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智慧:能方能圓

“能方能圓”是無數哲人聖賢追求的人生禪境,那麼何為方?何為圓?

方是做人之根本,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圓是處事之錦囊,是做人的智慧和修養。與人相處,對己要方,對人要圓。

能方能圓,是一種智慧。

有一種智慧:能方能圓

- 01 -

能方能圓,做一個律己的人

自由,是你選擇事物的方向;而自律,是讓你撇棄雜念,心無旁騖地追逐。

俞飛鴻在剛上大學時,父親叮囑過她不要過早戀愛,學好專業課。

所以別人忙著戀愛時,她在努力學英語;別人睡懶覺時,她的晨練卻一次也沒遲到;別人敷衍老師佈置下來的任務,她卻拿到了獎學金。

每天夜裡,宿舍女孩兒都是慌慌張張地洗漱,唯有俞飛鴻,11點半準時上床,桌上也都收拾得乾乾淨淨。

別人都驚訝:“天吶,你哪兒來的這麼強的自律性?”

正是因為自律的習慣,讓俞飛鴻生活得很“自己”。

也許在很多人眼裡,掙脫束縛,就是自由。可真正懂得自由的人,要先懂得束縛。這個束縛,不是外界給你的鎖鏈,而是內在的高度律己。

有一種智慧:能方能圓

- 02 -

能方能圓,做一個大智若愚的人

蘇軾在 63 歲窮困潦倒之時,還寫下這樣的詩句: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鬚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

先說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自嘲,酒後的腮紅被誤認為臉色紅潤,用調侃來排解晚景淒涼的失意。

有智慧的人,對於自己的醜處非但不遮遮掩掩,反而很自然地說出來。

一個人未經世故,容易在逆境中沉淪。而飽經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見過生活凌厲,依然內心向暖。

正如蘇軾這樣,深諳“沉舟側畔千帆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更顯得曲折坦蕩,情趣風生。

雖飽經世故,仍能保持方圓,做到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

有一種智慧:能方能圓

- 03 -

能方能圓,做一個真誠直率的人

《菜根譚》中有句話:“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

在這個紛雜的社會,必須要和人、和事打交道,而這個過程中,把握好尺度的同時也要保留真實的自我。

許久未在大眾面前露面的徐靜蕾,在《圓桌派》節目中,她談吐機智、爽快真誠,對愛情、婚姻、生活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40歲 的徐靜蕾,不僅演戲、拍電影、寫博客、出書,還練得一手好字,當過教師,辦過雜誌,又做起了手藝人。從心所欲,活得明白。

你很難定義她是誰,外界給了她太多標籤。但在她本人看來,這些都和她沒有一點關係,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別人怎麼評價你上邊。

“你給我貼什麼標籤,我都無所謂。因為這些標籤根本不會出現在我生活中。

有一種智慧:能方能圓

有一種智慧:在方中做人,在圓中歸真。

方是做人的脊樑,圓是做事的錦囊,能方能圓乃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