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皇十四子爲什麼要和自己的親哥哥胤禛作對?

三食而行


史載,康熙共有35個兒子,諸皇子為了搶奪儲位,各自拉幫結派,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最後,皇冠戲劇性地落到了皇四子胤禛的頭上,他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那麼,在30多個皇子中,除去年紀尚幼者外,康熙究竟屬意何人?迄今為止最具代表性的看法有屬意皇十四子胤禵或皇四子胤禛兩種意見。

按清代文獻裡的一些記載來看,康熙晚年最喜愛的皇子是老十四胤禵。康熙五十年,康熙任命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代替自己親征,後來留他在青海西寧主持西北邊疆軍務長達四年之久。撫遠大將軍,這是攸關清朝安危和扭轉西線戰局的重任,唯有最受康熙信賴與倚重的人才會得以擔此要職。

第二年,康熙親口對胤禵的下屬們說:“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統領大軍,深知有帶兵之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務,均應謹遵大將軍王的指示”。由此可見,康熙心目中最屬意的接班人莫過於皇十四子胤禵。

史載,胤禵相貌酷似康熙,因而特受其鍾愛, 他被任為撫遠大將軍,這或許就是即將被冊立為皇太子的前奏。對胤禵的任命是為了提高其威望,同時也有增其歷練的深意在內,為他得以建功立業創造機會,使群臣心悅誠服,從而順理成章的成為皇位繼承人。也有反對此說的人認為,胤禵被任為撫遠大將軍,說明他已逐漸為康熙所鍾愛與信任,但他只是康熙正在考察的皇太子人選之一,而不是已被選定為皇太子。

康熙當時年老多病,如果他一心要立胤禵為儲,讓他率軍遠征西北,多少掙點功勞,那麼在西藏平叛建功後就可以立即回京準備接班了,卻又為何讓他長期滯留在外不召回他?因此有人認為,康熙派遣胤禵長期在外統兵,是為了調虎離山,並藉以削弱胤禵集團勢力的一步妙棋,以免發生同室操戈,骨肉相殘的悲劇。因為,康熙內心更看好勁氣內斂、陰鷙善謀的皇四子胤禛。

胤禛和胤禵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倆的關係到底是不是傳聞中那樣針尖對麥芒,甚至你死我活呢?學界目前還有分歧 。有些史料對此記載的也有些出入,有說胤禵是胤禛死黨的,也有說胤禵儘管和胤禛屬於一個集團,但因為彼此存在競爭關係,所以又和他們有所不同,康熙也是將兄弟二人區別對待的,

有人認為,康熙最鍾愛的兒子是四阿哥胤禛,他8歲就隨父出巡塞北,10歲參加木蘭圍場秋獵為貝勒,32歲時又由多羅貝勒晉封為和碩雍正親王,此後在35皇子中地位不斷提升,先後22次參與皇家祭祀活動,次數居眾皇子之冠。胤禛這人心機很深,康熙末年,眾皇子展開了驚心動魄的儲位之爭,胤禛表面上置身事外,暗地裡卻在培植勢力,他巧妙地避開了與眾兄弟的火併以及康熙的疑忌,還博得了父皇的歡心。種種跡象表明,雍正並沒有篡位,他本就是康熙最滿意的接班人。

然而,有些史料又說康熙對胤禛一向無好感,他年紀較大,也有能力,那麼為什麼不派他率大軍西征而派胤禵去呢?康熙生前對雍正沒有特殊好感,後來又看破了他兩面派的手段,因而從未曾將他當接班人培養。所以當康熙死後隆科多宣讀傳位遺詔時,雍正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竟“聞之驚慟,昏僕於地”,原來他一直以為是十四弟胤禵黃袍加身,做夢也沒想到天上掉餡餅卻砸中了自己。

當然,這裡面也有大蹊蹺 。限於篇幅,在此不多做討論了。也有資料記載,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時雍正假意維護太子胤礽,為他止奏,也就是為他打圓場、說好話、求原諒之意,此舉獲得了康熙的好感與點贊,但他在暗中卻與親弟胤禵相勾結, 想盡辦法對太子胤礽落井下石。胤禵似乎從未和哥哥胤禛作過對,而且在康熙兩次廢立太子前後,兩人的關係還相當密切,康熙也長期懷疑他兩兄弟的抱團取暖的關係,甚至一度認為哥倆曾聯手栽贓陷害廢太子胤礽。

當然,康熙死後,兩人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甚至反目成仇,雍正把胤禵(後改允禵)圈禁在康熙陵,雖然後來得以僥倖不死,但也一直鬱郁不得志。康熙心目中的皇儲究竟是誰?胤禵?胤禛?至今仍無法蓋棺定論,已是難解的千古之謎,謎底恐怕只有早就長眠於幽深地宮中的康熙和雍正心裡才清楚吧。

【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胤禛與胤禵是一母同胞,本應該是情同手足,但兩人關係卻長期不和睦,二人在胤禛即位前雖有摩擦,卻並未公開化。而在胤禛繼位後,由於胤禵的口無遮攔以及對胤禛即位合法性的懷疑讓胤禛大為光火,胤禵從未有過服軟認輸。

1.二人的交往和擅長不同

《雍正王朝》劇中沒有提及胤禛與胤禵的身世,只是表現出一個擅長軍事一個擅長於政務。在眾多皇子中十三、十四阿哥有突出的軍事才能,十四阿哥政治方面才能表現很一般,和八爺黨走的近,但又不是一心一意,他有自己的想法。不像十三阿哥不僅擅長軍事、政治上也很有自己主張,先是幫太子發現太子不行就死心塌地輔佐老四,沒有奪嫡之心,俠義肝膽愛憎分明,不喜歡八阿哥假仁假義。胤禛和胤祥起初是死心塌地輔佐太子胤扔,算屬於太子黨。

2.十四阿哥不作為又嫉妒於四阿哥的政績

康熙末年其實是個虛晃的盛世。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決提澤國千里,朝廷竟然空虛到拿不出錢糧來賑災。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接了別人都不願接的差事,到江南籌糧募捐才使朝廷度過難關。四阿哥因籌款賑災有功而遭人嫉妒,剛到京就在朝陽碼頭差點遭到陷害,其中就有老十四。追比國庫欠款是康熙的旨意但觸犯許多官員的利益。八爺黨抓住時機籠絡人心,反對尤其激烈,使追欠舉步維艱。四阿哥平時以孤臣自居鮮少與人來往,在十四阿哥看來四阿哥特能裝,又是太子黨的,所以他和八爺黨站在一起共同反對四阿哥。但在康熙的眼裡胤禛是最任勞任怨的人。

3.對待太子不同

胤禛初期自稱天下第一閒人,曾依附太子胤礽,同時交好八阿哥,一副低調又與世無爭的樣子。胤禵和胤祀關係好,又是八爺黨的骨幹力量。八爺黨一直以整倒太子把胤祀推上太子之位為目標。十四阿哥胤禵仿照太子的字跡,寫了一道調兵手諭拿給八阿哥,可籍此機會將太子拉下,推八阿哥胤祀上太子之位,由此導致太子第一次被廢。康熙深知自己無力徹查此事,即使查實也不好處置,手心手背都是肉。而四阿哥胤禛力保太子,不相信太子會調兵謀逆。雖然胤禵也想上太子位,但他深知自己無法與胤祀比,既沒有八阿哥的人脈,又沒有四阿哥的政績,所以他只能依附於八爺黨。在太子第一次被廢后,康熙下旨令百官舉薦新太子,胤禛、胤祥仍然舉薦了太子胤礽。康熙以佟國維結黨煽亂朝綱為罪名,將其革職,對胤祀大加申斥,此時的胤禵衝出來替胤祀鳴不平,也算是敢作敢為、有情有義了。其實胤祀是因為在清理刑部冤獄時夜審肖國興妄圖整倒太子而被康熙斥為是“其心可誅”而老八還不自知。

4.對康熙旨意理解不同

康熙五十六年,在胤祥受圈禁、西北平叛需要將領的情況下十四阿哥受康熙器重。胤禛聽從鄔思道的建議舉薦胤禵為大將軍王,胤禵不知是套路但對老四十分感激,康熙聖心大悅對四阿哥極為讚賞,這一手令八爺黨始料不及。眾人皆料這名大將軍王定必就是未來的皇帝。八爺黨內部出現了分裂,胤禵成了胤祀競爭對手,胤祀除了派人監視胤禵外在康熙68歲生日上利用死鷹來陷害胤禵。出人意料的是康熙既不追查更不處理,八爺黨就更認為將傳位於胤禵了。在政務方面皇子中能出來為康熙分憂、接別人都不願接的差事而受康熙信任胤禛。

朝野上下無不以為胤禵是康熙新太子的人選,就連胤禵自己也認為自己將來能繼承大統。但卻沒有想到,胤禛即位,為雍正皇帝,讓胤禵大大失望。八爺黨趁機蠱惑把“傳位於四子”說成是“傳位於十四子”,二人之間的矛盾逐漸公開化。

5.沒有遠見的軍事將領

事實上,康熙皇帝后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胤禛繼位做準備:罷免佟國維,打擊八爺黨;死鷹事件既不追查也不處理,保持政局穩定;讓手握重兵的老十四遠離權力中心,而在駕崩前又不召他回京等等,如果要將大位傳給胤禵的話,在關鍵時候肯定不會讓他遠離權利中心。遺憾的是胤禵不去分析,回京之後,還不識時務,見到雍正兀自不跪,始終認為康熙的大位是傳給他的,是老四奪了他的位子,處處與雍正對著幹,令雍正不能容忍的是他與八爺黨的再次聯合,於是雍正讓他去為先帝守陵。

6.錯過了最後站隊的機會

登基之初,雍正也想兄弟齊心,比如任命老八為總理王大臣,但八爺黨處處打橫炮、使絆子,甚至把希望寄託在弘時身上。對於允禵,雍正接受老十三的建議,希望他能出來為朝廷效力,但老十四一條道走到黑,仍堅信先帝是把大位傳給他的,仍堅持和八爺黨站在一起,不願出來為朝廷做事。十多年了,他不僅不識時務而且心胸狹小。可見他根本不是做皇帝的人,也錯過最後的機會。

胤禛、胤禵兩兄弟不論是同朝為臣,還是一君一臣,都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和爭鬥,終其一生都互相作對,實在是令人惋惜。如果歷史改寫十四阿哥繼位,對四阿哥同樣會打擊,但四阿哥絕不會像他那樣不識時務。自始至終,胤禵都沒有把自己的胤禛放在眼裡。念及一母同胞,雍正繼位後對他還算客氣,讓他能有個善終。


褚漢辰


皇十四子胤禵雖然與皇四子胤禛為一母兄弟,都為德妃烏雅氏所生,但是關係不睦,甚至反目成仇。不論歷史上,還是電視劇,還是民間野史中都有他們不和的傳聞。在民間很多人都說雍正在隆科多幫助下改詔書,將“傳位十四阿哥”改為“傳位於四阿哥”最終登上皇位。當然這只是傳聞而已,想想當時詔書上應該還有“滿文”,於也應該是“於”,這不好改吧。既然說電視劇《雍正王朝》,我們就放下正史專心看劇。


其實皇十四子胤禵雖然和胤禛是同母的兄弟,在成長階段卻很少有交集。胤禛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還是德嬪,地位低下,連撫養皇子的資格都沒有。所以胤禛滿月以後一直有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長成後慢慢學習四書五經。胤禵則不同,胤禵出生以後,十分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少年時就經常隨父出巡,而且與謙和的八阿哥胤禩應是情投意合,關係密切。他與自己的親哥哥四阿哥胤禛交集甚少。

胤禩才華橫溢,謙遜有德受到朝廷大臣的擁簇,形成了自己的“八爺黨”。胤禵,胤禟,胤俄等阿哥都為“八爺黨”集團。胤禛和胤祥則形成依附於太子,表面上為“太子黨”。所以朋黨不同,意見相左。當然推選大將軍王的時候胤禛幫了胤禵一把,八爺黨內鬥傷,胤禛也算坐收漁翁之利。

康熙末年“九子奪嫡”最後剩下的唯二的選手就是十四阿哥胤禵和四阿哥胤禛兄弟倆。作為大將軍王手握重兵的胤禵一直以為自己是皇位的最佳人選,然而卻事與願違。面對如此落差,胤禵一直心有不甘,並曾經質問“十三阿哥胤祥說當初這皇位究竟傳給誰的。”他還慫恿手下的,太監宮女散播謠言說“雍正弒父弒母,偷改詔書奪位,濫殺無辜。”



在雍正生母烏雅氏活著的時候,也十分偏袒十四阿哥,即使雍正當了皇帝也絲毫不給雍正面子,責備雍正,甚至要插手西北大將軍王的任命。十四阿哥估計更加的恃寵而驕,烏雅氏死後,他也依然不得消停。雍正一氣之下,將十四阿哥胤禵罰去給康熙守景陵,並且將她身邊的宮女太監全部召回宮中,搶了他的女人喬引娣。



紅雨說歷史


十四阿哥胤禵與四阿哥胤禛是一母所生的兄弟,縱觀整部《雍正王朝》,也只有在胤禛推薦胤禵代天子西藏平叛的那段時間裡才比較和睦。作為回報,十四阿哥胤禵推薦了四阿哥胤禛的親信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胤禵要跟四阿哥胤禛作對呢?第一:他們雖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可是胤禛出生後,由於當時胤禛的生母地位低微,被康熙指定給沒有子嗣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佟佳氏的背景深厚,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的女兒。十四阿哥胤禵卻是烏雅氏親自撫養的。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也就沒有了交集,更談不上好好的感情。


其次
在“九子奪嫡”中他們的站隊也是不同的,胤禛太子黨胤禵八爺黨。為了爭取皇位繼承權,可以說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胤禵為了保八爺上位,在熱河圍場竟然偽造太子手諭誣太子謀反,直接導致太子被廢。
第三:太子被廢后,四阿哥胤禛組織了以他為核心,鄔思道為智囊,十三阿哥胤祥為干將的奪嫡團隊,深諳帝王心術的鄔讀透了康熙的心思:自己老了,腐敗的吏治需要的是以“冷麵王”著稱的胤禛這種性格的人才能扭轉乾坤。

西藏葛布丹津的叛亂,胤禛推薦胤禵為帥,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代天子出征,一時榮耀無比。'

當時連八爺胤禩也認為皇上已經把胤禵當作繼承者來培養了,甚至還派了自己的親信到西北軍營當臥底。胤禵一直也認為皇上百年之後繼承者一定是他。

可是康熙皇帝駕崩,遺詔上的繼承者卻是胤禛,讓他怎麼能相信?況且作為胤禛集團的
九門提督隆科多控制了京城守衛,十三阿哥胤祥控制了豐臺大營,最最主要的傳詔之人還是隆科多。是篡改遺詔還是逼迫臨終的康熙,總之不能讓胤禵信服,聯想到自己也曾經偽造太子手諭,胤禛一定是通過了不正當的手段奪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帝位。


再者,胤禵的性格心裡藏不住事,心裡想的就會在臉上,行動上表現出來,這就讓觀眾看到胤禵處處與胤禛作對。


陳284297381錢塘潮


1、古代皇子的撫養制度原因。雖是一母所生,但皇生下來後就有專門的人撫養,就是親生母親也不會經常看到,更不會出現一母同胞的兄弟大的帶著小的玩,很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2、雍正和十四阿哥年齡相差近十歲,在一起接觸的機會很少。雍正成年後搬離皇宮,單獨開府,有獨立的班子處理事務,而此時十四阿哥因為比較得康熙喜歡,一直住在皇宮,除了重大節日皇子們聚在一起,平時是不可能見面的。因為皇子見面要留下檔案記錄,私下見面是犯忌的。因為不經常見面所以不顯親近很正常。

3、古代皇子為爭奪皇位和權力,鬥爭是異常慘烈的,父子相殘,兄弟相殘是常有的事。康熙後期皇子們為爭奪皇位形成了太子黨和阿哥黨,扶植黨羽,打擊對方,明爭暗鬥無所不用其極。什麼血脈親情早已拋到九霄雲外了。

4、阿哥黨的首領八阿黨平時會用小恩小惠籠絡人心,對十四阿哥也極盡籠絡能事,使十四阿哥感到溫暖,認為八哥仁義,而且繼承皇位可能性大,對自己有好處。而雍正號稱冷麵佛,不太用這些手段,所以兄弟疏遠。

5、康熙晚期,太子,大阿哥,八阿哥相繼被打倒。十四阿哥,四阿哥成為直接竟爭對手,關係更不可能好了。如果歷史改寫十四阿哥繼位,對四阿哥來說也一樣會打擊的。


唐史大白話


大家從個人性格、政治理念等角度分析了,為什麼四阿哥、十四阿哥明明一個孃的親兄弟,卻針鋒相對。

我再另一個角度說一下,那就是他們的母親德妃。

第十八集末,德妃生日,兄弟倆都去祝壽。

德妃指著一大堆的奇珍異寶高興地說,都是你們兄弟倆有出息,給朝廷辦事辦得好,才有這麼多人給我拜壽,送來這麼多賀禮。

然後又說,大阿哥的母親那拉娘娘六十大壽,竟然一個拜壽的都沒有,冷冷清清的。還是我過去,陪她說了半天的話。

說明大阿哥奪嫡失敗被廢之後,沒人再看得起他母親了。甚至面子上的事,過生日來說句話,都不屑於做了。那拉娘娘現在是人人鄙視,甚至恨不得踩上兩腳,想想都悽慘落魄。

德妃怕落到這種程度嗎?當然怕了,所以囑咐兒子們好好給皇帝、朝廷辦事。

但是,政治鬥爭是變幻莫測,兇險無比的。今天你可能高高在上,明天就可能一下子被打到十八層地獄裡去,並且再聰明的人也不敢說自己預測的準。所以,聰明人都不會把雞蛋裝到一個籃子裡。

當時九子奪嫡,有競爭力的就三大派系:大阿哥系、太子系、八阿哥系。十四阿哥是德妃自己養大的,雍正一開始跟十三阿哥保太子,

德妃應該是有意把十四阿哥培養得跟他四哥對立,站到八阿哥隊裡。

這樣太子系勝利了有胤禛在;八爺系勝利了,有胤禵在。哪怕他們當不了皇帝,也必然有一個是重臣,德妃總是勝利者,別人都會尊崇她的,不會騎到她頭上欺負。


待我施為地煞變


一是因為生母,二是因為性格和接觸,三是因為政治和權力。


雍正皇帝

大家知道雍正皇帝是十四阿哥是同父同母的親哥哥。可是兩人關係卻長期不和睦。雍正比較親近同父異母的弟弟十三阿哥,而十四阿哥也更親近同父異母的兄長八阿哥。而且這兩人關係不僅不親近,而且長期敵對。這是什麼原因呢?個人認為原因有這幾點。

1雍正和生母關係不和睦

由於他們的生母德妃一開始地位低下,加上康熙的皇后當時的皇貴妃佟佳氏無子,於是康熙就把德妃生的雍正交由佟佳氏來扶養。這導致雍正和自己的生母接觸少,加上雍正喜歡討好更有權勢的養母應該也引起了生母的厭惡,所以母子關係不和睦。而十四阿哥則是由德妃親自撫養,德妃對他非常的偏愛。這一方面導致十四阿哥受母親影響以為雍正是趨炎附勢的小人,令一方面雍正受到生母都冷落也會因此嫉妒自己的弟弟十四阿哥。因此兩人從小就不和睦。

2接觸少,性格不合

由於雍正不是德妃親自撫養的,所以和自己的親弟弟也就很少在一起了。自然無法經過長期相處改善彼此的印象,反正雙方就是互相看不順眼。同時由於雍正為人城府深、比較腹黑;而十四阿哥為人比較剛直、重義氣。在他看來雍正刻薄寡恩,陰險狡詐,總之就不是個好人。因此兩人更加相處不來,這隻會加深彼此的隔閡,讓兩人漸行漸遠。

3政治理念不同,權力鬥爭

十四阿哥除了有軍事才能,政治方面才能表現不多。但是從他親近假仁假義的八阿哥可以看出他是比較喜歡八阿哥那一套的。而雍正則主張大力打擊貪汙腐敗的士大夫階層,喜歡用鐵腕手段。這會觸犯許多人的非法利益,因此大多數官員都不喜歡他。因此在站在大多數官員這一邊的十四阿哥看來雍正簡直是暴君,所以和八阿哥站在一起共同反對雍正。加上十四阿哥受康熙喜愛,雍正受康熙信任,雙方都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因此雙方更是水火不容。後來雍正繼位後更是一度不肯下拜,最後因為受到雍正忌憚被長期囚禁和打壓。

所以十四阿哥個雍正這對親兄弟從小就一直不和睦以致走上敵對道路,這裡他們的生母是有很大責任的。後來因為政治和權利又成為水火不相容的政敵,最終雙方一直在鬥爭,始終沒有和解,這真是悲哀。


執斧傳播開天名


權力面前,人性的善惡總能展露無遺,特別是在古代,因為皇帝地位的獨一無二,天之驕子的莫大尊榮,使得皇權之爭極為殘酷,不用說親兄弟,縱使父子、母子之間也能擯棄親情,變成魔鬼。

花蕊夫人有詩云: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說的雖是後宮女子,但放之於歷史的長河中,皇宮大內裡父子相疑、兄弟相殘的悲劇卻也是屢屢上演,就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雖身為人母,一旦面臨皇位之爭,其兇殘本性也暴露無遺,不但毒死了大兒子李弘,還逼二兒子李賢自殺,要知道,虎毒尚且不食子,但這一醜惡現象在古代宮廷似乎成了家常便飯。

所以,正如題主所問,大清朝康雍年間,十四阿哥胤禵和自己的親哥哥胤禛作對,主要原因其實就是為了皇權。從民間流傳的一些資料來看,當初康熙老皇帝在自己死後皇位繼承問題上,可能確實屬意過十四子胤禵,但同時也對四子胤禛傾愛有加,雖然最後是胤禛奉旨繼位,但在胤禵那裡,心中卻是一直認為這皇位本應是自己的,是被自己的四哥使陰謀詭計奪了去,所以,他是一百個不服,明裡暗裡總和自己的哥哥作對,也就不難理解了。

另外一個方面,其實從兄弟情分上來講,十四阿哥和四阿哥並不親密。

首先,從年齡上說,四阿哥胤禛生於1678年12月,十四阿哥胤禵生於1688年7月,兩兄弟差了整整十歲,當胤禛扈從皇父康熙打獵辦差時,胤禵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這麼大的年齡差距,再加上本來康熙子嗣眾多,胤禵並不缺少相近年齡的兄弟和玩伴,導致兩人情分生疏,也就合情合理了。

其次,從成長過程來看,胤禛出生時,恰逢貴妃佟佳氏膝下沒有親生皇子,再加上清初後宮有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兒子的規定,所以胤禛被抱到佟佳氏身邊撫養。此時的佟佳氏雖還未被封為皇貴妃、皇后,但卻是實際上的後宮之主,胤禛3歲時被封為皇貴妃,其在後宮中的地位已是無人能及。佟佳氏待小胤禛十分不錯,視如己出,所以胤禛對她也是極為尊重,百般仰仗,特別是後來佟佳氏去世之時,又被封為皇后,胤禛便常以自己為皇后所撫養為榮,時間一久,倒是和自己親生母親德妃烏雅氏有些生分了。

十年後,烏雅氏又添了兒子胤禵,但胤禵就沒這麼幸運了,是被位分要比佟佳氏低得多的其他宮妃養大,這種地位之差,再加上乃兄胤禛可能對他也不太感冒,以及生母烏雅氏與自己哥哥之間的隔閡,造成了這兩兄弟可能自小便不怎麼和睦。

第三,從接觸的人來看,十四阿哥胤禵自小與八哥、九哥、十哥打得火熱,而這三人正好是胤禛的政敵,所以,肯定少不了在胤禵面前數落胤禛的不是,挑唆他們親兄弟之間的關係,以達到分化瓦解胤禛勢力的目的,而胤禵也樂得加入這個以人脈最廣、聲望最高的賢王八哥為首的團伙,以圖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實現政治抱負。

總而言之,胤禛、胤禵兩兄弟不論是同朝為臣,還是一君一臣,都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鬥爭,偏偏胤禵又是個死倔性格,寧直不屈,而胤禛更是心如磐石,堅不可摧,讓這兩人低頭相讓,簡直比登天還難,所以,終其一生都互相作對,實在是令人惋惜。


紅楓文史娛


《雍正王朝》這部劇中的人物關係和情節發展可謂是精彩紛呈,但其中又以胤禛與胤禵之間的關係最為隱秘,讓人摸不到頭腦

。按理說,胤禛與胤禵一母同胞,二人本應該是棠棣情深,但二人卻苦大仇深,甚至一度到了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令人唏噓。

兄弟二人的芥蒂其實早在他們成年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到了他們成年以後才顯露出來。二人雖然都是德妃的兒子,但是由於德妃出身卑賤,康熙便將胤禛給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這就是為什麼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而胤禛也因為這段經歷,對自己的生母德妃頗不以為意,而對孝懿仁皇后大加攀附

。所以胤禛與胤禵雖然是親兄弟卻從小不在一塊長大,二人的性格也很不相同。胤禵直爽大方,快人快語,而胤禛則頗有城府。這些都讓這對親兄弟產生了很大的芥蒂,他們打小便不和。

在二人成人之後,在政治上也選擇了不同的路線。胤禛初期自稱天下第一閒人,依附太子胤礽,同時交好八阿哥,擺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而胤禵卻打小就和胤祀關係好,是八爺黨的骨幹力量,一心想扶八阿哥胤祀登基。

在太子第一次被廢后,康熙下旨令百官舉薦新太子,胤禛此時仍屬於鐵桿的太子黨,他和胤祥仍然舉薦了太子胤礽。但胤禵則和其他臣子一樣舉薦了八阿哥胤祀為新太子,渠料康熙以佟國維結黨為罪名,對胤祀大加申斥,說他妄蓄大志,要將他捕獲。而此時的胤禵敢於衝出來,以身家性命保護胤祀,足見他有情有義。但此時的康熙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拔出了劍欲殺胤禵,所幸諸皇子求情。

但是在這件事後,康熙反而越發寵愛胤禵,累加重用,更是在後面被封為欽命大將軍王。這時候朝野上下無不以為胤禵是康熙新太子的人選,就連胤禵自己也認為自己將來能繼承大統。

但卻沒有想到,胤禛即位,是為雍正皇帝,這顯然讓胤禵大大失望,二人之間的矛盾開始公開化。在胤禵回京之後,見到胤禛卻兀自不跪,還是在胤祀的勸告下才向胤禛下跪。而即使胤禛對這位親弟弟有什麼情感的話,恐怕在這個時候也早就煙消雲散了吧

所以,二人在胤禛即位前雖有摩擦,卻並未公開化。而在胤禛繼位後,由於胤禵的直來直去以及對胤禛即位合法性的懷疑讓胤禛大為光火。在自己鞏固了皇權之後,便展開了對胤禵的清洗。

皇權不容挑戰,哪怕是父子,哪怕是兄弟

以上。


逆流時代


這是切身利益之爭,這是兄弟二人反目為仇的根本原因。在劇中我們看到胤禛和胤禵其實都在覬覦大位,只是表現方式不同罷了,這些矛盾在太子被廢以後突然激化,浮出水面。胤禛為爭皇位採取方法是不爭為爭,就是明裡暗裡向皇帝老爹表明,我對這個位子不感興趣,我只努力給您辦事,為國家辦事,這是胤禛高於別人的地方。而胤禵卻是小雞肚腸無恥小人,為得大位不擇手段,耍一些見不得人的小把戲,模仿太子手跡的事都能幹出來,即大膽又無恥,其實在劇中當老謀深算的張廷玉向康熙提醒那道太子手諭的時候,康熙心裡已經有數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把江山交給這樣一個小人的。劇中的胤禵因為心小看不到別人有成績,而喜愛玩陰謀詭計,所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依附於老八又利用老八,一定會和八爺黨打成一片的,因為他心底陰暗,性格與胤祥截然不同,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和胤禛尿到一個壺裡的。胤禵在得獲大將軍王稱號,併成功西北平叛以後,志得意滿,私下裡認為自己就是老爹鐵定的皇位繼承人,他無論如何也想到不到胤禛能當皇上,更想不到,老爹為了讓他四哥當皇上,是有意把他調離京城,一方面讓他平叛,一方面給老四掃清登基的障礙。所以,當他看到四哥當上了皇帝以後,他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才會歇斯底里跟他皇上四哥對著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