。次年癸已八月十三日,奕祖攜守祿自泰和遷茶陵,地名上塘,故址。。。。。。”

由此可證接可奕公書各地譜均有記載,而歷代有對此書產生狐疑的,也有確認其為真實的。對此書產生猜疑的原因是仁京公訛為可奕公六世孫,沒有深入稽考所知安公(元泰)與可奕公是宗源同一脈的叔侄關係的實質。但寄書一事從理論上講決不是憑空想象而捏造出來的,同樣也不是空穴來風所能流傳千多年直到今日的。就書中一言“餘與子乃一脈流洐”。就能夠完全證實元泰公決非可奕公的直系,而是宗源相同的兩派人。

2、《清水絲花塘“樹德堂”疑辨》摘要

(廿七世孫志祥撰紹書校正)

“。。。。。。十世以上吾不得而知也,有證乃可信,有信方可傳。然則疑之,傳疑所以傳信也。茶州之譚始祖可奕公遷居茲土時唐末鹹通,四世則有十八宏衍四鄉,舊譜載之詳矣。又有京公大中間來茶,官金紫光祿大夫,子二孫八數世顯耀。以唐大中尚在鹹通前,既宗可奕公覆宗仁京公,且位仁在奕五世之後未亦知考耳。或以宋大中祥符是字之闕遺?(下文有闡明),而可奕一派巽綸諸公登魁科,居朊者,乃在宋景佑政和間,且宋志猶存,而仁京公一派官宦皆未考。況自鹹通以致正和間添仁京公一派世代不如,謂寬容昆季分居八水各自為宗,則茶州之譚分派非由十八宏也。吾嘆其外故,謂仁京公別成一派居茶邑可也。以仁京公間於奕公後則斷斷乎?不可是惡金紫光祿在來茶之前,而為可奕公之上世。又惡知譚有派,今知宗可奕者內有仁京公裔。”

餘譜始自鹹通,至五處則已是宋之盛世。譜載處堯居水邊,今日之舊譜者即堯公之裔也。歷宋元明三代上下約數百年,世次計有數世餘,行字恐有失考,代續無不有舊遺。追尋無自孤疑難明,遍尋族中祖父叔輩,眉須皓然,歷代者皆不得而知者,試撫而思,總之前人未經重修,所以無譜據耳。古人謂族百年不修等於不孝,備述以傳後人參考。

“樹德堂”疑辨:1、作者自認有證才能信,然後有疑問傳疑等於傳信。2、舊譜載可奕公鹹通來茶,把唐大中間始茶的仁京公居於奕六世後,世代不如。3、仁京公派宋史官宦無考,必為唐期人物。4、茶陵譚氏除十八宏外,還有八元居八水各自為宗。5、可將仁京公自別一派另居茶,間於可奕公後斷然不可,並提出了仁京公來茶之前很可能是可奕公的上世觀點。6、經三朝共數百年,前人沒有重修無譜據,有失傳的可能,會導致世次的遺失和紊亂。

3、摘《石溪(石井)辨正---“石溪流派辨真序”》

茶州譚姓不一,其族有衍八子者,有支析於將軍者矣。夫,年洇世遙奚必語張,而居軒轅語李,而窮極皋陶無來歷,先乘失傳,近多誤注不容不辨。

唐光祿大夫仁京公大中間皆次子格,由吉安至泰和早禾市高行鄉徏茶之小槎。格八子分居八水:曰元和分芝水,元期譚十萬是其裔也。曰元善居小槎。曰元泰析大傅,其後在宋與國聯姻,代不乏賢。曰元康分竹園山。曰元寵分天井湖。曰元煇分田東。曰元洪分峽州。曰元海任司籍分洮水,渉大亨而石溪。此八子派,非將軍後。鹹通十三年可奕公由太和攜子守祿來茶之鄧塘,是時光祿已籍茶卅翼,守祿生武興,遷堯溪太平園,生三公俊峰、俊鴻、俊頗。梁馬殷居譚州,俊峰官武庫,鴻充司馬,頗賜左殿將軍,三公各升神祚,立廟堯溪曰神山嶺,而三將軍各名著焉。位下子孫所及餘先譜略之也。別譜曰峰九子,鴻四子,頗五子均以宏冠名,混茶之譚為十八宏。歷載某宏居某處,覺多虛訛。顧他族實與否,固不能辨。

至圖石井為宏崇派下誣矣。且載大亨為宏德派下,一枝而存二本誣之誣也。餘家先乘自元至明萬曆四經修續,鹹注八子,元海公分居洮水。迨十六世武翼公官鈴轄北宋末,自洮水遷大亨,地距石溪路不三里,元初本固公乃從大亨移石溪。今田裡墳林多仍舊,獨怪洮水不遵守舊譜源流而新志祖可奕,宗宏佐何舛耶。尤異者倒置光祿為奕六世孫。

餘檢閱堯溪分派譜,存元泰公接可奕公來茶一書,夫元泰光祿孫也。以侄稱奕,是可奕系光祿族內曾孫尤為近之。乃有以是書難為無稽,臆度年例,謂仁京公無此早生孫?試考仁京公為敬宗朝進士,其生在德宗興元時(784上下),大中間罷官隱茶時年已60餘矣至鹹通未可奕來茶之際為齡已八十有餘,胡云早?且亦何貴以孰 祖就係爭?其遷茶判然兩派無疑。奈何徏豔將軍而冒充之。顯系八子者競自絕其真源也,良可惜!

餘幼當遊吉川古城,與諸父老道及南關一本堂,曰吾古城與大亨,石井出八子派,若宗將軍祖可奕,弗始光祿入之何涉?餘恍然!歸閱先譜,其流派與列先言符。而總祠之建,吾戶捐金一百五十兩,除置祭田外,今雖不得與祭第,恨始祖可奕入主者顛倒差謬。而吾族與事者竟遷就,仍之即不力為之辨也。蓋祖在天之靈亦概無已。。。。。。”

乾隆二十七年丁丑仲春之念日

嗣孫應星天達氏撰

石井流派真序所敘記的:1、闡述了光祿仁京公大中間攜次子格徏茶之小槎,格八子分居八水,待鹹通可奕公來茶時,光祿公已居茶几十年了。2、指出十八宏歷載各宏居地,多為虛訛。(例:宋朝十九世孫考還松清氏所撰十八宏傳略中載十一郎宏亮居衡山,至明期諸譜載宏亮居茶鄉白家衝,最近許多地方新續的家譜均載宏亮居嚴塘章裡,仁京公長子彬公由嚴塘章裡宦江西,等等,都是迎合仁京公為亮公子,其主派(宋末元初期遷徏於嚴塘)居嚴塘而憑空捏造的,兩次更異本就是虛訛。)3、接可奕公書,安公以侄稱奕,遷茶判若兩派。4、自元至明萬曆間石井家譜經四次續修全都一律是八子派元海公居洮水,指出古城、石井、大亨均出自八子派下,尖銳的批判了石井歸於宏崇,大亨納入宏德為一本承二支是最大的誣謬,抨擊洮水不尊舊譜源流,宗宏佐為誤訛。5、仁京公被訛為奕公六世孫,為顛倒差謬,批判八子派自絕其根源,恨宗可奕入主者顛倒差異,與事者沉默遷就,不為力辨而深感惋惜。(當今與事實亦然)。6、例舉了仁京公紀年的實例,駁斥了京公無如此早生孫的困擾,證實寄書一事真實可靠。

4、《清水書堂“敦睦堂”譚氏辨同異序》(乾隆己未年三月初六日)

茶洲十八譚自唐宋元明以至國朝(清),世歷千年,各派譜序必上及至此,亦探本窮源之道固也,而其魯魚,亥冢不能淆者,不得不嚴辨也。始祖可奕公固十八宏之所同,而其時有仁京公者,為唐大中金紫光祿大夫,生彬、格。格八子:宣、定、安、寧、寶、寵、寬、容。八子同登樞要,貴顯當時矣。而各地譜載仁京公為奕六世孫依次相承,不知可奕公鹹通遷茶,京已大中間居其先。彬格與守祿同時,宣昆季八人又與武興同時,此世代之昭而可考也。至若巽異二公系處堯公之孫,綜綸二公系處堯公曾孫,而處堯公又為全仁之裔,堯公葬於吾清水梅山,譚巽公建有清檯書院,古蹟亦然班班可考,系出全仁公者祖之?或得其真非全仁公一派亦祖之?恐其厥宗也。”

清水書堂“辨同異序”主要論點:

a、派系窮源應當,但不能混淆,必須嚴格認真對待。

b、可奕公鹹通來茶,仁京公先於大中間已徏於茶,反將其置於後來茶的奕公六世子孫,世代不如,提出了彬格與守祿同時,宣八兄弟又與武興同時,世代之昭可考,明確標示出來了仁京公不是奕公六世孫。

c、提出了處堯公及巽 與綜綸諸公在清水的古蹟亦然,他們究經是仁京派下,還是全仁公的後嗣的質疑,同時說明了不能使其系斷代。

就第3的狐疑,下面作一翻釋說:

1、各地譜志及譚氏各類文選和地方誌,及歷代名流贊堯相國詩詞,一律記載處堯公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仕司空相國和進士的,不管是進士,還是已仕司空,暫設處堯公40歲期中仕,那麼他的生年則是公元960年上下了。諸文選與譜志還記載處堯公夫人李氏是真宗宸妃李後的姐姐,因此還稱處堯公為國戚。如此處堯公的仕期與國戚期是任何理由都無法推翻的了。同樣他的出生紀年也是個鐵一般 的事實,【960年生同樣是根據清水廟坪處堯公弟處皋公出生紀年推定的,-----處皋宋大祖建隆辛酉(961)五月初五子時生,景德間(1004-1008)授榮祿大夫】

2、嚴塘譜載處堯公是嚴塘“中和堂”遠祖,是仁京公派下九世孫,此時作為處堯公的後嗣,就不得不辨了。辯證的中心問題是“宏亮公是否能夠生出仁京公,和處堯公是否是宏伸公的後嗣。”

處堯公的紀年是非常關鍵的,(因以前採用的是譚綸公的紀年,因綸公舊序在各地族譜轉載中,有三種文版,分別出於三個不同時期,並有所爭論,沒有處堯公紀年的真實可靠。

嚴塘“中和堂”歷譜沒有仁京公及其後嗣的任何出生紀年,只有部分注有仕期紀年,直到十七世(奕公22代)道賢公才有正式的出生紀年。道賢公生於元至正辛己(1341)十二月十三日子時。此刻同樣會有人提出道賢公出生是否真實?就此必須將嚴塘“中和堂”的傳承情況向宗親交待一番。

嚴塘“中和堂”建就於元皇慶癸丑年(1313),明以後改為祠,而“中和堂”譚氏純一律是道賢公的後嗣,奉道賢公為中和堂始祖是在情理之中,其實非然,中和堂建成後28年道賢公才出生,那有先建祠後生人的道理?祠宇必是賢公的父輩和祖輩所創,譜載道賢公的曾祖父念四郎,與其母曾氏(正通夫人)葬嚴塘祥彼會仙寨,載正通公返葬清水,這就說明道賢公的高祖正通公已遷到了嚴塘住居,這樣一來,中和堂始祖應尊正通公才名符其實。

建祠後的明景泰辛末(1451)由道賢公孫輩主持纂修嚴塘“中和堂”首屆族譜(尊綸公舊序為首修),其時兩次族譜的修葺相距317年之久了,其間必多有虛訛,道賢公長孫譚隆公(州縣誌均有記載,南京戶部郎中)為屆次族譜作序,隆公父親善慶公。元至正乙己(1365)七月廿九日子時生,道賢公24歲生善慶公。從理論上講道賢公的紀年是正確無誤的。

3、仁京公嚴塘及外地譜都沒有任何紀年,而他宗別繫有載唐大中間進士(847-859)的,會昌四年(844)制誥的,有載唐憲宗元和四年(809)敕金紫光祿大夫的。有唐德宗建中貞元四年(788)授朝奉郎的,以上均記有四年之說,還有近來為使仁京公名正言順的成為奕公六世孫,定京公受仕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和受光祿的,且不管進士還是授祿,乃設京公40歲期中仕,則京公出生是公元972年,這樣一來,京公比他位下的九世孫處堯公還小12歲,真是個千古奇談。除非處堯公不是仁京公九世孫,或嚴塘中和堂譚氏的嗣裔非是處堯公後嗣,若如此,那就另當別論,其實大家都是心照不宣,這兩點誰膽敢否定?

4、譜載宏亮公後晉天福元年(936)生,而嚴塘的傳承為:亮—京—格—安—鐸—瑜—應—徽—仕黎—處堯。從亮至處堯共衍有十代(九時距段),從京公到堯公則九世(八時距段),有了以上各組紀年,就可以例一道最簡單的算式:

①按上載嚴塘傳承祖道賢公公元1341年生,到公元2013年嚴塘續譜時共衍有24代(奕代:道賢22代—213年46代)共計672年平28歲一代。將這個平均值28歲一代設入仁京公至處堯公期的九世八時距中,則便是28X8=224年。

②將已知處堯公的擬紀年960減去224年等於736年,這就是仁京公的預測出生年了,如此將已知亮公936年生,他怎麼能夠生出一個比自己早200年出生的仁京公來呢?但此時會有人提出從前有十多歲就生小孩的,不能依28歲一代計算。就是憑這個思維邏輯,代代依15歲一世看一看怎麼樣呢?(其實人世間自古至今決無此平均生育規律的),則應是15X8=120年,同樣將堯公的出生960-120=840年,儘管如此,仁京公還比亮公早96年出生。不管怎樣,亮始終生不出仁京公的,也就是京公決非亮公兒子了。

③諸譜載宏伸公後晉天福辛丑年(941)生,清水為伸派下全仁後裔,同樣記載處堯公為其裔孫,如此他們的傳承為:1、宏伸—思舜—德裔—巽—倫—正卿—仕黎—處堯。2、宏伸—全仁—思順—仕黎—處英。3、宏伸—全仁—格—安—鐸—應—徽--黎—堯。清水五個基堂,源流各自載,此時只按2最小差距的處字輩也是第五代人。同樣仍按處堯公960年出生核計,宏伸公只能生出處堯公的弟處英公,決不可能是處字輩的高祖了。

④諸譜載十八宏高祖可奕公,唐元和丙戊(806)生,至第五代(四時距)亮與伸二公(936-941生)計134年,平33.5歲一代。如果將處堯公置於二公派下則為(960-940=)20年,亮公派下則是十世,九時隔,平2.2歲一代,伸派下五世四時距,平5歲一代。人世間有如此奇妙之事?亮伸二公上溯下衍表現如此反差懸殊,這就是千多年老祖宗留下來的正確無誤?難道還不值得使人沉思?

以上的各種推演結果,請問可算是有力證據?除此外還真的須死去千多年前的仁京公顯身出來說話,才算是有力證據,豈不幼稚。

五、釋茶陵譚氏通志虛擬仁京公派下各祖出生紀年

我曾於2014年冬將所考得有關於仁京公派屬資料,提交與茶陵譚氏文化研究會。本著對歷史的負責和尊重真實歷史為原則,要求文研會澄清各歷史時期譚氏遷茶後蕃衍發展的實況。以及澄清已經產生了的各種誤謬,希望他們能邀請有關派系的相關人員進行商討論證,消除各種誤訛。他們不但不能接受此建議,相反還千方百計蓄意阻曉,而且用篡改虛擬的手段對仁京公派下各代祖出生進行虛構。以求配合前茶譚各類文選的訛載,使其能夠順理成章的將仁京繼續捆綁接於宏亮公位下為目的,繼續掩蓋前訛愚弄所有宗親。其虛擬:

一世仁京公:各地舊載均沒有出生紀年,只有仕錄記載(略……。)以下各代均類同不復錄。通志虛擬仁京公顯德六年已未(959)生。二世格公:宋大平興國五年庚辰(980)生。三世安公:淳化十八年癸已(癸已實是淳化四年,18年是太宗總紀年,即993)生,又載安公治平元年(1064)歿。四世鐸公:熙寧元年戊申(1068)生,是安公死後的第四年所生!如時健在則是75高齡了。五世瑜公:慶曆七年壬辰(七年是丁亥-1047,而壬辰實為皇佑四年-1052)。如此瑜公分別比其父鐸公早16-21年出生!真是個奇聞。六世應公:熙寧五年壬子(1072)生,只比他爺爺鐸公遲生四年。七世徽公:元佑二年丁夘(1087)生。八世仕黎公:高宗紹興七年丁已(1137)生。九世處堯公:乾道六年戊子(戊子實四年,六年為庚寅1170)生。十世德裔公:慶元六年庚申(1200)生,世錄卻載從高宗輦任大理寺丞,中憲大夫。(高宗政期為1127-1162年間,一個1200年寧宗期出生的人,需在出世40多年前就先做高宗時期的官了。十一世巽公:沒有出生擬年,只有仕錄-景佑三年丙子(1036)年進士。

如此一來巽公的仕期比父德裔公的出生還早164年,如推其巽公出生,他們父子出生間相近200年之久矣!

前人箴訓:"不自祖其祖,而以他人為祖籲可怪矣!然譜志的宗旨是遵其尊,而尊不至於謬。以親其親,而親不至於岐"。我們應知道茶譚派系的混淆,是前人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差誤,不是我等當今世人之過。應對前訛勇於面對,知錯必糾,而不是迴避,更不可篡改虛構。反被後人誤解,此種貌似的裝簧反而弄巧成拙,鬧出諸多笑料有傷大雅反而不美。

後附清水宏伸公全仁系派譜世錄與後,由此可觀可證仁京公脈系的混淆起因,並能依照處堯公的仕期和堯公弟處皋公的生年,逆推可證仁京公何期人物。並可驗證嚴塘安公系與清水全仁系互混的因果了。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唐期首茶譚氏鼻祖譚仁京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