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羊羊与灰太狼与猫和老鼠两部动画一个被喷,一个却被奉为神作?


猫和老鼠与喜羊羊题材类似,为何境遇截然相反?

喜羊羊是不少朋友小时候十分喜欢的动画片。在它刚播出的那段时间,人气是极高的,各大电视台都会给它安排播出时间。然而逐渐地,关于喜羊羊的批评声越来越多:狼永远吃不到羊实在可笑;灰太狼天天被老婆用平底锅打,教坏小朋友;剧情完全禁不起推敲,侮辱智商等等。这部原来备受好评,甚至获得过很多大奖的作品逐渐被人们嫌弃,喜羊羊也变成了"吸氧羊"。虽然如今这部作品仍然可以看到,但是已经远没有当时的那种人气了。

我们再来看另一部作品——猫和老鼠。猫和老鼠算是八零九零后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我们都曾因为这部动画片捧腹大笑过,即使是现在,这部作品依然有很多人会看,评价一直很高,可以称作动漫中的经典。可如果我们仔细比对两部动漫,其实两部动漫十分的相似:狼永远吃不到羊,汤姆也永远吃不到杰瑞;小羊们的计谋或者红太狼的平底锅会让灰太狼受伤,杰瑞也会让汤姆经常吃亏,甚至身体碎成好多块;两部剧也都基本没有太大的逻辑可言等等。但是为什么猫和老鼠会被我们奉作经典,喜羊羊则会被嫌弃呢?虽然客观的讲,喜羊羊的制作质量是不及猫和老鼠的,但是多半的批评声并不是因为质量而是剧情。为什么同样"暴力","不合理"的作品,评价会差别那么大呢?

小编认为:喜羊羊并不比猫和老鼠差那么多,只是观众太苛刻了,更准确的讲,是已经成年的观众对这部少儿动漫太苛刻了。

小编也曾翻看了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很多人喜欢说喜羊羊侮辱智商,太幼稚。可是这本来就不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动漫啊,甚至十多岁的孩子觉得它幼稚都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它是写给几岁的儿童看的动画片,如果成年人觉得剧情跌宕起伏,小孩子怕是完全看不懂了。可曾有哪个七八岁的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妈妈我不要看喜羊羊,这动画片侮辱我智商。"有吗?

猫和老鼠是让小时候的我们捧腹大笑的作品,小时候的我们对它有着很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并不会随着我们长大而消失。而喜羊羊则是我们长大之后才看到的作品,已经成年的我们再去看这部少儿动漫,用大人的眼光,自然会觉得它幼稚,无聊,禁不起推敲。说白了,我们的看法并不客观。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儿童们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才是最客观的,而当时喜羊羊最初播出时出色的收视率已经很能说明适龄儿童们的观点了。可以预见,等一二十年之后,看喜羊羊的儿童长大,再去评价喜羊羊这部作品,人们会说它和猫和老鼠一样经典。


萌娘ACG研究所


喜羊羊灰太狼和猫和老鼠的成本不能同日而语,喜羊羊的成本非常低,学过动画的都知道做这种flash动画是多么简单,基本随便找个实习生训练两个月,制作出类似喜羊羊这样的动画根本不难。而猫和老鼠是采用纯手绘,每一帧都是画手画出来的,而且猫和老鼠的分镜都非常复杂,制作难度非常之高。

从剧情上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很多抄袭猫和老鼠和一些日漫的设定,而猫和老鼠的历史长达50年左右,每一个故事都是精挑细作。

从收益上来看,喜羊羊与灰太狼靠着抄袭和简单的flash就能收到国内这么多小朋友的喜爱,更是一度成为国产动画的代名词,无疑是国产动画的一种悲哀。

种种原因,造成喜羊羊与灰太狼口碑极差,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给猫和老鼠提鞋都不配!


卡密动漫


首先,把喜羊羊和猫和老鼠比本身就不公平,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制作的幼儿向低成本动画,一个是最发达国家制作的全年龄向卡通,就好比你让一个幼儿园的小鬼去和职业摔跤手打无差别格斗,然后说你看这小鬼被打出屎来了真是弱啊一样。

第二,你看看都是哪些人在这么比这么喊呢?是小孩子吗?是字都还没认全的喜羊羊的目标受众吗?根本不是啊!全是些非喜羊羊的目标受众在那边捧这个踩那个,你问问那些受众的小孩子看,他们眼里有什么特别的区别吗?其实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小孩子是一样享受这两个动画的。

喜羊羊被喷,其实完全就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动漫爱好者的心理逆反,其实他们喷的并不是喜羊羊这个动画,而是自己没有选择权这一点——要说喜羊羊幼稚,那英国的《天线宝宝》呢?日本的《少年阿贝GOGO小芝麻》这种呢?难道这些就不幼稚了?难道它们就高智商了?那为什么这些小孩子看的东西不会被拿出来一并说呢?就没有人喷它们幼稚和弱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不是唯一,大家还有很多别的选择,我不喜欢子供番就看适合的嘛,没人逼自己看啊。而为什么喜羊羊要被喷呢?是因为他们在电视上看不到别的,所以就产生了怨恨——而这股怨气又找不到地方发泄,因为真正的喷点在他们能力和思想能够到的范围之外,所以就拿喜羊羊,熊出没这种作标靶了。至于猫和老鼠被捧什么的,仅仅是有个比较对象可以让自己的观点看起来更加合理而已,而之所以选择猫和老鼠是因为这部作品最适合做例子。

所以,喜羊羊被喷只是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个发泄窗口而已,并不是作品本身如何如何,他们想骂的不是喜羊羊幼稚,而是‘我们的电视上只能看到这种儿童向动画’这件事,而背后隐藏的,则是对‘我们想在电视上看符合我们兴趣的动画’的权利的追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认为自己被侵犯了权利,所以他们才会那么愤怒。

不过,很多人其实自己也并没有理清这个真正的原因啦。大家可以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文:编导


橙心社


这俩根本没有可比性啊orz

先说喜羊羊


虽说在中国流行的动画里,传播和衍生销售还算不错,但事实是它是一部低龄向动画,形式被怀疑有抄袭蓝精灵或【猫和老鼠】的倾向,故事内容傻白甜,单一,教育说不上什么,娱乐性也不足,内容肤浅,制作上甚至弗拉西就可以搞定,配乐简单balabala……低龄向的故事还配有了杀戮等暴力行为,家长引导成负担当然会对它有意见【再如与之形式相似的国产动画熊出没和企鹅部落 】



猫和老鼠从年代上将已经是将近八十年前的产物,制作细节精良,配乐也是交响乐队为每部片子独立配音,制作血本和最后呈现的艺术效果【喜羊羊】完完全全比不上。猫和老鼠的面对年龄是全年龄向,不论什么年龄的人看了都会捧腹大笑,娱乐性极强;猫和老鼠还有个特点,就是两个主角鲜少说话,在电影版里杰瑞对小女孩说话后汤姆还很惊讶他会说话【23333】然而我们都明白在故事中他们是如何想得,因为在制作中,猫和老鼠的肢体语言已经将这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之生动【喜羊羊】的几帧僵硬动作怎么能比,又怎么能不被喷?


在观看体验上,猫和老鼠的剧情总是带着惊喜,又有着些温情,偶尔会有所感伤,我们都知道汤姆是只很够朋友的猫,从广播剧公布的大结局来看,汤姆故意被杰瑞折腾却乐在其中,他俩是最好最好的朋友;而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以杀戮开始,灰太狼回家被红太狼打,一个没落贵族整天没着没落,抓了羊回来反正也会被羊村救走,剧情不值得深入又不完全适合孩子看,被喷也正常


无名修仙组织


猫和老鼠的制作实在是太精良了,从细节、情节(第一遍看几乎猜不透套路)、音乐(bgm都是可查的世界名曲),几乎没有台词却能让全世界看懂,表现力可见一斑。记得有一集汤姆弹钢琴,杰瑞在钢琴里捣乱,双方用琴键展开了一场大战,动漫中琴键动的顺序竟然完全对应那首曲子,剧情与名曲完全和谐地融在了一起。据说7分钟一集的猫和老鼠,米高梅要花费18个月来制作(虽然有当时硬件差的因素)。可谓十年磨一剑,将细节做到了极致。

而且猫和老鼠作为几十年前的动画,能流传下来,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身就说明问题了,时间可以检验出东西的好坏,如果几十年后新的孩子依然美滋滋地看喜羊羊那它可能也会被称为神作。喜羊羊没有那么差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但并没有经历过时间的检验。

花费时间可以磨砺出精品,时间也永远不会遗忘真正的经典。


北宅


说说我的观点吧。我看了看其他人的评论,无不带有对国产动漫刻有的偏见与歧视和对国外动漫几乎无条件的喜爱。我觉得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问题,到底那些所谓的喜欢猫和老鼠,讨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都是些什么人。现在社会上,80后,90后已经长大,网民的中坚力量便是这一代人。这一代人的特点是从小受到欧美以及日本动漫的影响,思想上已经深深禁锢在国外动漫的形式中无法摆脱。可以说他们整个的童年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国外动漫代表了他们的童年。当他们长大了,成熟以后,会自然而言的认为动漫还是国外的好,而国漫远不如国外的。再加上喜羊羊与灰太狼确实在受众群体上适合小孩子,现在的80后,90后看到了这部动漫,一是思想上已经成熟,会觉得喜羊羊与灰太狼确实很幼稚。二是受国外动漫套路的影响,会觉得喜羊羊与灰太狼无法顺应自己童年的感觉,再加上对国漫固有的偏见,所以很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本无可厚非。可是不得不看到国漫在制作上确实与国外的差距巨大,受众群体偏少,从这一点看,国漫依然任重而道远。


theneverrealizedd...


我从制作团队方面来说一下了吧

《猫和老鼠》是米高梅公司在1939年投资制作的TV动画,导演兼编剧是著名的动画师威廉·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这两个人的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美国,业内无人不晓

两位大师一辈子致力于动画制作,先后制作或参与制作过多部经典作品

《哈克狗》

《瑜伽熊》

《摩登原始人》




《杰森一家》

《蓝精灵》

《爱丽丝漫游仙境》

《夏洛特的网》

《兔八哥》

经典作品不胜枚数,更不用说火遍全球半个多世纪的《猫和老鼠》,后来两位大师加入了华纳兄弟作为顾问,在人物设计和动画制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如今的TV和电影中都有很多致敬他们的作品,两位大师先后于01年和06年逝世


音乐制作方面,有乔迪·戴维森、莱斯利·布里克斯和亨利·曼西尼三位大师主刀,《猫和老鼠》里秒到绝巅的配乐里有大量的古典音乐,包括莫扎特,海顿,贝多芬,李斯特等大师的交响乐和协奏曲,小时候我们可能只是觉得音乐跟气氛配合的相当好,长大以后才知道我们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的古典音乐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猫和老鼠》每一集,每一个动画形象,每一个场景都有不同的音乐,为了营造气氛,音乐制作组和几位大师反复讨论,征用了大量的建议,经过不断引用,剪辑,改编,这才有我们所熟悉的《猫和老鼠》专属BGM






著名钢琴家郎朗就是被《猫和老鼠》中汤姆演奏的《匈牙利第二号狂想曲》所吸引,从而对钢琴演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在动画制作的具体过程中,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每一帧的画面都是手工画出来的,平均一部动画需要15000张的中间画,有的集数七八分钟的时间需要耗时十几个月,动画师及助手日夜不停地制作,十分费力

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需要反复讨论,导演编剧化身演员,不断揣摩动作,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如此严谨的制作能够不出精品吗?回想一下上世纪中国经典的山水墨动画,四大经典电视剧的制作




至于《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家心里应该也数,纯粹商业片

作为一个95后,我的童年既有《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有国漫巅峰,日本民工漫,我并非贬低喜羊羊,毕竟我小时候也看过,它也影响了很多人,只是想说,中国并不缺乏好的作品,也并不是技术落后,缺乏制作水平,只是没有走心的制作团队

拿《喜羊羊与灰太狼》来跟《猫和老鼠》比,侮辱的不仅仅是背后的制作团队,还有无数期盼国漫崛起永远不想长大的人们


二次元异闻录


😂完全没有可比性,猫和老鼠一集里面不超过十句台词,有的甚至没有台词。

但是肢体动作跟交响乐都显露出是用心制作了的,😂喜羊羊灰太狼我看过,虽然说支持国产但是咱也要理智粉。

怎么说喜羊羊与灰太狼呢,就像是幼儿园的样子,但是猫和老鼠就算是成年了你再看,还是能津津有味的。


居居龙的梅菜扣肉包


中国的动画产业相对于国外可能有稍许的差距,喜洋洋这不动画片与同时期动画的确可以说是制作的精良的,刚开始还注重了核心价值的宣扬,但是越到后面越能想到制作组在做动画时两眼冒金钱的样子,在初获成功之后,制作组也许忘记了自己最初想要表达给小朋友价值观和正能量,虽然在画面质量上有了些许的提升,但是内涵却显得有些粗俗了。

再来说说猫和老鼠,这不动画片经历数十载不倒,被世界奉为经典,其实并不是夸大事实。

这部动画片给足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记得小时候我父母和我看猫和老鼠碟片时,到了精彩片段总会暂停,让我去猜想下面会发生什么,而我的回答也总是很奇怪和搞笑,也许就是这部动画片决定了我大学专业的方向。这不片子不论何时都会用无台词表演来传达出正确的观点而不让人感觉在喝心灵鸡汤,在整部动画片中,你甚至可以自己去想象着填补台词,很是有趣


搞笑薏米


很简单的道理,喷喜羊羊与灰太狼与捧猫和老鼠的都是一群人,这两部动画的年龄设定相同,但因为后者出现早前者很多80、90后观看后者时还是小孩子因为雏鸟情节自然觉得后者较好,其次猫和老鼠用音乐代替对话,没有那种为儿童特意儿化的配音,所以即使现在成人看来不会觉得尴尬,因为这种不经意下被广泛的年龄范围所以被封为神作。

但就是少儿动画这点而言两者并无太大差别,网上很多人都在说感谢童年没有喜羊羊,这些评价的人都已经过完了童年没有考虑到正在童年这个阶段人的感受,至少在这部动画的受众年龄在看这部动画的很少有说这动画不好的。这就像一位患者家属指挥医生怎样做手术一样,以自己的主观意念强加给别人,以外行的身份告诉内行他的活应该怎么做。

暴力是喜洋洋被喷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但相比于猫和老鼠这些暴力真的不算什么,毕竟灰太狼和村长制作的各种道具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猫和老鼠中的钳子,菜刀,熨斗,雨伞,面粉等这些汤姆和杰瑞互相斗殴的物件现实中都是触手可及的。要说危险猫和老鼠岂不是更危险。

愿童年没有喜羊羊,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各种动画片在网上电视上都能找到,国产的外国的,现在的孩子童年并不只有那一只羊两头熊,他们有很多的选择,但为什么网上提起现在中国孩子的童年都是这一只羊两头熊,因为他们喜欢看而已,至于为什么会被喷只是这一只羊两头熊不符合那些已经变成大人的孩子的审美观而已,他们不再是孩子所以对于新的给孩子制作的动画没有接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